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辛伐他汀;氯吡格雷;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
心绞痛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所引起的,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胸痛以及胸部不适,病情严重的话会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临床上采用药物治疗方式,但是相关研究数据表示,单一药物治疗临床疗效并不显著[1]。本文观察分析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9月-2019年6月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56例。其中,研究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41-85岁,平均年龄(59.63±8.64)岁。对照组男31例,女25例,年龄42-86岁,平均年龄(59.74±8.69)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需要给予患者充分休息、同时实施吸氧、低分子肝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及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措施,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以及病情发展给予钙离子拮抗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治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采用口服治疗方式,每次服用 20 毫克,治疗时间为 2 周。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用法用量为:每天一次,第一次服用的剂量为 300mg,第二天开始减少为每次服用 75mg,治疗时间为 2 周。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显效为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为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好转,心电图恢复至正常的水平;无效为相关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心电图没有恢复正常。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治疗后心肌缺血次数、心肌缺血时间、缺血持续时间和心绞痛次数。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如表1所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如表2所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心肌缺血次数、心肌缺血时间、缺血持续时间和心绞痛次数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比较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的病理生理的影响机制具有一定特点,预后效果比较特殊。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如果不采用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患者会出现急性心肌梗塞等严重症状。近年来,心绞痛的发生率在不断增长,对人们身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一般采用药物治疗方式,但是药物长期服用,患者机体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影响。氯吡格雷是一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属于一种 ADP 受体阻滞剂和新型噻吩吡啶类衍生物,可以和血小板膜表面的 ADP 受体结合,有利于抑制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结合,有利于减少血栓形成。辛伐他汀具有调脂、降脂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具有良好的作用效果,有利于抑制肝细胞内的胆固醇合成,可以有效调节患者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进一步改善患者机体脂质代谢异常,症状以及提高血管内皮功能[2]。辛伐他汀还具有稳定神经,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等效果,有利于逆转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对患者机体形成了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两者药物联合应用有利于促进患者心脏血液循环,促进肌肉系统将血液推回心脏,有利于增强患者心脏起搏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扩张冠状动脉的效果,增加患者心脏排血量,进一步改善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心肌缺血次数、心肌缺血时间、缺血持续时间和心绞痛次数均明显降低。综上所述,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蓉.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5,37(6):784-786.
[2]唐俊英.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6):32-33.
[3]于海燕.低分子肝素和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3):28-29.
论文作者:高菲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心绞痛论文; 患者论文; 辛伐他汀论文; 不稳论文; 对照组论文; 格雷论文; 心肌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