哈尔滨体育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8
【摘 要】目的:通过观察针灸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的推广应用提供循证医学的证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患者。两组均在常规内科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给予针灸综合治疗方案,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单纯的吞咽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派专门人员进行术后随访。结果:实验组痊愈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6.66%;对照组痊愈6例,有效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的效果要优于单独的康复训练,更能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针刺操作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of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30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after stroke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dysphagia after stroke,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in March 2015 to 2016 during March admitted after stroke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as the object of study randomly selected among 30 patients,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wo groups,respectively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with 15 cases in each patient.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internal medicine treatment,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acupunctur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program,combined with swallowing rehabilitation training,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only two simple swallowing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and send the special personnel to follow up. Results: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9 cases were cured,4 cases were effective,2 cases were ineffective,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6.66%;the control group was cured in 6 cases,effective in 3 cases,ineffective in 6 case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6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swallowing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s better than the individu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it can improve the swallowing function of patients,acupuncture operation is safe and effective,it is worthy of furthe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rapy;dysphagia after stroke;clinical study
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约45%脑卒中患者存在吞咽障碍,其中约一半的患者出现误吸,有些发展为肺炎、甚至死亡。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国外多用现代吞咽康复训练方法,而国内更多地使用中医治疗。因为吞咽障碍的患者很难口服中药,故其中又以针灸治疗为主。但针灸疗法和现代吞咽训练技术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解决。本实验采用前瞻性研究,探讨和评价针灸加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30例患者中恢复期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脑梗死10例,脑出血5例,患者平均年龄68.02岁,患者病程在19天到28天之间。患者经过临床诊断由CT或MRI确诊脑卒中伴有吞咽障碍,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具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的主症,多伴有构音障碍或软鳄、舌肌运动障碍,或咽反射迟钝或消失,或有舌肌萎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例。两组均在常规内科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给予针灸综合治疗方案,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单纯的吞咽康复训练。每周3次,隔日1次,14天为一个疗程。以治疗第14天、第28天、第48天、第60天为疗效评价时点,用洼田饮水试验对两组进行疗效评价对比。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随访,并对其进行疗效预后评价。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15.0,并进行了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结果χ2检验。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我们发(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受试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中风的类型、治疗前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等基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痊愈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6.66%;对照组痊愈6例,有效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针灸的作用原理
针灸可改善病变脑组织的血液循环,加强病变部位的血氧供应,促进周围侧枝循环的建立,从而使中枢神经系统相关吞咽运动区的功能得到恢复,重建吞咽功能,促使该病恢复。对穴位进行一定的针灸刺激,可使体内产生微粒子流、红外辐射、电磁以及多种“内源性药物因子”物质,增加人体线粒体的过氧化氢,从而增强细胞的新陈代谢;应用电针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晦活性,有效清除自甶基,提高机体免受过量的活性氧攻击能力,减轻病变脑组织的损害,提高其代偿能力,增强血液供应,促进相关的神经递质传导功能恢复,从而修复损伤的脑组织。可见针灸治疗本病的机制是复杂的,对其机理仍需做进一步探讨。针灸治疗有近取、远取、辨证取穴三种方法,即局部取穴、循经远端取穴和辨证取穴。此外,经验取穴在现代针灸治疗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同样遵循以上取穴原则,并将体针、电针、点刺放血三者相结合,共同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金津、玉液均为经外奇穴,位于舌下系带两旁的静脉上,左为金津,右为玉液,属局部取穴,亦为治疗吞咽障碍的经验有效穴,主治舌强、失语、舌肿等。对于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究其根源是经络瘀滞不通所致,往往多伴有舌体僵硬不适,舌下脉络紫黯迂曲,故点刺金津、玉液,釆用放血疗法,以达通利舌脉之功。
3.2吞咽训练的机制分析
对于卒中后吞咽障碍,国外普遍使用根据神经发育原理而设计的吞咽训练方法治疗,大量的研究证明了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具有明确的疗效。国内报道有效率在73%以上,我们也证明其有效率达90%。由于国内开展现代吞咽训练治疗的时间短、单位少,文献报道远少于中医治疗。吞咽训练技术中的温度刺激可兴奋感觉神经纤维,易化运动神经,有效提高相应区域的敏感度,有助于感觉的恢复,从而使吞咽反射更加强烈,对防止误吞有一定的作用。叩击和震动可刺激患者的A纤维,易化肌梭运动系统而引出快速的运动应答,早期进行唇、舌和咀嚼肌等肌肉按摩及运动,可提高吞咽反射的灵活性,并能防止咽下肌群发生失用性萎缩,通过声带内收训练来改善屏气时声带闭锁功能。呼吸道训练有助于排痰和清除异物,防止吸入性肺炎。用力按压矢突穴,可使患者腹压迅速增加,更有效咳出误咽物。吞咽技巧和体位的改变可使食团内压增加,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吞咽,防止食物进入气道。吞咽过程中,食物的选择很重要。由于液体食物在口腔内不能保留,会很快进入喉部,有吸入性危险,浓稠食物并不能降低误咽率,且患者进食水分显著减少,不能保障生理需要量口],因此半流食物为最佳。吞咽障碍患者的每次吞咽量小于3ml时,诱发吞咽反射太迟或不能诱发出来,而过多会导致误咽或从口中漏出,因此我们每口进食量以3到5ml开始,逐渐增加。
3.3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的优势
中枢神经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可塑性是康复训练的基础,在反复进行的康复训练过程中,可以剌激中枢神经系统建立起新的运动投射区,并且逐渐替代原来丧失的运动功能区域,从而使重新获得运动的能力在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时,患者的咀嚼肌、咽肌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可以恢复肌肉的功能,提高其灵活性并加强其力量。在进行口腔的冷刺激的时候,可以兴奋相关的感觉神经,提高相应区域的敏感度,对于容易发生误咽、误吸的患者有一定的恢复作用声门上吞咽、门德尔松手法等训练时,可以加强声门上抬、促进会厌的闭合,防止误吸。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正体现了中西医相互补充的作用,而且在临床研究中两者的结合使得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而且安全性较高,简单易行,患者更容易接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
针灸加吞咽训练、吞咽肌的电刺激加吞咽训练比单独的吞咽训练疗效更好。针灸加吞咽训练与吞咽肌的电刺激加吞咽训练的疗效相当,但对严重的吞咽障碍患者,针灸加吞咽训练的疗效好于电刺激加吞咽训练,并且疗程更短。
参考文献:
[1]张盘德,姚红,周惠嫦,蔡昭莲,黄霖. 针灸与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11:989-993.
[2]齐明. 针灸治疗128例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3]李小健. 针灸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43例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论文作者:井宏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8
标签:针灸论文; 患者论文; 障碍论文; 统计学论文; 实验组论文; 疗效论文; 康复训练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