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富民强国之路_邓小平文选论文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富民强国之路_邓小平文选论文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富民强国之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路论文,对外开放论文,强国论文,理论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是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在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导下进行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间,对外开放使中国的经济走上了快车道,国民生产总值连续翻两番,人民生活开始进入小康生活水平,综合经济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在世界上日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实践证明,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了富民强国之路。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开放观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提出的对外开放理论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他在正确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科学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阐明了中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大胆地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道路,并且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一系列扩大对外开放的新思路和新对策,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中国实际的对外开放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对外开放是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邓小平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阐明了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必然趋势。他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4页。),“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91页。)从邓小平的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到,当今世界各国,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对外开放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封闭导致落后,开放才能发展,这是社会前进的普遍规律。

2.闭关自守是中国长期停滞和落后的重要原因 邓小平在科学总结中国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高度概括地指出,“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8页。)。“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4页。)他尖锐地指出,“我们过去有一段时间,向先进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叫作‘崇洋媚外’。现在大家明白了,这是一种蠢话。我们派了不少人出去看看,使更多的人知道世界是什么面貌。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32页。)他联系中国近代史的失败教训指出,“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恐怕明朝明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以后清朝康乾时代,不能说是开放……如果从康熙称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不知。”(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0页。)历史是一面镜子。早在公元前2世纪,东方强盛的汉王朝,与当时的波斯(安息)、罗马帝国(大秦),号称世界三大开放强国。著名的丝绸之路是中国通过中亚到达西方的唯一商路。唐、宋时期,中国的对外开放达到了高潮。盛唐王朝的对外商路有7条,敦煌、长安、楚州成为重要的国际开放城市和贸易中心。宋代的海上航路空前发达,泉州、广州、扬州、明州(宁波)是当时闻名天下的贸易港口。到15世纪,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16世纪以后,中国开始实行严格的海禁制度。到清朝康熙、乾隆以后,海禁政策成为闭关锁国政策。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证明,开放总是和繁荣昌盛相随,封闭总是与落后衰败同在。

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国情出发,谆谆告诫我们,“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8页。)“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开放。”(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66页。)他又说:“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7页。)他反复告诫我们,“你不开放,再来个闭关自守,五十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肯定不可能。”(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0页。)“不开放不改革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建设没有希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19页。)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顺应世界发展的趋势,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取得成功。

4.对外开放是长期的国策 邓小平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经济接轨这一大趋势出发,提出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他指出,“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五十年到七十年不会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第一步是实现翻两番,需要二十年,还有第二步,需要三十年到五十年,恐怕是要五十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两步加起来,正好五十年至七十年。到那时,更不会改变了。即使是变,也只能变得更加开放。否则,我们自己的人民也不会同意。”(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9页。)他又说:“如果开放政策在下一世纪前五十年不变,那末到了后五十年,我们同国际上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更加相互依赖,更不可分,开放政策就更不会变了。”(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3页。)是否从市场经济的观点出发,这是衡量真开放还是假开放的关键。前苏联在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由于斯大林否认社会主义下存在着商品和商品经济,因而违背了列宁关于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把国际分工和对外开放理论视为修正主义,也改变了斯大林本人曾经推行过的对外开放政策,中断了苏联利用外国资本和引进技术的国际经济联系,甚至根据“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理论”,把社会主义国家自我封闭隔绝起来,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在50年代,这种流毒也使中国深受其害。邓小平关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其重大贡献之一是肯定了在中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着商品和商品经济,并且站在市场经济的高度,高瞻远瞩地揭示了对外开放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宜之计,而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体现了真正历史唯物主义者的宏大胸怀。

二、排除各种干扰,坚持正确方向

邓小平不仅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科学地阐明了对外开放的客观依据,而且在执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践中,及时地批判了各种“左”的和右的错误认识,坚持了对外开放的正确方向,有力地推动了对外开放的健康发展。

1.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在对外开放初期,党内外有的同志思想上存有疑虑,害怕对外开放会发展资本主义。对此,邓小平明确地认为,“我们的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注:《人民日报》1984年10月12日。)。他指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会有一部分资本主义的东西进入。但是,社会主义的力量更大,而且会取得更大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比重将始终占优势。”(注:《人民日报》1985年1月20日。)他反复强调,“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当然,这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是带来的消极因素比起利用外资加速发展的积极效果,毕竟要小得多。”(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5页。)他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是在十亿人口地区的社会主义,这是个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不行。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我们相信,在小范围内容许资本主义存在,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3页。)

2.正确认识和利用外国资本主义 如何正确看待资本主义,是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邓小平所说:“要弄清什么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要比封建主义优越。有些东西并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51页。)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尖锐地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他还深刻地指出,“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5页。)对此,邓小平认为,“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但是,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应该充分利用世界的先进的成果,包括利用世界上可能提供的资金,来加速四个现代化的建设。”(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3-234页。)在谈到利用外资和发展民族经济的关系时,邓小平指出:“说‘三资’企业不是民族经济,害怕它的发展,这不好嘛。发展经济,不开放是很难搞起来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要搞开放,西方国家在资金和技术上就是互相融合、交流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7页。)

3.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邓小平认为在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他指出,“我们执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外国的技术,利用外资,是为了搞好社会主义建设,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95页。)他认为,“我们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要保证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变,保证整个政策不变,对内开放、对外开放的政策不变。如果这些都变了,我们要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在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就没有希望了。”(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18页。)他还指出:“搞社会主义,搞四个现代化,有‘左’的干扰。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着重反对‘左’,因为我们过去的错误就在于‘左’。但是也有右的干扰。所谓右的干扰,就是要全盘西化,不是坚持社会主义,而是把中国引导到资本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5页。)

4.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相互促进 邓小平认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他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页。)“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8页。)但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绝不是闭关锁国、关起门来搞建设。邓小平指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教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91页。)因此,我们必须把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有机地结合起来,认真“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学习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5页。)。

5.在对外开放中必须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 邓小平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绝不允许把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技术和某些管理的经验,变成了崇拜资本主义外国,受资本主义腐蚀,丧失社会主义中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62页。)他还指出,“对外开放,资本主义那一套腐朽的东西就会钻进来的”(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09页。)。但我们不要怕,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决不允许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我国泛滥。”(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页。)他认为,对于那些在对外开放中由于受外国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作风、生活方式影响而产生的消极现象,“一定要分析原因,找出办法,认真有效地加以解决。”(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62页。)

三、大胆的探索,成功的实践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在组织和领导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活动中,勇于探索开拓,善于总结经验,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创造了东方的奇迹。

1.确立了我国全方位开放的目标 邓小平具体地指出,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一个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我们吸收外资、引进技术等等主要从那里来。一个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开放……还有一个是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9页。)

根据邓小平提出的全方位开放思想,中国实现了向出口市场多元化的转变。20多年来,我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有了迅速的增长。1997年中国全年进出口额达到3251亿美元,跃居世界贸易排名的第10位,已与世界上17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和发展了经济贸易关系。其中,日本、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同中国的贸易额占中国与世界各国贸易总额的48.9%;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印尼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同中国的贸易额占中国与世界各国贸易总额的33.2%;俄罗斯同中国的贸易额占中国与世界各国贸易总额的1.9%。

2.创建中国的各种开放区域形式 邓小平在对外开放的实践中,非常重视借鉴世界各国自由经济区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创建了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多种新型的开放区域形式。根据邓小平的倡议,1980年我国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4个经济特区。1984年在创建经济特区经验的基础上,在14个沿海城市建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1988年4月又建立了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开始,我国先后在沿海港口和陆地口岸借鉴国外自由贸易区的经验,建立了13个保税区,主要发展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1991年开始,为了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沿海和内地相继建立了27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此外,随着对外开放的进展,还相继设立了台商投资开发区、上海浦东新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农业开发区、旅游资源开发区等开放区域新形式。创办这一系列新的开放区域形式,在世界上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在苏联十月革命后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曾提出过租让制的方式,即把国家某些资源和土地租借给外国资本家经营,作为“能独立、迅速、毫不拖延地处理事务的地区经济领导中心”(注:《列宁论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1页。)。由于当时各种原因,列宁的这一设想没有实现。在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指导下,中国创建的各种开放区域形式,不仅借鉴了世界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的经验,而且结合中国的国情,在开放区域形式的性质、类型、功能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试验,有所创新,有所前进。这一系列新的开放区域形式“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1-52页。)现今中国开放区域类型之齐全、数量之众多,可以说在世界各国是罕见的。

3.实行梯度推进的区域开放战略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一件新生事物,既要不断探索前进,又要保持政治经济的稳定。邓小平从世界经济多极化的格局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梯度推进战略,即根据各区域的不同情况,分别实行不同程度的开放政策和对外资的优惠政策,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多层次的梯度推进,由南到北,由东到西,由外向内,由沿海到内地,滚动式地逐步发展,从而形成了沿海、沿边、沿江和内陆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基本上结束了由于多种历史因素造成的长期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在保持我国政治经济稳定的情况下,顺利地实现了开放改革和经济转型的“软着陆”,迎来了欣欣向荣、生机蓬勃的开放型经济新局面。

4.抓住机遇,大胆利用外资 邓小平很重视发展的机遇,认为在对外开放中顾虑重重,就会丧失发展的机遇,因而必须抓住时机,扩大对外开放。他曾说过:“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4页。)对利用外资的认识问题,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中必然会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我们按照一些人的要求,就这个问题去展开争论,那就会把时间争掉了,什么事也干不成,开放事业就会成为泡影。所以,邓小平认为,要抓住机遇,大胆利用外资。他认为应该让外商投资有利润可赚。他说:“人家来做生意,就是要赚钱,我们应该使得他们比到别的地方投资得利多,这样才有竞争力。”(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99页。)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的理论使人们解放了思想,使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迅速的增长。截至1997年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4866家,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218.7亿美元;已开业的外商投资企业14.5万多家,直接从业人员1750万人。自1993年起,我国已连续4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上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吸收国,且成为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吸收国。

综上所述,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引下,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崛起对世界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德国《经济周刊》惊叹,“毛泽东逝世后20年,这个巨大国家是拥有世界上最有经济活力的国家之一。在讲求实效的邓小平的激励下,中国在15年里走完了美国花50年、日本花35年才完成的发展阶段。”(注:“新的世界大国”,德国《经济周刊》1996年7月4日,转引自《太平洋学报》1998年第2期,第29页。)在过去20年里,中国经济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递增。仅1993-1997年5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1%,比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高7.3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高8.8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高4.7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1997年中国的人均GDP水平为735美元,仍属于发展中国家水平,但经济总量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中国的世界竞争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根据设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发表的对全球主要国家所作的国际竞争力报告,1997年中国的位次由1996年的第36位上升为第29位;我国再次获得“世界经济增长率最快”的桂冠;在其他市场增长指数排名中,我国由1996年的第4位上升为仅次于美国的第2位。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利用外资规模的增长,国家加强了宏观经济调控。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外资规模扩大还没有成为通货膨胀的主要诱因。1996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9.7%,而通货膨胀率却由峰值时的21.7%降为6%;1997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8.8%,通货膨胀率却进一步降为0.8%。对外开放带动了进出口贸易增长。1997年中国对外贸易依然是稳定增长之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325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2.1%,成为自1983年以来连续第15个增长年,全年贸易顺差突破了400亿美元大关,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399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国际支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在东亚金融风暴中,中国显示出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人民币汇率巍然不动。所有这一切都有力地表明,在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指导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走富民强国的道路,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唯一正确选择。

标签:;  ;  ;  ;  ;  ;  ;  ;  ;  ;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富民强国之路_邓小平文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