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盆地可持续农业发展途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王介勇,刘彦随[1](2022)在《基于文献荟萃分析方法的中国空心村整治潜力与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突出并成为制约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问题。采用文献荟萃分析方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分析了中国空心村整治潜力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解析了空心村整治模式及其机制的地域差异特征。结果显示:1996—2019年CNKI数据库空心村研究文献呈快速增长态势,空心村研究文献增加与全国农村常住人口减少呈显着正相关;空心村整治潜力等级呈现"北方高南方低""平原地区高、丘陵山地区低""传统农区高、城市群地区低"的总体分布特征;农村自然地理条件、常住人口减少幅度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是影响空心村整治潜力大小的关键因素;89.80%的县域采用村内集约型整治模式,集中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东部,迁村并点型和城乡融合型整治模式的占比均超过50%,易地搬迁型整治模式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胡焕庸线附近生态脆弱和贫困叠加区域。因地制宜、分类分步推进空心化村庄整治,有助于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显化农村土地价值。
黄长生,周耘,张胜男,王节涛,刘凤梅,龚冲,易秤云,李龙,周宏,魏良帅,潘晓东,邵长生,黎义勇,韩文静,尹志彬,李晓哲[2](2021)在《长江流域地下水资源特征与开发利用现状》文中研究说明为提升对长江流域水文地质和地下水资源的认知程度,突破以往单独从地表水或地下水角度进行评价的局限性,长江流域水文地质调查工程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和水循环理论为指导,充分考虑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关系,将水文地质单元和地表水流域有机结合,划分长江流域地下水评价单元,建立典型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开展了新一轮长江流域地下水资源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长江流域水循环要素时空分布不均,降水以中游最多,并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地表径流主要集中在夏季,且长江北岸比南岸集中程度更高;蒸散发量总体上呈现东部高于西部的特征,最大值集中在长江中游一带;长江流域地下水位总体保持稳定,丰枯季水位变化总体不大,一般小于2 m;长三角超采区的地下水漏斗面积已明显减小,相关环境地质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2)2020年长江流域的地下水资源总量2421.70亿m3/a,其中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2092.79亿m3/a,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331.35亿m3/a;地下水储存量较2019年整体略有增加趋势,其中四川盆地最为明显,共增加23.72亿m3。(3)长江流域的水质上游优于下游,优质地下水主要分布在赣南地区和大别山南麓一带,部分地区水质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原生劣质水的广泛分布。长江流域地下水开发利用水平整体很低,局部地区由于过往不合理的开发所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已得到缓解,岩溶塌陷、地面沉降等问题得到了较好控制。建议适当开发利用赣南地区和大别山南麓一带优质的基岩裂隙水。
唐荣苗[3](2021)在《西南地区饮食文化地理特征及其在乡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文中指出
郭远智,刘彦随[4](2021)在《中国乡村发展进程与乡村振兴路径》文中提出乡村发展是乡村地域系统循环累积与动态演化的结果,全面梳理乡村发展历史脉络与地域分异格局,对于科学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和人地系统科学认知,本文解析了1978—2050年中国乡村发展演化进程,探讨了乡村转型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揭示了中国县域乡村振兴水平的空间格局,进而提出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及其路径对策。研究表明:(1)中国1978—2050年的乡村发展可划分为解决温饱、小康建设和实现富裕三个主要阶段,是一个由低水平、基础型向高质量、创新型不断发展的过程;(2)乡村振兴本质上是乡村转型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是乡村发展演化到一定阶段后,为解决其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战略选择;(3) 2017年中国57.3%的县域乡村振兴综合水平介于0.40~0.50之间,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东中西地域分异,并具有显着的聚集特征和正相关性;(4)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重在科学识别乡村振兴的瞄准区域,综合研判乡村发展演化的趋势,系统诊断乡村地域类型的主导制约因素,全面认知城乡耦合互动的逻辑关系,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周圣杰[5](2021)在《土地利用数据对动态植被模式模拟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全球变暖,造成这一变暖趋势的主要因子是CO2为主的温室气体带来的辐射强迫效应。碳循环研究就是要理清各个碳库和碳库间的通量过程。陆地生态系统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其碳循环过程受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显着影响。陆地植被是陆地碳循环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可以显着影响地面与大气系统的能量平衡,在气候、水文与生物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能够通过影响植被进而改变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水和养分循环。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人类活动日益频繁的背景下,研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评估地区环境和碳源汇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动态植被模式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影响的有效工具。本研究首先利用多模式模拟结果,对中国地区1980-2015年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变化和趋势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碳循环模式对于驱动数据中的土地利用数据敏感性。由于模式一般默认采用全球性的土地利用数据HYDE(Historical Database of the Global Environment),而在中国区往往存在较大误差。因此,对使用多源数据对HYDE在中国1980-2015年间的适用性进行评估,进一步修正模式的土地利用驱动场,选择了VEGAS模式,对中国地区的生态系统碳循环进行了对比模拟。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多模式的中国1980-2015年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变化分析中国生态系统碳源汇变化可分为1980-1990年和1990-2015年两个阶段。在1980-1990年间整体表现为碳源,这主要是由植被碳库碳储量下降造成的。在此期间的释放了总量约为约0.17-2.7Gt C。在1990-2015年间,中国整体表现为碳汇,植被碳库和土壤碳库的增长共同促成了中国的碳汇,在此期间,生态系统总共吸收了约0.35-4.78Gt C。空间分布上,碳汇主要发生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西南和东南丘陵地区。1980至1990年间,我国的碳源主要发生在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华北平原和四川盆地等传统农业区。1990至2015年间,我国的碳源主要发生在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2)HYDE土地利用数据在我国的适用性HYDE不能准确及时的把握我国1980-2015年间的耕地和城市面积总量的动态变化。在空间分布上,HYDE低估了我国东北地区的农田扩张,高估了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农田增长,个别时间段和特定地区甚至表现出与现实相悖的耕地面积变化方向。(3)优化土地利用驱动场后的VEGAS模式模拟结果1980-2015年间,我国的植被碳库减少了约0.03Gt C,同时土壤碳库增加了1.51Gt C,总有机碳库增长了1.49Gt C。以2002年为分界点,在2002年以前植被的碳蓄积量减少,土壤的碳蓄积量增加,2002年以后,植被碳库迅速增加且上升趋势显着,模拟结果显示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规模约为0.13Gt C/yr,能够抵消同时期我国约9.1%左右的化石燃料碳排放量(以2000s平均计)。假设未来情境下的模拟结果显示,至2030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将保持上述碳汇规模,年均总碳汇约在0.15Gt C/yr。
刘婷婷[6](2021)在《基于LCA的页岩气和传统能源制氨的环境影响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世界上最大氨生产国,中国由于受资源结构约束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工艺比重将逐步降低,这会进一步加剧资源环境问题。而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页岩气可采储量,这可能会是我国寻求的新制氨途径。然而,页岩气开采过程可能会造成水资源短缺和空气污染,因此,需要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去评估页岩气制氨的环境影响。本研究采用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法(Life Cycle Assessment,简称LCA)量化页岩气制氨生命周期的能源消耗、水耗和环境影响,并与煤、渣油路线进行了比较,分析了页岩气制氨路线环境可持续性,最后,结合DQI(Data Quality Indicator)法和蒙特卡洛模拟方法讨论了结果的不确定性。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在页岩气制氨生命周期路线中,非生物资源消耗为2.957×104 MJ/ton NH3,全球变暖潜值为3.040×102kg CO2-eq/ton NH3。除了水耗外,页岩气开采阶段为其他所选影响类型的主要贡献来源。副产品蒸汽的产生使整个生命周期在臭氧层消耗上对环境产生了正效益;水基钻井泥浆、岩屑的处置和页岩气开采阶段的运输为重点参数,其中在富营养化潜值和人类毒性潜值方面,水基钻井泥浆、岩屑的处置分别贡献了24.14%、46.08%,在全球变暖潜值上,页岩气开采阶段的运输占到了9.43%。此外,电力(水力发电)虽然在臭氧层消耗上有好的表现,却是酸化潜值和水资源消耗的主要影响来源,尤其在水资源消耗上,电力贡献了96.74%,若将发电方式改为煤发电和风能发电,耗水量将大幅度减少。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不能对人类毒性潜值得出稳定性的结论,其他影响类型偏离均值较低,具有较高的稳健性。(2)对页岩气路线和煤路线及渣油路线进行比较,发现页岩气路线具有显着的环境效益,情景分析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在所有选定的环境影响类型中页岩气路线均低于最高环境影响路线的64%,其中全球变暖潜值和能源消耗比煤路线分别减少了95.02%、37.76%。为进一步减少页岩气制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建议采取增加水基钻井泥浆和压裂返排液的回用率或增加水基钻井泥浆的脱水率以及现场配置压裂液的措施。由于数据库的不确定性,煤制氨路线及渣油路线在富营养化潜值和臭氧层消耗上稳健性稍差。
黄浩原[7](2021)在《成都市太平镇前进村林盘文化景观规划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以防止林盘空心化为目的,将前进村林盘闲置空地为规划设计场地,以前进村林盘部分公共空间的文化景观打造作为设计线索,将林盘建筑部分形式和非遗文化作为设计元素,成都市太平镇前进村林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场地建筑的布局结构、人居空间结构、林盘空间功能布局、人文和自然气候等方面进行考察,分析林盘作为川西文化发源地与其文化的联系,以及林盘文化与其文化景观的联系。对国外乡镇发展和国内特色化乡村建设进行了查阅和学习,探索如何建设和保护乡村文化景观。对现在的乡村振兴方向进行了解,多角度了解林盘空心化的原因,提出对防止林盘空心化的建议。最后开始有针对性的对前进村林盘进行调研,分析前进村林盘的优势和现存问题,基于研习的林盘和文化景观知识做出对前进村林盘闲置场地的文化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从而达到激活前进村林盘活力和防止林盘空心化的目的。希望通过对前进村林盘文化景观的规划设计对乡村振兴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减少林盘的消亡,保护四川地区的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平衡。
张彩荷[8](2021)在《基于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的中国草地亚类分类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一个草地资源大国,草地资源丰富多样,草地面积分布位于世界前列。草地生态系统被认为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不仅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生态屏障,而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增长与人们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以草地资源为基础的产品市场拓展力度不断加强,进而导致出现了草地生产力衰退,生长质量严重退化的现象,逐渐影响和制约着草地资源与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草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界定草地类型对草地资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草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实现草畜平衡,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和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meter,MODIS)数据,采用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Comprehensive and Sequent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Grasslands,CSCS),对中国草地亚类进行定量划分,并分析草地亚类在中国区域内空间分布特征。该研究结果可为草原开发利用、培育保护和经营管理,以及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科学依据。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首先提出草地亚类的划分原则。在类的基础上,基于土地特征分别对山地和平地区域草地亚类进行划分。地形较复杂的山地区域,采用地貌指标;地势较平坦的平地区域选择土壤指标。(2)按照地貌分类标准,将山地亚类划分为20种。以小起伏山地为主,面积为2.54×106km2,占总面积的46.53%;丘陵和中起伏山地面积分别为1.37×106 km2和1.35×106 km2,分别占25.14%和24.81%;大起伏和极大起伏山地分布面积较少,总共占3.52%。(3)依照中国1:100万土壤数据库,选用MODIS数据和DEM数据,将中国平地区域土壤类型共划分为37种,总体分类精度为63.98%,kappa系数为0.62。其中,棕钙土分布最多,面积为6.07×105 km2,占总面积的15.20%;水稻土面积居第二位,为3.97×105 km2,占9.92%;潮土分布面积为3.94×105 km2,面积位于第三位,占9.86%;分布面积较小的类型主要有黑毡土、黑垆土、红粘土和灰褐土,面积分别为4.19×103 km2、1.62×103 km2、9.54×102 km2和5.74×102km2。(4)原则上,每种草地类型可划分为20种山地草地亚类和37种平地草地亚类,由于空间水热条件的差异,在特定环境下某些亚类并不存在。如寒冷极干寒带荒漠、高山荒漠类(?A1)在低海拔丘陵以下不存在山地草地亚类;亚热极干亚热带荒漠类(ⅥA6)不存在平地草地亚类。(5)寒冷潮湿多雨冻原、高山草甸类(?F36)的草地亚类分布面积最广泛,面积为1.11×106km2,占12.14%;其次是暖温极干暖温带荒漠类(ⅣA4)的草地亚类,面积8.47×105km2,占9.27%;微温干旱温带半荒漠类(ⅢB10)的草地亚类面积居第三位,为6.07×105km2,占6.64%;亚热极干亚热带荒漠类(ⅥA6)的草地亚类分布面积最小,为7.47×10-2km2。(6)草地亚类命名原则采取“草地类名+山地亚类名”、“草地类名+土壤类型名”。将山地命名为“M”,平地为“F”,山地亚类划分结果用数字编码为“31···74、75”,则山地草地亚类的命名方式如“ⅡD23-M-31,寒温微润山地草甸草原类低海拔丘陵亚类”;平地土壤类型的分类结果为“白浆土、草毡土···水稻土”,则平地草地亚类的命名方式如“ⅢC17-F-风沙土,微温微干温带典型草原类风沙土亚类”。
邹欣怡[9](2021)在《成渝地区土地利用转型及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交叉敏感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由于前期单目标规划的经济建设发展造成了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脱节与失衡,土地利用转型是城市化发展的直接体现;生态系统功能是人类生存发展依赖的重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衡量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探究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系统间的相关性,是在生态文明发展大背景下,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系统及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成渝地区随着双城经济圈的提出已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在全国经济战略格局的地位日益提升,肩负着引领西部地区整体发展的重任,同时也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生态系统受人类经济活动影响大,均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是经济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在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与经济学,基于成渝地区土地利用数据库,探究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以及2018年土地利用显性转型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并采用当量法及像元修正法定量核算土地利用转型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将“绿水青山”量化为“金山银山”;最后基于弹性理论探究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间交叉敏感性程度并进行敏感性分区研究,为促进生态系统建设、加快地区经济和谐发展提供优化建议。结果表明:(1)成渝地区近20年时间内耕地转出幅度最大,建设用地转入幅度最高;年综合土地利用变化率数量上建设用地明显高于其他地类。土地利用转型核密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转型密集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成都-雅安-绵阳一线,东部重庆主城-开州区一线以及中部自贡市一点为主;城市化进程快的地区普遍转型密度高,城市化进行较缓的地区土地转型密度低。土地利用转型中新增建设用地重心先向东南方移动,后向西南方移动,重心移动方向主要是在西南方向上的水平移动,南北方向上移动不大。(2)2000-2018年成渝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经历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过程,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上呈现“外高内低”的碗状分布格局,西部高东部次之,中部最低;其变化率呈现“外减内增”的空间分布特征。(3)耕地与建设用地相互转型以及耕地与林地之间相关转型对ESV影响较为敏感,其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耕地与建设用地相互转型最为敏感;林地与草地、建设用地以及水域与建设用地的相互转型次之。(4)将研究区分为城市发展功能区、生态保护功能区以及交叉过渡功能区,针对不同类型地区依据交叉敏感性特征提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保障对策;并以国土空间规划为手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规划体系相融合,从目标设定、规划分析、管制政策以及多主体参与等四个方面进行生态保障分析。
张秋梦[10](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生产空间重构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粮食生产空间重构及影响因素分析,对于把握土地系统变化的主要矛盾、实现粮食生产空间的永续合理利用、科学规划国土空间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全球农业生态区模型、景观格局指数、重心迁移模型等方法,与利用多种地形因子,从数量、质量与空间格局三个维度,首先分析1980-2018年间中国粮食生产空间的总体变化特征,然后解析中国粮食生产空间重构的总体变化特征,最后分析中国粮食生产空间重构路径的变化特征;同时借助地理探测器,探究中国粮食生产空间重构及其路径(数量)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如下:(1)1980-2018年粮食生产空间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比率均在18%以上,整体变化不大,且呈东减西增、南减北增的空间分布变化趋势。粮食生产空间内部转换频繁且地理分布显着,粮食生产空间转出面积达6485万hm2,其收缩范围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黄淮海平原区,并且在不断扩大;粮食生产空间转入面积为6680万hm2,扩张范围从东北平原地区逐渐扩张到西部地区。(2)1980-2018年中国粮食生产空间的质量有所下降。高潜力等级的粮食生产空间明显收缩,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变化最为显着;而低潜力与中高潜力等级则呈增加态势,分别集中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原区和东北平原区;中低潜力与中潜力等级的粮食生产空间变化不大。近40年土地利用变化整体造成粮食生产空间的生产潜力总量减少,粮食生产空间收缩损失的生产潜力较新增粮食生产空间高出3.4%左右。(3)近40年中国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发生了显着变化。粮食生产空间的规模逐渐变小,形状趋于复杂,相隔距离逐渐变远,导致粮食生产空间破碎化加剧。粮食生产空间的数量重心整体向南移动,但迁移距离不远,处在面积加权平均几何最邻近距离指标分布低值区和面积加权平均斑块面积指标分布高值区的重合区域(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分布比较集中;粮食生产空间的质量重心不断向东北移动,迁移幅度相对较大,与大量中潜力、中高潜力与高潜力等级的优质粮食生产空间被占用密切相关。(4)在1980-2018年间,退耕还林还草是引起粮食生产空间收缩的主要路径,其面积占到粮食生产空间收缩总面积的65%左右,以云贵高原区、东北平原区、宁夏和青海省变化最为显着;退耕还林还草主要造成了中低潜力、中潜力与中高潜力等级的粮食生产空间流失,导致生产潜力总量减少约1.18亿吨;退耕还林还草在低、中低地形梯度上的分布优势明显,且其分布指数随着地形梯度的增大而减少。毁林垦草是造成粮食生产空间扩张的主要路径,约占到粮食生产空间扩张面积的75%,在东北平原区的南部、宁夏与新疆、青藏高原区与云贵高原区扩张最为明显;毁林垦草造成中潜力与中高潜力等级的粮食生产空间增加,引起生产潜力总量增加约1.85亿吨;毁林垦草与退耕还林还草的地形分布一致。建设用地扩张占到粮食生产空间收缩面积的25%,在东部沿海地区增长最为明显;建设用地扩张主要造成中潜力与中高潜力等级的粮食生产空间减少,导致生产潜力总量减少约1.13亿吨,;建设用地扩张在低地形梯度上具有分布优势,且其分布指数随地形梯度的增大而减少。建设用地复垦占到新增粮食生产空间的12.5%左右,以云贵高原区、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与青海省的增幅尤为显着;建设用地复垦主要引起了中潜力与中高潜力等级的粮食生产空间增加,造成生产潜力总量增加约0.57亿吨;建设用地复垦与建设用地扩张的地形分布一致。(5)单一因子探测结果表明,海拔因素是影响退耕还林还草与毁林垦草分布的主要原因,而科技水平、人口与经济因素是影响建设用地扩张与复垦的主要原因;因子交互作用探测结果表明,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叠加作用对粮食生产重构及其路径的影响比单纯的自然因素或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要更为显着。
二、四川盆地可持续农业发展途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盆地可持续农业发展途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献荟萃分析方法的中国空心村整治潜力与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 结果分析 |
2.1 中国空心村问题研究文献统计特征 |
2.2 中国空心村问题的时空格局特征 |
2.3 中国空心村整治潜力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2.3.1 中国空心村整治潜力时空格局 |
2.3.2 中国空心村整治潜力格局影响因素 |
2.4 中国空心村整治模式与机制分析 |
2.4.1 空心村整治模式主要类型及其空间分布 |
2.4.2 空心村整治实施机制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结论 |
3.2 讨论 |
(2)长江流域地下水资源特征与开发利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水文地质 |
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 区域水循环要素变化 |
4.1 降水量变化 |
4.2 径流量变化 |
4.3 蒸散发量变化 |
4.4 地下水水位变化 |
4.5 地下水降落漏斗变化 |
5 地下水资源特征 |
5.1 地下水资源数量 |
5.1.1 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 |
5.1.2 典型平原、盆地地下水储变量 |
5.2 地下水质量 |
5.2.1 上游地下水质量 |
5.2.2 中下游地下水质量 |
5.2.3 水质超标原因浅析 |
6 地下水开发利用及相关地质环境问题现状 |
6.1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6.2 与地下水开发利用相关的地质环境问题状况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4)中国乡村发展进程与乡村振兴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乡村发展主要进程 |
2.1 解决温饱阶段(1978—2004年) |
2.2 小康建设阶段(2005—2020年) |
2.3 实现富裕阶段(2021—2050年) |
3 乡村转型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 |
4 乡村振兴评价与地域格局 |
4.1 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4.2 乡村振兴水平的区域分异格局 |
5 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与路径对策 |
5.1 乡村振兴的区域瞄准 |
5.2 乡村发展趋势的判定 |
5.3 乡村主导制约因素的诊断 |
5.4 城乡耦合互动关系的认知 |
6 结论与讨论 |
(5)土地利用数据对动态植被模式模拟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多模式中国碳源汇模拟结果研究 |
3.1 研究区碳库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 研究区碳库的年际变化特征 |
3.3 研究区碳源汇的时空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HYDE数据集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 |
4.1 中国耕地面积的时间变化 |
4.2 中国耕地面积的空间变化 |
4.3 中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时间变化 |
4.4 中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的空间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优化土地利用驱动场后的模式模拟结果研究 |
5.1 研究区碳库的年际变化特征 |
5.2 研究区碳源汇的时空分布特征 |
5.3 研究区未来碳汇的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基于LCA的页岩气和传统能源制氨的环境影响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页岩气开发利用环境影响研究现状 |
1.2.2 合成氨环境影响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框架及技术路线 |
1.4.1 论文框架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2.1 生命周期评价法 |
2.1.1 生命周期评价概念及技术框架 |
2.1.2 LCA软件及数据库 |
2.2 情景分析法 |
2.2.1 情景分析法的定义 |
2.2.2 情景分析法的特点 |
2.3 不确定性分析法 |
2.3.1 生命周期评价中不确定性的概念及来源 |
2.3.2 生命周期评价的不确定分析方法 |
3 页岩气制氨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
3.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
3.2 清单分析 |
3.3 影响评价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页岩气制氨LCA特征化结果 |
3.4.2 页岩气制氨的ODP分析 |
3.4.3 页岩气制氨的GWP100 years分析 |
3.4.4 页岩气制氨的AP和EP分析 |
3.4.5 页岩气制氨的HTP分析 |
3.4.6 页岩气制氨的水耗分析 |
3.4.7 页岩气制氨的不确定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三种合成氨路线的环境影响比较 |
4.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
4.1.1 煤制合成氨路线范围 |
4.1.2 渣油制合成氨路线范围 |
4.2 清单分析 |
4.3 影响评价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三种合成氨路线环境影响比较 |
4.4.2 页岩气路线情景分析 |
4.4.3 改进措施 |
4.4.4 渣油路线和煤路线的不确定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页岩气开采阶段部分上游清单数据 |
附录 B 煤及渣油制氨的LCA特征化结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成都市太平镇前进村林盘文化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川西林盘发展的问题 |
1.1.2 发展政策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研究 |
2.1 川西林盘相关概念 |
2.1.1 林盘 |
2.1.2 川西林盘空间构成 |
2.1.3 林盘的形态 |
2.1.4 川西林盘文化景观 |
2.1.5 林盘景观特征 |
2.1.6 林盘空心化 |
2.2 人居环境理论 |
2.2.1 人居环境理论概念 |
2.2.2 人居环境理论对乡村振兴的指导作用 |
2.3 环境美学理论 |
2.3.1 环境美学理论概念 |
2.3.2 环境美学对乡村景观中的指导作用 |
2.4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4.1 景观生态理论概念 |
2.4.2 景观生态理论对林盘自然环境的引导作用 |
2.5 文化空间及文化生态理论 |
2.5.1 文化空间及文化生态理论概念 |
2.5.2 文化空间及文化生态对文化自信的指导作用 |
2.6 空间句法分析法 |
2.6.1 空间句法概念 |
2.6.2 空间句法对乡村空间规划的指导作用 |
2.7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2.7.1 国外研究综述 |
2.7.2 国内研究综述 |
2.8 国内外案列分析 |
2.8.1 国内案列分析 |
2.8.2 国外案列分析 |
3 川西林盘景观价值分析及乡村振兴路径 |
3.1 林盘存在价值 |
3.1.1 林盘中自然景观的价值 |
3.1.2 林盘中历史人文的价值 |
3.1.3 林盘文化景观产生的价值 |
3.1.4 林盘修复的价值 |
3.1.5 小结 |
3.2 乡村振兴方向 |
3.2.1 乡村环境治理 |
3.2.2 乡村文化与乡风建设 |
3.2.3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3.2.4 乡村土地的利用 |
3.2.5 发展旅游的乡村振兴策略 |
3.3 小结 |
4 林盘发展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
4.1 乡村发展的问题综述 |
4.1.1 农村人口素质有待提升 |
4.1.2 管理制度体系缺乏完善 |
4.1.3 城市化发展下的环境问题 |
4.1.4 农村人口结构与数量的失衡 |
4.2 基于成都市政策下的林盘发展机遇 |
4.2.1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林盘建设 |
4.2.2 非遗场地建设的需求 |
4.3 林盘发展问题及解决基本策略 |
4.3.1 人的问题 |
4.3.2 环境的问题 |
4.3.3 经济的问题 |
4.3.4 文化的问题 |
4.3.5 小结 |
5 前进村林盘现状调研及前进村文化景观规划设计方案探究 |
5.1 前进村林盘概况及上位规划 |
5.1.1 地理区位 |
5.1.2 前进村上位规划 |
5.1.3 物种资源 |
5.1.4 地质地貌 |
5.1.5 农业 |
5.1.6 建筑 |
5.1.7 水系水利 |
5.1.8 道路系统 |
5.1.9 空间格局 |
5.1.10 人口及经济 |
5.1.11 历史 |
5.1.13 小结:可开发资源浅析 |
5.2 前进村林盘设计选址及概况调查分析 |
5.2.1 设计选址 |
5.2.2 设计原则 |
5.2.3 设计定位和策略 |
5.2.4 场地概况 |
5.2.5 问卷调查 |
5.2.6 前进村SWOT分析 |
5.3 前进村林盘规划设计方案 |
5.3.1 总体平面规划设计 |
5.3.2 道路规划设计分析 |
5.3.3 功能布局与景观轴线 |
5.3.4 建筑设计部分 |
5.3.5 公共空间景观设计部分 |
5.3.6 大田景观设计部分 |
5.3.7 植物设计 |
5.3.8 照明设计 |
6 总结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成果 |
注释 |
(8)基于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的中国草地亚类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进展 |
1.2.1 草地分类研究进展 |
1.2.2 地貌分类研究进展 |
1.2.3 土壤分类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2.1 中国草地资源概况 |
2.2 研究数据与预处理 |
2.2.1 DEM数据 |
2.2.2 MODIS数据 |
2.2.3 土壤矢量数据 |
2.2.4 行政区划数据 |
2.3 主要研究方法 |
2.3.1 CSCS类数据库的简介 |
2.3.2 草地亚类的划分原则 |
2.3.3 山地与平地范围界定 |
2.3.4 均值变点分析法 |
2.3.5 随机森林分类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第二级——亚类的划分 |
3.1 山地亚类划分体系 |
3.1.1 山地亚类划分标准 |
3.1.2 山地亚类划分结果 |
3.2 平地土壤划分体系 |
3.2.1 数据集及样本选取 |
3.2.2 平地土壤划分流程 |
3.2.3 平地土壤划分结果 |
3.3 中国草地亚类划分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草地亚类空间特征分析 |
4.1 山地和平地草地亚类空间分布特征 |
4.2 中国草地亚类总体空间分布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9)成渝地区土地利用转型及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交叉敏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土地利用转型研究进展 |
1.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 |
1.2.3 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系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区位特征 |
2.1.2 经济社会特征 |
2.1.3 自然资源特征 |
2.2 数据来源处理及研究方法 |
2.2.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2.2.2 研究方法 |
第3章 研究区 2000-2018 年土地利用转型特征分析 |
3.1 研究区土地利用基本情况 |
3.1.1 研究区土地利用数量特征 |
3.1.2 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特征 |
3.2 研究区土地利用转型特征 |
3.2.1 研究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3.2.2 研究区土地利用转型年综合土地变化率 |
3.2.3 研究区土地利用转型核密度分析 |
3.2.4 研究区土地利用转移重心迁移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特征 |
4.1 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量情况 |
4.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值计算 |
4.1.2 基于像元修正法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 |
4.1.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量特征 |
4.2 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特征 |
4.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强度空间分布特征 |
4.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率空间分布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对土地利用转型的交叉敏感性特征分析 |
5.1 研究区交叉敏感性数量特征 |
5.1.1 耕地向其他地类转型的交叉敏感性 |
5.1.2 林地向其他地类转型的交叉敏感性 |
5.1.3 草地向其他地类转型的交叉敏感性 |
5.1.4 水域向其他地类转型的交叉敏感性 |
5.1.5 建设用地向其他地类转型的交叉敏感性 |
5.2 研究区交叉敏感性空间特征 |
5.2.1 耕地与建设用地相互转型的交叉敏感区特征 |
5.2.2 林地与建设用地相互转型的交叉敏感区特征 |
5.2.3 耕地与林地相互转型的交叉敏感区特征 |
5.2.4 林地与草地相互转型的交叉敏感区特征 |
5.2.5 耕地与水域相互转型的交叉敏感区特征 |
5.2.6 草地对水域相互转型的交叉敏感区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保障对策建议 |
6.1 研究区各功能区生态保障对策 |
6.1.1 城市发展功能区生态保障对策建议 |
6.1.2 生态保护功能区生态保障对策建议 |
6.1.3 交叉过渡区生态保障对策建议 |
6.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效益保障建议 |
6.2.1 生态服务价值管理目标设定 |
6.2.2 科学制定国土空间规划 |
6.2.3 保障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管制政策 |
6.2.4 强化各类主体参与规划机制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生产空间重构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粮食生产空间重构研究进展 |
1.2.2 粮食生产空间重构路径研究进展 |
1.2.3 粮食生产空间重构的地形梯度差异研究进展 |
1.2.4 粮食生产空间重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2.3.1 全球农业生态区模型(GAEZ) |
2.3.2 景观格局指数 |
2.3.3 重心迁移模型 |
2.3.4 地形因子梯度等级的划分 |
2.3.5 地理探测器 |
第三章 中国粮食生产空间重构特征 |
3.1 粮食生产空间的数量重构 |
3.1.1 粮食生产空间的数量变化 |
3.1.2 粮食生产空间的数量重构特征 |
3.2 粮食生产空间的质量重构 |
3.2.1 粮食生产空间的质量变化 |
3.2.2 粮食生产空间的质量重构特征 |
3.3 粮食生产空间格局重构 |
3.3.1 粮食生产空间的景观格局重构特征 |
3.3.2 粮食生产空间的重心迁移特征 |
第四章 中国粮食生产空间重构路径特征 |
4.1 退耕还林还草 |
4.1.1 退耕还林还草的数量特征 |
4.1.2 退耕还林还草的质量特征 |
4.1.3 退耕还林还草的地形梯度差异特征 |
4.2 毁林垦草 |
4.2.1 毁林垦草的数量特征 |
4.2.2 毁林垦草的质量特征 |
4.2.3 毁林垦草的地形梯度差异特征 |
4.3 建设用地扩张 |
4.3.1 建设用地扩张的数量特征 |
4.3.2 建设用地扩张的质量特征 |
4.3.3 建设用地扩张的地形梯度差异特征 |
4.4 建设用地复垦 |
4.4.1 建设用地复垦的数量特征 |
4.4.2 建设用地复垦的质量特征 |
4.4.3 建设用地复垦的地形梯度差异特征 |
第五章 中国粮食生产空间重构及路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粮食生产空间重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 粮食生产空间重构路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退耕还林还草路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2 毁林垦草路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3 建设用地扩张路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4 建设用地复垦路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四川盆地可持续农业发展途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献荟萃分析方法的中国空心村整治潜力与模式[J]. 张玉,王介勇,刘彦随. 自然资源学报, 2022
- [2]长江流域地下水资源特征与开发利用现状[J]. 黄长生,周耘,张胜男,王节涛,刘凤梅,龚冲,易秤云,李龙,周宏,魏良帅,潘晓东,邵长生,黎义勇,韩文静,尹志彬,李晓哲. 中国地质, 2021(04)
- [3]西南地区饮食文化地理特征及其在乡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 唐荣苗.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4]中国乡村发展进程与乡村振兴路径[J]. 郭远智,刘彦随. 地理学报, 2021(06)
- [5]土地利用数据对动态植被模式模拟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影响的研究[D]. 周圣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6]基于LCA的页岩气和传统能源制氨的环境影响比较研究[D]. 刘婷婷.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7]成都市太平镇前进村林盘文化景观规划设计[D]. 黄浩原.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8]基于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的中国草地亚类分类研究[D]. 张彩荷.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9]成渝地区土地利用转型及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交叉敏感性研究[D]. 邹欣怡.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生产空间重构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秋梦. 西北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