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绑架及其反映的时代特征论文

论道德绑架及其反映的时代特征论文

论道德绑架及其反映的时代特征

杨飞龙

(湖北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62)

摘 要: 道德绑架,指的绑架主体通过某种道德舆论诱导或强制绑架客体违背自己的自由意志从而使其做出符合绑架主体道德标准的行为。道德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时期的道德标准有所不同,道德绑架的内容、形式也就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道德绑架能够反映当时社会时代特征。

关键词: 道德;道德绑架;意志自由

道德,源自于人的社会需要,个体在满足自己的欲望活动过程中有一种对集体的不可或缺的依赖性。那么在此基础上,人们在进行满足自身欲望活动的过程中就要对其行为进行控制或者约束,因为他们依赖于整体那么也就要被整体社会需要所约束。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伦理学中所要讨论的道德实际上就是一种讨论理性如何指导、控制感官功能的问题。人的行为可以是人们自由选择的结果,可以自己选择去做什么事情或者不做什么事情,这是一种行为自由,但是这并不代表着道德的自由。道德自由首先必须是理性的,其次必须是自愿的。这两个条件缺少任何一方,道德自由也就不存在。在这种意义上来说,道德绑架正是与道德自由相对的概念。它是道德的衍生状态,当道德行为能够产生的时候,道德绑架行为也就有可能相伴而生。

3.3 管理 管理精细,增施有机肥,及时剪去病枝的,发病轻;耕作粗放,有机肥不足,修剪不到位,导致树体郁蔽的,发病重。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生产资料共享,形成原始部落,维护各自的利益也就成了他们首要的道德原则,在整个的生产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勇敢、正义、勤劳等美德。这时候,每个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就要服从于整个社会的集体意志。在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思想中,契约建立之前的社会是战争不断、相互掠夺的社会。而每个人让出自己的部分权利建立了社会契约之后并不意味着他们的道德自由被完全剥夺,他们仍然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但是这种选择的自由实际上是一种被限制的自由,在这个建立了契约的社会中,每个作为有理性的人可以判断某种行为的善恶,但是契约建立了之后,他们就要做出意志中不一定自愿的、被契约所要求的行为。“在自然状态中,人类是平等的。社会和政治的分化是随着世俗政府的形成而产生的。在自然状态中,每个人都自己判断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这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状态。人类要想过上有秩序的和文明的生活,就需要一个判断好坏的统一标准;霍布斯认为,只有君主才能做到这一点”。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每个人的道德标准实际上是被君主所统一并绑架了的。正如后来卢梭在其社会契约论思想中所提出的每个人必须服从于具有道德强制的“公共意志”一样,“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尽管这个契约是通过他们的意志自由所选择建立或者不建立的,但是建立之后他们所作出的行为实际上是被契约所绑架。

可以看出原始社会人的们对于权力、自由等个人权利的需要远远小于对于秩序的需要。无论契约建立之前的原始社会是霍布斯眼中混乱的战争掠夺状态还是卢梭眼中的自由状态,其中的人们都希望能够通过契约建立一个集体,从而使得各自的部分权利得到保障。

管道公司南京处深化党员“师带徒”活动,以新入职员工为主,通过选师傅、订协议、明责任等方式,建立党员“传帮带”工作体系,完善党员“师带徒”成效评价和同奖同罚的考核机制,评选示范岗,促进青年人才快速成长。

到了封建社会中,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作为理论基础的朝代,尊崇忠孝礼法,男尊女卑。尽管孔子强调的是“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但是实际上在封建社会中,每个人并不能“由己”。在封建社会中要求父母去世后,儿子要放弃他正在做的事去“守孝”三年。女子要裹小脚被禁锢在闺房之内以符合“三从四德”之礼,也为了迎合封建士大夫的审美。所以在封建社会,道德绑架现象更多的是封建礼教对道德行为的绑架,体现出封建礼教中男尊女卑这样一种特征。除此之外封建社会的道德绑架更多的是一种上位者对于下位者的道德绑架。在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及嫡庶等级分明,在这样一种地位不平等的社会里,下位者对于上位者属于听从状态,如“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在家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道德绑架的体现。

现代社会,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提升,人们对于各种信息的接收速度和传达速度都通过互联网得到飞速提升。这个时候,信息也就变得公开透明,这既是时代发展的结果,人们对于自身权利的维护与保障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当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当看到别人处于苦难状态但得不到帮助时,就可能会通过道德绑架的方式达到这一目的。在当代社会中,因为人们对剥削的反抗、对权利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使得道德绑架更多的是对同等阶层或者高于自身的权利、财富拥有者的绑架。每个人都想要与别人一样,但实际上并不是,贫富有差距,权力也有不等,这样在人的内心中就会产生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主要是贫穷者对富人,权利少者对权力多的人的不平衡。

在常见的道德绑架比如“扶老人”、“让座”等现象中,人们通常是对同等阶层的道德绑架,在这种情况下的道德绑架不会涉及到权利、财富等内容。但是对于“强捐”、“无礼索赔”等现象中,涉及到对于权利、财富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对“上位者”的道德绑架。

通过道德绑架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各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原始社会契约建立初期,社会成员通常以社会集体利益为核心,所作出的行为必须符合集体利益。封建社会尊崇儒家礼学思想、男尊女卑,等级分明。到了现代社会,人们追求自由民主,向往美好社会。在整个的历史中,不仅仅是道德内容形式的变化,还有人们思想、地位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马蒂尼奇著,陈玉明译.霍布斯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66.

[2]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5-26.

标签:;  ;  ;  ;  

论道德绑架及其反映的时代特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