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县人民医院 江西上饶 334708
摘要: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坦度螺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坦度螺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坦度螺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显著,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坦度螺酮;反流性食管炎;疗效;不良反应
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1]。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以烧心、反酸和胸痛为主要的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3]。目前,临床上主要以促进胃肠动力、抑酸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以缓解临床症状、治愈食管炎为目的[4]。本研究探讨莫沙必利与雷贝拉唑联合坦度螺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6.36±5.20)岁;病程5个月至3年,平均病程(2.36±0.24)年。对照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24-66岁,平均年龄(46.12±5.45)岁;病程4个月至3年,平均病程(2.28±0.1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服用雷贝拉唑(海南中化联合制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160),20mg/次,1次/d;服用莫沙必利(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17),5mg/次,3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坦度螺酮(四川科瑞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046),10m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5]:临床症状消失,食管黏膜恢复正常为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食管黏膜恢复50%以上为好转;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食管黏膜恢复在50%以下或无变化为无效。显效例数与好转例数之和占总例数的百分比即为总有效率。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含头晕、恶心、腹泻、嗜睡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7.78%)明显低于观察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出现嗜睡1例,轻度头晕1例,腹泻2例;观察组患者出现轻度头晕1例,恶性1例,且两组患者在停药后不良反应均逐渐消失。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89%(4/4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44%(2/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病程较长,病情反复,通常表现为溃疡、糜烂以及黏膜炎症等,严重者出现管壁僵硬或管腔狭窄,甚至发生癌变[6]。导致反流性食管炎的因素较多,主要与食管整体轮廓清能力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收缩能力下降以及胃十二指肠反流物损伤、刺激食管黏膜有关[7]。目前,临床上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中莫沙必利和雷贝拉唑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药物,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不断增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病情迁延不愈,治疗效果不佳[8]。坦度螺酮是一种抗焦虑药物,能有效降低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病情。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雷贝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坦度螺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显著,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分析原因在于雷贝拉唑是新一代质子泵抑酸剂,主要通过细胞色素CYP3A4途径进行代谢,血药浓度、生物利用度明显高于其他质子泵抑制剂,并能牢固与H+-K+-ATP酶结合,且起效快,并具有较高的持久性和抑酶性;莫沙必利作为新一代胃肠动力药,能刺激乙酰胆碱的释放,加速胃排空,使得食管整体轮廓清能力和食管下段括约肌收缩能力逐步恢复,减少反流,逐渐升高食管内pH值,修复食管黏膜。在此基础上加用抗焦虑药物坦度螺酮,能缓解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且安全性较高,能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雷贝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坦度螺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显著,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世民,杨彩丰,高春燕.雷贝拉唑联合四逆散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9):2093-2095.
[2]周祥荣.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比较[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04):93-95.
[3]顾丽萍,张晓平.康复新联合雷贝拉唑和莫沙比利治疗50例反流性食道炎的疗效观察[J].华西药学杂志,2016,31(02):220.
[4]冯子南,尹广利,徐湘江,等.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03):278-279.
[5]朱中桃,刘东升,许峰,等.雷贝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5,18(04):415-416.
[6]郭少敏,段建国.六味能消胶囊联合兰索拉唑与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疗效探讨[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01):162-164.
[7]赖新兰,杨新魁,刘水清.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钠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10):1538-1541.
[8]赵叶芳,沈哲,厉挺.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06):992-993.
论文作者:郑宝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贝拉论文; 食管论文; 患者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食管炎论文; 疗效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