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立[1]2003年在《职业成熟度理论及其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职业成熟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本文概括了职业成熟度理论,论述了从职业发展理论到职业成熟度理论的演变发展过程以及职业成熟度的定义和理论模型。本文还从职业成熟度的测量研究、差异研究、与职业相关行为的关系的研究叁个方面总结了职业成熟度理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在实证部分,以大学生为被试,修订了《职业成熟度评估》(Crites,1978),并以修订后的《职业成熟度评估》为工具,探讨了大学生在职业成熟度发展水平上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 (1)修订后的《职业成熟度评估——态度量表》的分半信度和同质性信度较好,但构想效度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2)修订后的《职业成熟度评估——能力测试》其分半信度、同质性信度以及构想效度都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 (3)男女大学生在职业成熟度能力上有显着差异,总体看来,女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水平比男大学生高。 (4)不同年龄的大学生在职业成熟度能力上有显着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职业成熟度能力水平出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
徐天福[2]2016年在《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特点及其与成就动机的关系》文中提出职业成熟度用以衡量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程度,用来说明职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速度。职业成熟度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进行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注意到了在高等院校开展职业规划和进行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缺少针对高中生群体的职业成熟度状况的研究。同时,也缺少对影响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人格因素的研究。高中阶段是职业探索的关键时期,这一期的职业成熟度的特点可能与大学及以后的职业生涯阶段存在很大的不同。那么高中生的职业成熟度存在哪些特点呢?另外,成就动机是个体人格成熟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质和核心构成要素,它会影响到个体的很多方面。但是,高中生的成就动机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依然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针对这两个问题,详细地探讨了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状况及其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取了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学生为施测对象,使用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以及成就动机量表(中文版)进行测试,共获得有效样本764个。经过T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本研究发现:一、高中生职业成熟度具有以下的特点:(一)高中生职业成熟度处于中等水平,但在不同的维度上存在不平衡性。(二)高中男生的职业成熟度发展要慢于高中女生的。(叁)在年级发展变化上,高中生随着年级升高,职业成熟度水平随之提高。(四)不同的城乡生源的高中生的职业成熟度存在显着的差异,县/市高中的学生在职业成熟度上总体上高于农村和乡镇的,而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到职业决策知识和职业态度上。(五)不同学校类型的高中生存在差异。(六)父亲文化程度越高高中生的职业成熟度水平也越高。二、高中生成就动机与职业成熟度之间的关系:只有功利性因子与成就动机存在负相关,其它因子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具体从成就动机的两个两方面来说,追求成功与职业成熟度总平均分、独立性、自信心、职业决策知识、决策态度、自我知识存在显着的正相关;而避免失败与职业成熟度总平均分、决策知识、决策态度、自我知识、世界知识、独立性、自信心和主动性存在显着的负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高中生的成就动机对职业成熟度总分及其各因子分均具有一定程度的预测力。这些结果说明高中生的成就动机会影响到其职业成熟度;除职业成熟度功利性因子外,成就动机水平能够正向预测高中生的职业成熟度。
刘利敏[3]2009年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修编及发展特点研究》文中提出职业成熟度是指个人掌握与其职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职业发展目标的程度。它作为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评估指标,对个体职业心理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正处于个体职业发展的探索时期,即将进入职业领域,他们需要做出与自身职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职业决策,为实现职业目标进行多方面准备。编制科学有效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并对其进行测量,有助于客观了解大学生职业心理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指导其职业生涯规划,为大学生良好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提供依据。修编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郑海燕、张大均,2006),旨在使之成为结构更完善、信效度更高的测量工具,为科学测量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提供有效工具。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结果,认真分析原问卷,进一步修订符合我国当代大学生实际的职业成熟度理论模型,并据此多次修编问卷,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修编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最后确定出正式修编问卷。以此作为测量工具,对全国9个省市的267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揭示了我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发展特点。本研究获得如下结论:(1)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由职业决策知识和职业决策态度组成,与郑海燕、张大均(2006)的结构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原有结构中的一阶因子“灵活性”被该研究中的“现实性”所替代。(2)修编后的正式问卷较原问卷(郑海燕、张大均,2006)具有更为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量工具使用。(3)目前我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总体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较原问卷的得分有所提高。(4)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在学校类型、家庭居住地、有无兼职工作和是否为独生子女4个因素上的不存在差异。对于家庭居住地的差异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而有无兼职和是否为独生子女,在原问卷的分析结果中呈现出显着差异。(5)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年级差异显着,四个年级呈现出“U”型发展趋势,其中四年级最高,二年级最低;与原问卷中得出的倒“U”型发展趋势恰恰相反。(6)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专业差异显着。其总体发展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艺体类<理科类<农学类<文科类<医学类<工科类。(7)父亲受教育程度不同对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的发展具有非常显着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小学<大学<中学或中专<小学以下<硕士及以上。(8)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性别差异极其显着,男生非常明显地优于女生;而原问卷中的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差异并不显着。(9)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对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的发展具有极其显着的差异,学生干部明显优于非学生干部。(10)是否参与学校社团对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具有极其显着的差异,具体表现在:没有参与<参与但没组织社团活动<参与并组织社团活动。(11)母亲受教育程度不同对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具有极其显着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小学<小学以下<中学或中专<大学<硕士及以上。
芦晓[4]2008年在《基于层面理论的贵州省高校学生职业成熟度结构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了解贵州省高校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结构特征,本研究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用层面理论的方法构建了贵州省高校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结构,编制了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通过贵州省内6所高校1526名学生对问卷的回答印证了假设结构的合理性,并对其中1047名学生的职业成熟度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分为认知和情感两个层面,认知层面包括自我认知、职业世界认知、职业自我认知叁个元素,情感层面包括了自信、确定、主动、妥协四个元素。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结构应该在四维空间中予以考虑。(2)贵州省高校大学生的职业成熟水平总体处于不太成熟的状态。(3)贵州省高校中,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职业成熟度及各层面元素上没有较大差异,只是20-22岁年龄组与23-29岁年龄组在职业世界认知和主动性上有一些差异。男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高于女大学生,但是女生在理想和现实的平衡问题上要比男生处理得更好。(3)贵州省高校中,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职业世界认知、职业自我认知要高于非独生子女,而在主动性上不如非独生子女。来自城市家庭的学生的自我认知、职业世界认知、职业自我认知均高于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而在主动程度上不如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父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学生的各项认知就越高,而主动和妥协就越低;父母亲文化程度为大学以上学生的自信和确定低于父母亲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下的学生。(4)贵州省高校中,艺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成熟度最高,医科学生在现实和理想的平衡关系上处理得最差,理科学生对于职业世界的了解和职业确定性最差。(5)贵州省高校中,参加社团和有兼职经验的学生职业成熟度总体高于没有参加社团和无兼职经验的学生,越主动进行职业探索的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越高。
钱丽[5]2007年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测量及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职业成熟度的研究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本文首先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对职业成熟度的概念、相关理论及研究进行了阐述,接着以实证的方式进一步展开研究,自编了《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对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进行了测量,并以个别职业咨询的形式对职业成熟度进行了干预研究。另外还进行了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职业决策困难的相关研究。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自编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其各项心理测量学指标基本达标,可以用作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测量工具。2、当前条件下,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还不够高,他们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职业意识,并且对自身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获取职业信息以及职业规划和实施等方面,知识和能力还很缺乏。3、职业成熟度在整个问卷上并不存在年级差异,但是高年级组大学生在“主动性”和“获取职业信息的能力”维度上,得分显着高于低年级组,而在“独立性”这个维度上,高年级组得分则低于低年级组,且达到了极其显着水平。男、女大学生在态度分问卷上差异显着,而在能力分问卷中的“获取职业信息”与“职业规划和实施”两个维度上达到了差异极其显着水平。4、个别职业咨询对两位研究对象职业成熟度的干预是有效的。干预主要对职业成熟度中职业决策态度部分的主动性、现实性、确定性以及职业决策知识与能力部分的自我评估、职业规划和实施等五个维度起作用。5、职业成熟度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呈现负相关。即职业成熟度高的人,其职业决策困难水平较低,反之,职业成熟度低的人,其职业决策困难水平较高。
杨静[6]2007年在《高校毕业生职业选择态度的问卷编制及其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四所高校355名专科、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编制了职业选择态度问卷,问卷包括确定性、活动性、独立性和协调性四个维度,经验证性因素分析,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同时,职业选择态度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可以整合为职业成熟度模型,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达到模型拟合的要求。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选择态度在被试变量上是否存在显着差异进行探讨发现,1、活动性维度存在显着的性别、学历和学科差异。女生的活动性高于男生,专科生高于本科生,文科生高于理科生;2、独立性维度存在显着的年龄、学历和生源地差异。25岁以上毕业生的独立性高于22-24岁年龄段的毕业生,研究生高于本科生,外地农村学生独立性高于上海学生和外地城镇学生,后两者不存在显着差异;3、协调性维度存在显着的年龄和学历差异。27岁以上毕业生的协调性低于27岁以下的毕业生,本科生的协调性既显着高于研究生,也显着高于专科生。对职业选择态度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成就动机和人格的关系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中的自我评价、问题解决和合成动机及心理健康的人格因素对确定性的预测力都达到极其显着的水平;2、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体水平对活动性具有极其显着的预测力;3、自我评价、合成动机和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对独立性有极其显着的预测力;4、心理健康人格因素、专业而有成就的人格因素和在新环境下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对协调性有极其显着的预测力。
傅瑜弘[7]2015年在《职业准备期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的作用机制及对职业发展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和中国特殊发展时期的严峻就业形势,分析研究处于职业准备期的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的作用机制可以弥补我国传统职业教育模式的不足,并且对处于特殊时期的大学生进行职业教育与规划的干预,创新职业生涯教育模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与此同时,成功的就业体验也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的培养及提升。研究主体的第一部分对职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全面梳理。其中对静态视角下的职业理论、动态视角下的职业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等与职业发展规划相关的理论进行了综述,了解国内外学者关于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不足,为研究的后续展开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铺垫。研究主体的第二部分在理论研究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构建研究框架,提出研究内容和研究假设。研究目标分理论层面和问题层面两个方面,论证职业自我效能感在个体做出职业决策与选择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主体的第叁部分开展实证研究并得出结论。它包括确定研究变量、选取与修订研究工具、确立研究方法、进行样本选取、实施测量和模型假设检验等几个方面。第一,研究变量的确定。研究将确立个体人格因素、环境支持因素、职业效能预期、职业结果预期以及职业成熟度作为研究的内容。第二,研究工具的选择及量表的修订。研究依据理论框架对所需研究的变量及其量表进行了适应性的修订,以便对特殊施测人群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理论解释力度。修订后的相关量表具备良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符合相关的统计意义与测量学规范。第叁,研究分析了个体人格、环境支持、职业效能预期、职业结果预期、职业成熟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结果显示在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类别上存在显着性差异。第四,研究对自变量中的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对个体职业成熟度、职业效能预期、职业结果预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主动性人格和领悟社会支持对其职业成熟度、职业自我效能、职业结果预期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第五,研究对效能预期和结果预期对个体职业成熟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效能预期对职业成熟度的主效应显着,而结果预期对职业成熟度的主效应不显着。第六,研究显示效能预期在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对个体职业成熟度的预测作用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第七,研究显示结果预期在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对个体职业成熟度的预测作用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第八,研究显示结果预期在效能预期对个体职业成熟度的预测作用中起到了调节作用。研究主体的第四部分分析处于职业准备期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面临严峻的就业环境,基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的主要思想,通过效能预期和结果预期在职业发展的整个框架中的作用研究,提出了职业生涯教育的干预建议。最后,对研究进行综合讨论,得出结论,同时对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贾鹏飞[8]2011年在《大学生成就动机、心理控制源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社会,人生绝大多数时间是在职业生涯中度过的,职业生涯的成败对人的一生有决定性的影响。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为大学生学业发展和求职择业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探索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度过四年丰富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职业生涯辅导是从未来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个体,其有效开展是以深入了解大学生职业心理发展的特点为前提的。职业成熟度是职业生涯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开展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研究不仅可以增进大学生职业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提升职业生涯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效果评估提供全新的思路。本研究分为两个分研究:研究一:以曲阜师范大学90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为研究工具,分别从年级、性别、专业、城乡来源、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等方面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的影响,来探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发展特点以及培养策略。研究二:以曲阜师范大学32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成就动机量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以及《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为研究工具,从大学生成就动机和心理控制源为出发点,探讨其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大学生总体职业成熟度发展水平不高,诸因子间发展不平衡;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在年级、性别、专业、独生与非独生子女方面差异显着;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在城乡来源方面差异不显着。(2)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成就动机、心理控制源叁者呈现显着相关,其中成就动机、避免失败动机、心理控制源(内控性、有势力他人、机遇)分别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具有良好预测作用。(3)成就动机、心理控制源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路径分析得出,成就动机、心理控制源(有势力他人、机遇)、避免失败动机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有直接预测作用;追求成功的动机、避免失败动机、成就动机、心理控制源(机遇)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有间接效应。
李丽梅[9]2011年在《高中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特点研究》文中指出职业成熟度是指个体在自我认识和职业认识的基础上对影响其发展因素的评估并做出合乎自身职业选择态度的职业准备程度。高中生正处于职业探索和初步定向阶段,是职业心理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对高中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特点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职业心理发展理论,而且有助于对高中阶段进行针对性的职业生涯教育提供依据。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发展特点。研究过程是从系统整理国内外职业成熟度研究现状开始,自编访谈提纲,从个案访谈入手,运用扎根理论对中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发展特点进行探析,并提出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建议与措施。本研究通过对26名高中生的访谈,得出了高中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特点。主要研究结论为:第一,高中生职业成熟度包括四个方面:自我认识、职业认识、职业准备、职业选择态度。第二,高中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特点有以下几点:(1)高中生职业成熟度普遍不高,其发展具有不稳定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2)高中生自我认识总体上可以多方面进行自我分析,有一定的自我认知,但存在学校所在地区差异;(3)高中生职业认识普遍偏低,对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缺乏足够的了解;(4)高中生职业准备在信息搜集上呈现多元化,技能培训的需求很低;(5)高中生的职业选择态度总体积极向上,对自己的选择保持乐观的态度,自信心水平很高。第叁,影响高中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高中生的职业心理发展受到学校所在地区的影响;(2)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发展状况受到父母、亲友、师长很大的影响;(3)高中生职业成熟度发展水平受到个体职业选择态度的影响。
杨玲[10]2008年在《生涯成熟调查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旨在研究生涯成熟的发展特点,根据文献探讨与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总结出当下学生生涯成熟的现状及差异情形。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建议,借以作为学生生涯辅导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上海市的普高生、中职生、高职生、本科生、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数据采用平均数、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归纳后得出下列结论:第一,整体生涯成熟度不高,职业认知、信息应用和价值观念分值为最低叁大结构因素。第二,不同学历的学生生涯成熟度越高状态具有差异性,从高到低的排序为研究生>高职生>中职生>本科生=普高生。第叁,男生的生涯成熟度高于女生。第四,家庭背景(父母的学历、职业)越好,生涯成熟度越高。第五,职业动机越强,生涯成熟度越高。第六,职业策略越得当,生涯成熟度越高。第七,环境资源越丰富,生涯成熟度越高。第八,职业知识越多,生涯成熟度越高。第九,职业实践越多,生涯成熟度越高。第十,职业辅导能够提高生涯成熟度。
参考文献:
[1]. 职业成熟度理论及其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D]. 朱云立. 南京师范大学. 2003
[2]. 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特点及其与成就动机的关系[D]. 徐天福. 四川师范大学. 2016
[3].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修编及发展特点研究[D]. 刘利敏. 西南大学. 2009
[4]. 基于层面理论的贵州省高校学生职业成熟度结构特征研究[D]. 芦晓. 贵州师范大学. 2008
[5].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测量及干预研究[D]. 钱丽.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6]. 高校毕业生职业选择态度的问卷编制及其相关研究[D]. 杨静. 上海师范大学. 2007
[7]. 职业准备期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的作用机制及对职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 傅瑜弘. 吉林大学. 2015
[8]. 大学生成就动机、心理控制源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D]. 贾鹏飞. 曲阜师范大学. 2011
[9]. 高中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特点研究[D]. 李丽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
[10]. 生涯成熟调查研究[D]. 杨玲. 华东师范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