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科技教育课程结构研究_科技论文

中小学科技教育课程结构研究_科技论文

中小学科技教育的课程结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结构论文,课程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是落实邓小平教育理论,贯彻“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具体行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程。科技教育的核心是课程,因为课程集中、具体地体现了科学教育目标,是培养科学人才,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的载体。由于现代科技教育具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现代科技与人类社会相结合、科学内容与科学过程相结合、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特点,使得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读科学为主的课程难以完成现代科技教育的任务。因此,研究和探讨中小学科技教育的课程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几年来的实践,我们感到:建构中小学科技教育的课程结构,应该在优化学科课程、强化活动课程、创设环境课程上下功夫。

一、优化学科课程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学科课程的一些弱点和局限逐渐显示出来。但由于学科课程具有逻辑性、系统性,较短时间内可学到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观点,为学生德、智、体的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因此,学科课程为主的课程模式在当前学校教育中仍处于主导地位。中小学要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学科课程不能废弃,也不能照旧。应以优化学科课程为目标深化改革,构建新的科技教育学科课程体系。新的科技教育学科课程体系应包括以下三类课程:

1.综合型学科课程

综合性是科技教育课程区别于传统分科课程的一大特征,它是科技知识体系综合化、学生认知综合化和社会问题综合化的共同要求。国家教委、国家科委“九五”重点课题《中小幼现代科技教育研究》实验教材《小学现代科技》、浙江省提出的初中综合理科等都是综合型学科课程的范式。仅以《小学现代科技》为例,其体现了如下特点:

(1)目标体系的综合性

《小学现代科技》体现了科技知识、科学方法(能力)、科学态度(精神)的有机结合,不仅传授科技知识,也教会学生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态度和观念以及与之相应的行为习惯和科学实践能力。

(2)内容结构的整体性

教材的内容结构由知识、能力、价值规范三部分构成。知识结构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哲学科学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即体现了知识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又适应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能力结构即有观察、思维和实践(实验)等基本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自学能力、信息索取能力、抗挫折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价值规范结构主要包括道德规范、意志规范和审美、塑美规范。

(3)教学要求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学生求知动机与兴趣的源泉在于思考,在于运用,在于发现自己有能力把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因此,《小学现代科技》提出了“玩中学、想中学、做中学、用中学”的教学要求。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对学生科技素质的全面形成与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教材中科技活动是重要内容,有观察活动、科技制作、科技讨论、科学实验、科学考察、发明创造、思维训练等等;教学方法除采用常见的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演示法外,更提倡角色扮演法、探索式教学法和问题解决法等。这些实践性较强的活动和具有探索、研究性的方法可以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实验证明,综合型的科技教育学科课程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使学生理解环境、关注社会、服务社会、参与决策,为将来对社会发展作贡献打下基础;有利于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认识人类和自然的各种现象和因素的联系和相互制约,还世界的本来面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创造的过程。因此,综合型的科技教育学科课程应纳入小学的必修课之中。

2.渗透型学科课程

小学的语文、数学、社会、劳技,中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都是科技教育的渗透型学科课程。其特点是在不改变现有课程体系和内容的前提下,渗透现代科技教育,这是目前中小学科技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途径。渗透的内容主要有:知识渗透、方法渗透、技能渗透和思维渗透。

(1)知识渗透

知识渗透重点在二个方面:其一是知识的扩展。现行学科课程内容大多是经典原理和基础知识,这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有很大脱节。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有必要把有关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空间技术、海洋开发、生命科学等现代科技知识通过渗透的方式适度地传输给学生,从单纯的“学科教育”转向“有关科学的教育”,可有利于学生现代科学观念的形成;其二是知识的应用。理论和实际脱节是以往科技教育中的一大弊端,因此,指导学生用所学的理论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到学习的知识非常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学习的知识可以用得上,这样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方法渗透

科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方法,现行理科课程中包含许多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如比较、分类、分析、综合、类比等等;也包含许多综合性科学方法,如假说方法、模型方法、理想化模型方法等等。向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是现代科技教育的重点之一,由于这些方法蕴涵于知识的发展过程之中,因此在教学中或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建立、知识体系的扩展、知识原理的运用,或作一些专门的介绍,有选择、有层次地向学生渗透科学的方法,这样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更能促进学生科学能力的不断提高。

(3)技能渗透

科学技能是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之一,但长期以来却被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教学所忽视,影响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科学技能除常提的实验技能和计算技能外,还需结合社会发展和未来的需要,把一些基础的、反映科技发展特点的、有助于基本素质培养的技能纳入其中。例如,收集信息的技能、制作的技能、交流的技能、组织科学材料的技能等等。

(4)思想渗透

学科课程中蕴涵着大量的科学观的教育内容。科学观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等。学科教学中应通过科学家的事迹、科学发展史实、科学的成就等对学生进行科学基本道德、科学探索精神、科学求实态度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3.选修型学科课程

初、高中应加强科学教育的选修课。科学教育的选修课是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必修课的基础上,在知识或技能的某些方面进一步拓宽和加深,增强应用知识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提高整体素质的同时,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

选修课的内容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知识的扩展,如当代科技发展、生态、环保、资源、人口、信息、能源等等;第二是技能的形成,如无线电通讯、计算机应用、作物栽培、动物饲养等等;第三是知识的应用,如实用数学、实用物理,实用化学等等。

学科课程是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基础课程,也是主体课程,优化科技教育的学科课程,是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关键。

二、强化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是中小学科技教育的重要形式。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规定,活动课程“以获得直接经验,培养综合能力,发展个性为主要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合作意识、创造意识及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创造能力等,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根据这一规定和中小学科技教育的目标要求,科技教育活动课的内容选择和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践性原则

科技活动课强调:“做中学”,重视直接体验和经验学习,通过实验、制作、调查、考察等活动来进行,从而实现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的紧密结合,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2.探索性原则

科技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教育和学习的中心,提倡学生主动思考、积累探索、勇于创造,注重过程教育和“问题中心”的活动设计,使学生在探寻未知的事物中发现真理。

3.兴趣性原则

科技活动课的重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并以此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科技素质和个性特长。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选择新颖的内容和丰富多采的活动方式,并逐步引导学生从感性兴趣向理性兴趣发展。

4.社会性原则

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是现代科技教育的特点之一。科技教育的社会化功能也日见突出,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已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通过群体活动发展个性并向社会化转变。因此,科技活动课的内容要来源于社会,贴近于生活,强调“用中学”,服务于社会。

科技活动课的类型应包括共同活动课和兴趣活动课两种。

1.共同活动课

共同科技活动课属普及型,它面向全体,以激发学生科技兴趣,培养学生科技意识为重点,进行现代科技知识的传播。其具体形态有科技讲座、科技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假日活动、科技主题班团队会等等。

2.兴趣活动课

兴趣性活动课是根据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为全体学生提供的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特长选择的课程。这类课程即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又从中发现选拔科技人才。兴趣性科技活动课的内容极为广泛,有科学竞赛辅导、科普读物、科学小品的阅读等知识类活动;有车模、航模、标本制作、小发明、小制作等制作类活动;有动物饲养、植物栽培、木工无线电等技艺类活动;还有环境保护、气候、天文等观察类活动。

三、创设环境课程

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学校环境的建设不应只是“绿化、美化”,而应是“真、善、美”的统一。“真”就是科学,增加校园环境的科技含量,给学生提供更多探索的空间、创造的空间,使学生时时感到生活于身边的现代科技,为实施科技教育和培养学生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提供良好的客观物质基础。

学校科技教育环境的创设包括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心理环境和科技基地。

1.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主要指校园建筑和科教设备等,有以下几类:①景观类:蕴涵科技成分,富于启迪作用的科技景点,雕塑、模型等。②园区类:能供学生观察、研究、动手实践的动物、植物、气象等园区。③电教类:主要是学校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配置、使用及开发。如电教中心、多功能控制室、计算机室、“三模”制作室及训练场等。

2.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主要指增加校园内文化建设中的科技含量,包括①校园、教室的布置:科技名人挂象、名言警句、科技长廓、班级内的科技角等;②学生的科技作品:科技成果展室、科技手抄报、科技校报、科技园地等;③广播宣传:利用学校的广播、电视等进行科技知识、学校科技活动及成果的宣传。

3.心理环境

科技教育的心理环境是指,通过学校的行为规范和激励制度的导向,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以及学校各种科技活动网络和制度的建立,促进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氛围的形成和学风、校风的树立,即创设科技教育的软环境。

4.科技教育基地

科技教育基地主要是指科技教育校外环境的建设。学校可和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工矿企业、博物馆、科技馆等联合创办学生科技教育基地,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发挥社区在中小学科技教育中的作用。学生在基地中可以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考察、义务劳动、生产实习、科学实验等等活动。这不仅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应用科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学生在同工人、农民、科技人员的接触中学习他们求索攻坚、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献身科研的志向和价值取向。

课程是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核心,也是关键。中小学校应结合课程改革,在各类课程中不断强化科技教育的内容,逐步实现学科课深入进行科技教育,选修课开设科技教育专题,活动课强化科技实践活动,环境课增加科技教育含量,使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水平和效果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以适应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发展,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

标签:;  ;  ;  ;  ;  

中小学科技教育课程结构研究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