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树义 陕西省汉中市徐坡中学 723000
摘 要:“学贵有疑”,质疑是求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必由之路。关于质疑教学,历史上许多教育家早就提出了相应或相关的观点。《礼记》要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审问”就是指要善于从阅读中仔细审察,提出问题。宋代的朱熹更进一步明确提出:“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一番后,疑则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知是学。”近现代的教育家提出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来自己解答”的观点。质疑教学正是遵循让学生多动手、动脑的原则,通过“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这一过程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
关键词:质疑 能力 培养
语文教学中,按照思维由“疑”到“无疑”的规律,可让学生四层质疑:
一、表层质疑。即要求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课文的来龙去脉、时代背景及字、词、句、读提出疑问,并能做到运用工具书解决一些问题。这样既能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准备,又能养成“自能读书”的良好习惯。
二、里层质疑。即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层次结构、主旨、写作特色等提出疑问。如教课文《狼》时,曾有学生对课文的议论部分提出疑问:这个部分可否去掉?作者不发议论就不能引起读者的思索吗?通过引导,学生明白,议论部分正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作者直接发表议论更能给人以启迪。
三、深层质疑。即引导学生仔细地欣赏、品味课文的布局谋篇之巧、语言之精、寓意之深、修辞手法运用之妙。教者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作者在教《狼》这一课时,曾问学生,课文开头写屠夫遇狼,为什么要写“晚归”、“肉尽”、“剩骨”呢?原来廖廖几笔,表现了高度紧张的境况,为下文作势,所以,一开头就能吸引读者。
四、联想质疑。要求学生能放开思维,将新学的知识和以前所学相关的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者在教《纪念白求恩》时,曾引导学生将议论文和记叙文作比较、将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说明文中的记叙作比较等。通过比较,可使学生所学知识环环相扣,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质疑教学的这四个步骤,既符合学生思维的一般规律,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初中学生已开始有独立思考的倾向和要求,有了求异思维的萌芽,善争辩,爱追究。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引导他们独立钻研和探索,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是可行的。质疑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分析疑问、解决疑问,这无疑是符合思维的一般规律的。另外,质疑教学的上述四步骤是由“集束性”到“发散性思维”的过程,前三次质疑,是运用旧知识来分析、理解课文,属于集束性思维;后一次质疑则是运用刚学到的知识同旧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加深记忆,这是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中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发现新问题、揭示新规律具有重要作用。
在质疑教学活动中,为了防止学生不着边际漫天提问,影响教学效果和进度,教师首先要将课文的重点、难点交待清楚,要求学生围绕它们多思考、多质疑。同时,还要学生围绕课后练习进行质疑,并做到当堂解决练习,以减轻学生负担。在质疑教学中,还要做到质疑和写作训练相结合,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巩固对疑点的再思考,也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对于学生的质疑,主要采用三个方式来解疑,即学生自己质疑、释疑,个人质疑与相互释疑,教师释疑。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也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另外,教师适时的“点拨”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不是自然而形成的,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首先,要打破学生的依赖思想。教师要培养学生勤恳学习、主动探求知识的作风,要求学生做知识的主人,以分析、比较、审定、发展的态度来对待知识,养成发现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思考,找疑点、难点,逐层逐段地给自己提出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多从几个角度想问题,还要指导学生学会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等方法。再次,要爱护学生的质疑积极性。尽管他们提的问题有时显得荒唐,也要鼓励他们敢于提问,并帮他们把问题提好。
另外,教师要进行赞赏评价,使学生在不断的质疑中增强自信心。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肯定,渴望得到成功的体验。因此,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要进行赞赏性的评价,要对学生自主学习时质疑的成果适时进行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所带来的乐趣,使学生在不断的质疑中增强自信心,持续而恒久地养成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当学生踊跃地发表独立的见解,教师与同学们一起投去赞许的目光;当学生大胆地对名篇提出不同的看法、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教师与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当学生提出一些有质量的问题时,教师不仅组织讨论,而且张贴示范。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质疑教学法最突出之处就是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通过调动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放眼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对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使教学活动有的放矢地进行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注重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的质疑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益于质疑。
论文作者:田树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2月总第2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4
标签:学生论文; 思维论文; 教师论文; 课文论文; 知识论文; 议论论文; 疑问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2月总第2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