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独生子论文,独生子女论文,女大学生论文,与非论文,价值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职业价值观反映的是人们的需要与社会属性之间的关系,是人对社会职业的需要所表现出来的评价。职业价值观是人生价值观的反映,它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态度和劳动积极性,制约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大学生是跨世纪人才中坚力量,他们如何看待职业,希望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等价值取向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大局。因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引起了广大心理学、伦理学、青年学、社会学及教育学理论工作者的关注。然而,必须注意的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逐步壮大,其职业价值观现状、特点及如何教育等问题尚未引起理论界的高度重视。为此,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方法,于1996年10月对重庆大学、西南师范大学、渝州大学650 名本科大学生进行了无记名随机抽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542份,有效回收率为83.4 %(调查对象为文科学生246人,理工科学生294人;低年级学生309人, 高年级学生233人;男生282人,女生260人;独生子女182 人, 非独生子女360人。取样具有一定代表性)。同时, 我们还对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个案分析,并与教育工作者、独生子女及非独生子女就有关问题座谈讨论,以期收集更多有用资料,全面科学比较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差异。
一、职业在生活中作用的比较
如何看待工作在人生中的作用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调查发现(表1),90 %以上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都认为工作在生活中比较重要或非常重要,认为不太重要或一点也不重要的比例很低,充分说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对工作有着正确的认识。分类比较看,差异均不显著(P>0.05),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认为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的比例差异甚小。但就男女两性比较看,无论独生子女还是非独生子女均是女性更看重工作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为非常重要的女性都比男生高8%以上。
表1 在您生活中,工作的作用有多大呢?(%)
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对职业地位的认识,调查中让他们在休闲活动(业余爱好、运动、娱乐、友人交往)、社区活动(群体团体、组织活动)、职业、家教活动、家庭五项指标中选择最重要的一项。
表2 在下列领域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
统计表明(表2),1/3的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都把职业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其重要地位通过了家庭和休闲活动。独生子看重休闲活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职业的选择非独生子高于独生子比例的11.7%。在女生中,独生女更看重职业工作和休闲活动,而非独生女看重家庭生活趋向。
二、工作含义认识的比较
工作一词,我们从不同角度可以给它下不同的定义,诸如生理学角度,工作是使身体产生疲劳状态的行动;功利性角度,工作是赚钱的行动等。为此,我们请大学生在工作的十四条含义((1 )工作是在上班场所的行动;(2)工作是在他人指示下的行动;(3)工作是使身体产生疲劳状态的行动;(4)工作是自己定下的任务;(5)工作是对社会有所贡献的行动;(6)工作是使人产生归属感的行动;(7)工作是使人在精神上产生疲劳状态的行动;(8)工作是在一定时间内的行动; (9)工作是会增加某种价值的行动;(10)工作是不快乐的行动; (11)工作是赚钱的行动;(12)工作是得负责任的行动;(13)工作是不得不做的行动;(14)工作是对别人有利的行动。)中选择四种自认为最适当的表述。
表3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对工作含义认识比较
统计结果(表3)表明,总体看,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对工作含义的认识具有高度一致性(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0.99,P〈0.005)。大部分能充分认识工作的社会含义,工作是得负责的行动、是会增加某种价值的行动、是对社会有所贡献的行动、是赚钱的行动。而认为是不快乐的行动,是使身体产生疲劳状态的行动等的比例都在5%以下。 足见,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都能正确认识工作的社会含义。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百分数比较看,高于独生子女9.8 %的非独生子女认为工作是得负责任的行动,高于独生子女5.2 %的非独生子女认为工作是会增加某种价值的行动;高于非独生子女5.8 %的独生子女认为工作是自己定下的任务。上述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独生子女工作的责任意识不如非独生子女,但独生子女工作的自主意识却高于非独生子女。从男、女分类比较发现,非独生子对工作是对社会有所贡献的行动、工作是会增加某种价值的行动、工作是得负责任的行动的选择比例均明显高于独生子的回答比例;女生中,却出现了在工作是对社会有所贡献的行动选项上独生女高于非独生女回答比例13.4%的差距,而工作是得负责任的行动项目独生女低于非独生女6.5%。可以认为, 独生子女的责任意识较非独生子女差。
三、职业动机的比较
职业动机是驱动人们选择职业的内在动力。研究表明,职业动机可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个方面,内在动机通常指能发挥专长、有所作为、符合个人兴趣、人际关系融洽等,外在动机指工作地方好、经济收入高、对社会贡献大、社会地位高、工作稳定等。从表4可以看出, 各类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较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总体看,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都注重职业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统一。希望通过工作获取必要收入和对工作本身有浓厚兴趣成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两大主导性职业动机。从男性看,独生子比非独生子更在意通过工作获取必要收入和荣誉地位;从女性比较发现,独生女更在乎对工作本身有浓厚的兴趣和通过工作对社会作贡献,而非独生女却更注重通过工作获取必要收入。
表4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职业动机比较(%)
四、择业标准的比较
以什么标准选择职业,这是职业价值观的核心内容。调查表明(表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择业标准总体上较一致, 二者都侧重适合自己特长和工作值得去做两条标准,但独生子女更看重工作场所的人际关系,非独生子女更注重工作的待遇。从男性比较看,独生子在工作值得去做和有良好人际关系场所两项指标上均高于非独生子,而非独生子较独生子关注工作的待遇和适合自己特长。就女性比较而言,独生女在适合自己特长和工作单位有良好人际关系上选择率高于非独生女,而非独生女更喜欢选择轻松和社会评价高的工作。足见,独生子女大学生十分关注工作场所的人际关系,独生子注重工作的特性,独生女注重工作是否适合自己特长。
表5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择业标准的比较(%)
独生子女对人际关系的关注,我们从另一项调查数据上也得到了证明,就“如果你单位举行业余文体活动时,你是否会参加?”项目,回答参加或可能会参加的独生子女为93.8%,非独生子女为83.4%,回答不参加或可能不参加的独生子女为3.4%,而非独生子女为11.1%。 同时,我们还发现,独生子女更希望在单位里与上司和同事处理好人际关系,希望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独生子女的这一心理特点已成为影响其择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值得充分注意。
五、理想职业的比较研究
调查中,我们让大学生开放式回答“你最理想的职业是什么?”现将样本中随机抽取的100名独生子女、160名非独生子女的回答归纳整理如下(表6),经X[2]检验发现, 在14种职业中有5项呈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05)。独生子女选择新闻文化工作者、金融财贸人员、旅游工作人员的数量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更多的独生子女喜欢当记者、银行职员、外贸工作者,而更多的非独生子女喜欢当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可以看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都喜欢从事社会地位较高的脑力劳动型职业。新闻记者、金融财贸职业具有较高收入,工作具有较大自由度,而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工作稳定,社会政治地位高。这两类职业特点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独生子女大学生思想解放、注重个性,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思想稳重,注重共性的心理特点差异。
表6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理想职业比较(%)
六、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建议
综上比较研究可以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职业价值观的大部分内容趋于一致。他们都具有看重职业在生活中的作用,能充分认识到工作的社会性内含,择业动机具有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统一,择业标准注重适合自己特长和值得自己去做,理想职业均选择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脑力型劳动的特点。但也呈现出一些差异:①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更注重职业工作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独生子女更注重生活中的休闲活动。②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工作上具有较独生子女更强有责任意识;但独生子女工作的自主意识更强烈。③独生女较非独生女更强调工作对社会作贡献的内含。④职业动机上,独生子女更看重工作场所的人际关系,非独生子女更看重工作的待遇。⑤择业标准中,独生子较非独生子更强调通过工作获取必要的收入、荣誉地位,独生女更在乎对工作有无兴趣。⑥独生子女的理想职业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和能展示个性,而非独生子女理想职业具有稳定,社会政治地位高的特点。
针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职业价值观的差异特点,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工作责任意识的教育,培养其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精神,克服把主要精力用在休闲活动和与同事构建良好人际关系上的不良倾向。
第二,教育独生子女大学生树立以为社会作贡献、为人民服务、服从祖国挑选为主要择业动机的思想,重社会贡献,轻个人名利地位,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
第三,重点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使之能正确对待工作,提高工作在生活中重要地位的认识。
第四,做好女大学生就业宣传教育工作。无论独生女或非独生生女都较男性看重工作在生活中的地位,绝大部分主张应通过工作对社会作贡献。从大学学习成绩看,不少女生成绩优秀,然而,在就业中女生却常遭用人单位冷遇,这势必给女生的报国心理造成打击,因而学校应呼吁社会对女生公平对待,同时也要加强女生心理承受力教育。
第五,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系统教育。调查发现,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的理想职业不清楚,有的职业动机与职业评价标准不甚统一,有的理想职业与职业评价标准相矛盾,由此,必须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系统教育,促使他们早日形成科学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第六,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使之树立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职业理想。调查中,理想职业与所学专业相统一者不足1/3,较多大学生的理想职业都受市场需求、社会舆论左右,这一方面造成大学教育的人才浪费现象,另一方面也易造成大学生难以学到系统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并最终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职业理想教育,使他们能很好地将所学专业与职业理想统一起来,做到既有利于发挥个人特长,又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