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价值的教学选择——以《竹影》教学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文本论文,价值论文,竹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陈钟樑老师在七年级讲鲁迅的《风筝》时,言明他讲这篇课文坚持“三不讲”:一不讲背景,二不讲《野草》,三不讲鲁迅在文中所表现出的批判精神。(2005年全国省会城市讲课比赛活动中的示范课教后说明)这一“坚持”的确很高明。陈老师是中语界的前辈,心中有学生,教学有针对性,这一点对于他来讲自然不在话下;更高明的,在于他善于就文本的内容进行教学选择,他知道同一文本在不同的条件下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该讲的讲细讲透,不该讲的留着放着以待来日。“三不讲”表现的绝不是方法层面的问题,实在是一种教学眼光,一种教学智慧。
“三不讲”所揭示的是一个语文学科教学特有的话题:文本价值的教学选择。我们知道,用以进行阅读教学的文本,其内容是丰富的,其教育教学的价值是多样的,面对着“丰富”和“多样”,我们拿什么来奉献给学生,或者说我们要重点拿什么来奉献给学生,这是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面对文本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正因如此,“教什么”比“怎么教”永远重要才成为语文学科教学所独有的公理。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竹影》一文为例。
先看看《竹影》一文有些什么可供我们进行教学选择:
本文线索明了,情节分明,有人物,有完整的故事过程,因而具有典型的叙说文的学习价值。
本文语言简练,叙述细腻,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恰当,环境的简笔勾勒很有意味,具有很高的语言品味价值。
本文表面上是叙述一桩故事,实际上是在给我们上一堂艺术启蒙课,文中介绍了一些有关中国画的知识,尤其是就中国画的特点和要求作了一番比较说明,让我们读了这篇文章后对中国画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因而这篇文章有很鲜明的艺术教育价值。
文中儿童的天性表现得十分充分,父亲的形象开明而睿智,这很容易引起读者思考一个问题:孩子们应该有一个怎样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做父亲母亲。从这个角度上讲,本文又有一定的人文教育价值。
本文在游戏中表现艺术,将艺术游戏化、生活化,这其中隐含有作者关于艺术起源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依据本文内容就游戏与艺术的关系进行一番探究,进而增进有关艺术来源于生活等问题的认识,同样也是有价值的。
走“大众化”的道路,反映大众生活,将艺术、文学贴近大众,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艺术家、文学家们在一个时期的共同特点(如朱自清、夏丏尊共同创作的《文心》等)。本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艺术见解和艺术追求,对于研究作者本人有一定的实证价值。
将以上内容进行归纳,《竹影》一文的文本价值可裂变为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
第一,以儿童故事为特征的《竹影》。夏夜,庭院中,三个小孩看天、看月、看人影,在描人影、描竹影的游戏中,聆听了父亲关于中国画的一番教诲。故事过程完整,人物单纯而丰富,描写简练而传神。
第二,以绘画艺术启蒙为特征的《竹影》。文章设置一个场景,组织几个人物,想象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向读者传授有关中国画的绘画艺术,在不经意间使读者经历了一次绘画艺术的启蒙教育。
第三,作为研究作者的实证材料的《竹影》。由作品看作者,我们可以体会出作者关于艺术起源这一理论问题的看法,可以体会出作者关于中国画的艺术见解,可以体会出作者走大众化道路的艺术追求,可以感受到一个艺术家的文学造诣,对艺术家的丰子恺我们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于是,摆在教师面前的就有三种教学选择:
选择儿童故事为特征的《竹影》进行教学;
选择以绘画艺术启蒙为特征的《竹影》进行教学;
选择作为研究作者的实证材料的《竹影》进行教学。
客观地讲,中学语文教师选择作为实证材料的《竹影》进行教学的可能性不大,充其量也只是涉及而已。那么,到底是选择儿童故事为特征的《竹影》进行教学还是选择以绘画艺术启蒙为特征的《竹影》进行教学,或者说,是选择以儿童故事为特征的《竹影》作为教学重点还是以艺术启蒙为特征的《竹影》作为教学重点?单纯地回答这个问题似乎并不太难,可是从教学实际来看,问题就出现了。
先看下面的教学实例一:
师:请同学们读文章,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生读文章,生概括)
师:在文中,孩子们做了哪些游戏?
(生发言;师归纳:看天、看月、看人影、描人影、描竹影)
师:读文章,看以上哪个细节最有趣?
(若干学生发言)
师:画竹和描竹有何不同?
(出示郑板桥的“竹”话:“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出示朱光潜的“模仿创造说”:“模仿只是创造的始基……”)
师:如果一个人要“画”竹,你将如何提醒他?既可用自己的话,也可在课文中寻找。
(生从课文中找句子)
师:真正要创造一幅自己的画应遵循什么规律?先应怎样?后应怎样?
(师归纳:观察、模仿、思考、创造)
师:(出示一张竹子的真实照片,一张郑板桥的竹画)郑板桥的竹与真实的竹有什么不同?
(若干学生回答)
师:如果让你来画竹,你会选什么颜色?
(生回答,涉及红绿黑黄蓝白等若干颜色)
师:回想一下小时候玩过的游戏,这些游戏与艺术有什么关系?
(师归纳:艺术是精神的游戏,艺术与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你就一定能发现和创造。)
以上示例删去了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展示的是《竹影》一课教学的大环节。由这些环节我们可以看出该教师的教学思路,可以看出该教师面对《竹影》一文,他的教学选择是什么,教学重点是什么。
显然,该教师已经注意到《竹影》一文的两种教学价值取向:叙说文的价值取向和艺术启蒙的价值取向。在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时,他选取了后者,将叙说文的教学作为艺术启蒙教育的铺垫,于是我们注意到在总共9个教学环节中有6个环节是围绕“画”进行的,教学中出示资料、提供照片等教学手段也是围绕“画”这个难点展开的。
该教师教学《竹影》的这种做法不能说不对,只能说恰当与不恰当。笔者当时坐在课堂,有意识观察学生的表现,注意到学生要么是照本宣科,要么是人云亦云,要么是不知所云,更多的时候是雾里看竹,摸不着头脑。学生的表现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教师的教学选择脱离了他们的实际,和他们的认知实际之间有一段比较大的距离。退一步讲,这堂课也许令学生多了一些绘画方面的了解,这些了解更多的是一些绘画方面的知识和概念性的内容,而语文课本身应有的内容又在哪里?
再看下面的教学实例二:
师:(范读课文)大家能概括一下本文的内容吗?概括之前,老师先教给大家一种概括叙述类文章内容的步骤和方法:首先,找出文中的人物,看他(她)或他(她)们之间在干什么。
(生先说课文中人物,后整理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了解,我再教给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归纳叙述类课文内容的方法。老师研究过,我们可以用“文章叙述了……描写了……抒发了……介绍了……”等来发现和抓住文章中的一些重要信息。大家按这种归纳方式分小组集体讨论一下,然后说说。
师:下面大家再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文章是按什么思路写下来的。
师:同学们了解了内容,理清了思路,这都是为了更好地读课文。这篇文章写得非常有趣,非常适合我们七年级同学的口味,下面就按照大家找的人物来一次分角色朗读。
师: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生动,并谈谈你的理解。
(说明:本部分持续时间最长,发言学生最多,涉及内容很多,重点是就描写进行分析,并在过程中分析了父亲的“好”。)
师:老师刚才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些生动的描写都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后面还有四个自然段几乎没有涉及。5、6两个自然段都是爸爸的话语,介绍了画竹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先看第5自然段,这段说的是画竹之难,画竹难在何处?请在文段中找出核心句子。
师:接下来我们阅读第6自然段。这段开头提出了问题:竹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
师:在前面分析课文思路时有同学概括为起因、经过、高潮、结果,并说结果是“他们走了”。下面请同学们读最后一段文字,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归纳:他们是走了,但还有一个结果,“我”对中国竹画有了新的感悟。)
以上八个教学环节基本展示了这节课的教学面貌。从这八个教学环节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选择在于将《竹影》作为儿童故事的叙说文进行教学,而有关绘画内容的介绍只是这篇叙说文中的一个部分罢了。这样一来,教学的重点难点在叙说文范畴之内,于是,人物、思路、内容、描写就成了教学内容的主体。这堂课,教师引导学生说人物,多角度梳理思路,多侧面概括内容,细致分析语言品析语言,表现出叙说文教学的鲜明特征。
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回避第5、6自然段的内容,只是处理得非常巧妙。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做过多的纠缠,在一番铺垫后直奔内容精要(找出核心句;为什么不用绿颜料),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的提出(读最后一段文字,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将学生在短暂的绘画理论学习之后又拉回到故事之中。这种处理,使学生在体验故事的过程中不经意间经受了绘画艺术的熏陶,彰显了文本的艺术教育价值。
如果说这堂课的教学选择是恰当的,它的恰当在于:依据七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将《竹影》一文定位为叙说文进行教学,将有关绘画的“理”渗透到一个儿童故事之中。
从文本解读角度看,示例一的教学选择也许更接近作者写作本文的原意,但这种选择却不是七年级语文教学的恰当选择。语文阅读教学强调文本解读,但并不是所有的解读成果都可以拿进课堂。
恰当的才是最好的。在进行文本解读时,我们应该思考两个问题:
一是教师要了解学生,心中有学生,才能在诸多的文本结论中做出选择。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和良性发展,忽视了这一点,任何高深的教学内容和花样迭出的教学方式都是无效的。
二是教学的重点是什么。适合教学的文本内容是丰富的,我们能否将教学目标单纯一点,将教学内容集中一点,将教学过程深入一点,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学会选择教学内容。“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