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 广西贵港 537100
【摘 要】目的: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高龄股骨粗隆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对照组进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度过手术及围手术期,除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骨折延迟愈合外,其余均未发生不良情况及并发症。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下床时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不稳定性骨折在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改善髋关节功能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2-043-02
我国人口老龄化情况日益加剧,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风险也随之增大。加之老年人合并骨质疏松者居多,低能量暴力作用即可造成骨折现象[1]。临床上,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患者较多,而内固定治疗会出现髋内翻畸形、固定不牢靠等问题,因而需要采取其它方法进行有效治疗。近年来,人工股骨头置换的适应症逐渐扩大,并在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方面取得一定成效。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就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高龄股骨粗隆不稳定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并取得了满意结果。现报告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共60例。纳入标准:术前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年龄≥75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陈旧性骨折、病理性骨折、多发骨折及血管和神经损伤者;同侧股骨或髋部既往有手术史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75-90岁,平均年龄(81.2±2.5)岁;骨折AO分型[2]:A2.2型10例,A2.3型12例,A3.1型8例。致伤原因:跌倒摔伤18例,高处坠落伤7例,车祸伤5例。合并冠心病8例,高血压10例,糖尿病6例。观察组患者: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75-90岁,平均年龄(81.6±2.2)岁;骨折AO分型:A2.2型9例,A2.3型14例,A3.1型7例。致伤原因:跌倒摔伤16例,高处坠落伤8例,车祸伤6例。合并冠心病10例,高血压11例,糖尿病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者均行持续皮牵引,详细进行术前相关检查,了解患者的身心状态和疾病情况。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165mmHg/90mmHg,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8.0mmoL,全身情况不佳者给予支持疗法。
观察组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腰硬联合麻醉,取健侧卧位,术区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做髋关节后外侧切口,大粗隆为中心点,远端至大腿远侧,近端至髂后上棘与粗隆连线外1/3处,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充分显露髋关节囊后部,切开关节囊,小粗隆上缘0.5cm处截骨,取出股骨头,注意保留股骨距。开髓前将骨折复位并用钢丝捆绑固定,开髓后,冲洗髓腔,置入试模假体。脱位,将假体取出,冲洗髓腔。如使用骨水泥型假体,调骨水泥,打入骨水泥,按照确定的长度和角度在髓腔内插入人工股骨头假体。安装双极人工股骨头假体,满意后复位髋关节,确保无脱位现象。缝合关节囊,置引流管。对照组进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取仰卧位,麻醉后进行牵引复位,C臂透视下证实复位良好后进行肢体固定。常规消毒铺巾,股骨大粗隆顶点至后上方作4cm的纵形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置入导针,开口器开孔,扩髓后于髓腔内插入髓内钉。安装瞄准器,置入加压螺旋钉导针,打入螺旋锁定刀片,锁定股骨干锁钉,C臂透视效果满意后冲洗伤口,并逐层进行缝合。
术后垫高患肢,维持皮牵引,术后48小时内拔除引流管,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治疗,同时予以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处理。术后第2d进行关节屈伸和肌肉收缩锻炼,5-14d下地扶拐进行负重行走。积极预防合并的内科疾病。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下床时间,分别评估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3]: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差:70分以下。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16.0处理数据,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度过手术及围手术期,无一例出现休克或死亡,随访期间,除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骨折延迟愈合外,其余均未发生不良情况及并发症。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下床时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术后Harris评分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下床时间的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常见的老年人的疾病,有学者提出[4],年龄和衰老会增加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风险。在该类骨折患者中,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骨折居多。传统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骨折的方法是牵引疗法,但合并慢性疾病的高龄患者容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目前,内固定的治疗主要包括动力髋螺钉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两种系统[5];但内固定移位、骨不连、髋内翻等异常情况较多,术后无法早期下地负重,易引起尿路感染、坠积性肺炎、褥疮等并发症,因此需要选择更为积极的方案对高龄股骨粗隆不稳定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以便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患肢功能尽快恢复。近年来,有文献报道[6]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优于其他内固定手术。该治疗方法的操作简单,能够迅速恢复髋关节功能;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时,可以起到一定的机械固定作用,有效避免了骨折内固定不牢靠引起的诸多异常现象,整个治疗基本不涉及骨愈合问题,因而无需进行长期制动,术后关节假体的负荷磨损较小,一次手术即可成功,也不存在翻修问题。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适应症:高龄患者,合并严重的骨质疏松,转子间骨折不稳定或粉碎严重,伤前无影响下肢正常功能的疾病,手术耐受性良好,预期寿命在十年之内。国内研究证实[7],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不稳定性骨折的远期疗效基本相似,但在近期疗效方面,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通过分析可知,人工股骨头置换减少了等待骨折愈合的这一过程,术后反应消失时,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即可借助助行器下地进行活动,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相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的功能恢复更快,因而术后Harris评分明显高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国外也有研究表明[8],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骨折,特别是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症的患者,经治疗后均能迅速恢复患肢功能。患者的卧床时间明显减少,有效避免了骨折不愈合、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合并多系统疾病的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可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尽早恢复,并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本组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顺利度过手术及围手术期,随访期间仅有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骨折延迟愈合并发症;除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观察组外,在下床时间、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的对比上,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明显,且优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
综上所述,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在促进患者病情尽早恢复、改善髋关节功能方面明显优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可作为临床治疗高龄股骨粗隆不稳定性骨折的理想方案。
参考文献:
[1]唐松林,宋士军,杨正国等.重建股骨矩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粉碎骨折[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2,09(3):47-48,51.
[2]刘梦璋,邹育才,赵资坚等.应用特制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4例[J].广东医学,2010,31(3):369-370.
[3]张景林,刘晓龙,杨树玲等.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的临床应用评价[J].山东医药,2014,(17):70-72.
[4]李明辉,刘洋,王彩民等.PFNA-Ⅱ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31-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17):3197-3201.
[5]江庭彪,梁绍雄,刘敬旺等.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52例[J].广西医学,2014,(4):521-522.
[6]孙维国,李皓桓,彭飞等.采用Wagner假体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疗效观察[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5(4):613-616.
[7]尤传飞,邱维胜,李林东等.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EvansIc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4,11(4):32-35.
[8]田天照,覃睿铭,蔡迎峰.锁定钢板内固定与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3):51-53.
论文作者:梁大喜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5
标签:股骨论文; 患者论文; 股骨头论文; 高龄论文; 不稳定性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临床医学教育》2016年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