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疗效评价论文_苗睿

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疗效评价论文_苗睿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江苏无锡 214100)【摘 要】 目的:研究探讨质量控制管理对于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25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进行惯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质量控制管理的手段进行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感染发生率、疗效以及护理总满意率。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实验组护理满意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热源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患者,消毒合格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3)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4)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结论:质量控制管理在血液净化护理当中的应用该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且可以有效的减少感染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关键词】 效果观察;质量控制管理;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疗效评价【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247-02本文选择了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血液净化护理净化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质量控制管理对于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的护理效果,具体报告如下[1~3]。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选择了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如下:对照组250例,年龄分布在30~78周岁,平均年龄(46.54±6.32)岁;体重52~77kg,平均体重(62.85±5.25)kg;其中男性患者125例,女性患者125例。实验组250例,年龄分布在35~76周岁,平均年龄(47.12±6.50)岁;体重51~80kg,平均体重(63.27±5.33)kg;其中男性患者126例,女性患者124例。对比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纳入标准为:(1)两组患者均知晓本次实验研究的内容,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2)本次研究经过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认可。排除标准为:(1)两组患者中的心肝功能不全者。(2)两组患者中一般资料不齐全者。(3)拒绝加入本次实验研究者。1.2 护理方法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针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告知了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为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行动进行了护理,对患者的相关疾病知识进行了讲解。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临床特点进行观察,注意患者的饮食,定期的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1.2.2 实验组护理方法针对实验组患者使用了质量控制管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具体的护理内容如下:(1)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建立专门的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加强对血液净化室当中的护理质量的监管,建立相关的护理标准,对小组工作人员以及护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的服务质量,定期的开展小组会议,总结分析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案。(2)加强对血液净化室的控制管理力度,确保血液净化室的卫生,温度等符合相关的规章制度的规定。(3)确保护理工作的专业性以及规范性,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能力以及护理技术的培养。1.3 评价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感染发生率、热源反应发生率、消毒合格率疗效以及护理总满意率。其中护理质量评分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质量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高。1.4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护理满意率、感染发生率以及疗效)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护理质量评分)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例数(%)] 组别 很满意 满意 一般 总满意率 对照组(n=250) 100 120 30 220(88.0) 实验组(n=250) 200 50 0 250(100) X2 - - - 31.9149 P - - - 0.0000 2.2 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热源反应发生率、消毒合格率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热源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患者,消毒合格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表2 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热源反应发生率、消毒合格率比较[例数(%)](x-±s) 组别 感染发生率 热源反应发生率 消毒合格率 对照组(n=250) 20(8.0) 22(8.8) 220(88.0) 实验组(n=250) 2(0.8) 2(0.8) 248(99.2) X2 5.4479 6.9504 26.1752 P 0.0195 0.0083 0.0000 2.3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具体内容见表3。表3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数(%)] 组别 很满意 满意 一般 总有效率 对照组(n=250) 100 128 22 228(91.2) 实验组(n=250) 200 50 0 250(100) X2 - - - 23.0126 P - - - 0.0000 2.4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实验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具体内容见表4表4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x-±s) 组别 护理质量评分 对照组(n=250) 72.45+2.24 实验组(n=250) 82.14+2.42 t 46.4621 P 0.0000 3 讨论血液净化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手段,此种治疗手段一般被用于肾衰竭以及急性水肿等疾病的治疗过程当中,血液净化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操作,在操作的过程当中很有可能造成一定的治疗风险,因此,在临床实践的过程当中,需要有效的对血液净化患者进行质量控制以及管理。本文选择了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血液净化护理净化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质量控制管理对于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的护理效果。经过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护理质量、消毒合格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以及热源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质量控制管理在血液净化护理当中的应用该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且可以有效的减少感染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4~6]。参考文献[1]朱晓红.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01):163-165.[2]王丽丽.血液净化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方法及可行性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0):197-198.[3]邓婷婷.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6):138.[4]周青,黄江燕,王凤英,申梓霖.质量控制运用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3):177+181.[5]谭庆慧.质量控制措施应用于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8):37-38.[6]刘文娟.在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管理工作中进行护理质量控制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05):269-270.

论文作者:苗睿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  ;  ;  ;  ;  ;  ;  ;  

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疗效评价论文_苗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