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维度解读_哲学论文

马克思哲学维度解读_哲学论文

解读“马克思哲学观”的维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维度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O-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46(2004)01-0005-05

哲学观是元哲学(meta--philosophy)问题或哲学的元问题。它追问哲学成立的前提、 哲学的本质、基本问题、特征、属性、功能以及哲学的现实性等一系列的问题。哲学观 是对哲学整体性的观照,是反思性的。哲学观的研究是哲学研究超越具体的命题与技术 性(工具性)范畴的升华,是一个时代哲学研究走向成熟与深入化的标志性程序,也是哲 学内部建构对话平台,促进哲学发展的冲动表征。

马克思哲学观是马克思哲学的整体性观念体系,它包容着马克思对哲学的本质规定、 特征揭示、功能规定以及哲学的现实命运的回答。马克思哲学观是马克思对哲学反思性 的观照,是马克思批判传统哲学的立场前提,也是马克思建立其有别于他人哲学的观念 基础,更是后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哲学的逻辑起点与理念支撑。

解读“马克思哲学观”,我们认为至少包含着三个层面的语义。首先,是马克思对哲 学的一般规定和总的看法;其次,是马克思对自身哲学的规定;第三,则是他人对马克 思哲学的解读所呈现出来的各种“观”,这是对马克思哲学观的解释性生成。其中,第 一个方面是马克思区分哲学与非哲学,以及批判性继承传统哲学优秀成果的标尺;第二 个方面是马克思张扬自身哲学的本质特点,从而将自己的哲学区别于以往哲学的支撑; 第三个方面是多样化马克思哲学的来源。同时,三个基本的、紧密相关的范畴也走入我 们的讨论视野:即“马克思的哲学观”、“马克思哲学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这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呢?彼此的边界是什么呢?这是有待明晰的问题。这样, 只有剥开“马克思哲学观”语词中所具有的这三个层次,才能建立起相应的对话语境, 才是言说的前提和对话的可能性基础。本文拟从三个层次来分别解析“马克思哲学观” 。

一、马克思对哲学的一般规定

“什么是哲学”与“什么不是哲学”,这是哲学观的首要问题。因为在此划定了话语 框架,将不是哲学或不是哲学的问题排除于话语之外,这是哲学与非哲学的确定性边界 ,即这是哲学这一特定的文化样式固有范式的标识。而“什么是哲学”与“哲学是什么 ”则是关于哲学的描述性规定还是规范性规定的区别。“哲学是什么”植根于“什么是 哲学”多样化的基础之中,同时又是对后者的本质提炼,成为“哲学”之为哲学的普泛 性、共同性特质的规定。马克思对哲学的一般性规定,则是在力图回答“哲学是什么” 而不是“什么是哲学”的问题。这构成了“马克思哲学观”的第一个解析维度。

在马克思的文献中,对哲学进行一般性规定,集中体现在下面这一段话语之中。马克 思在1842年6—7月的《第179号<科伦日报>社论》中说到:“哲学就其特性来说,从来 没有打算把禁欲主义的神甫法衣换成报纸的轻便时装。然而,哲学家的成长并不像雨后 春笋,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 集中在哲学思想里。那种曾用工人的双手建筑起铁路的精神,现在在哲学家的头脑中树 立哲学体系。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 一样。自然,哲学首先是通过人脑和世界相联系,然后才用双脚站在地上;但这时人类 的其他许多领域的活动早已双脚立地,并用双手攀摘大地的果实,它们甚至想也不想: 究竟是‘头脑’属于这个世界,还是这个世界是头脑的世界。因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 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 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的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那时 ,哲学对于其他的一定体系来说,不再是一定的体系,而正在变成世界的一般哲学,即 变成当代世界的哲学。各种外部表现证明哲学已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它是文明的活的灵 魂,哲学已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这样的外部表现在所有的时 代里都是相同的。”[1]从这一段长长的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到:

第一,马克思强调了哲学有别于其他的科学或学说,不是由人们对现实直接的看法、 观点、思想与观念构成理论或理论体系,从而形成“雨后春笋”般成长的景象。称为哲 学的思想是人们思想“蒸烤”的结果,是对蕴涵在人们思想中的“最精致、最珍贵和看 不见的精髓”之集炼,这就否认了“直观的、直接的思想是哲学”的看法,强调了哲学 对现实思想的提升与超越,从而表明对现实直观的经验、思想的抽象性、整合性与超越 性成为哲学的内容的重要特性。这也就指示出不是任何一种浅薄的、时髦的躁动之语、 无病呻吟的哀叹之声以及个人散乱思绪的集中表达都堪称为哲学,同时也昭示着哲学不 是轻盈的流行时尚,而具有深刻、厚重与“高贵”品质。

第二,哲学产生具有深刻的内在条件要求。哲学思想必须奠基于物质财富、社会文化 极大丰富的前提下,方可造就出这种社会文明的成果形态。任何时代的哲学这种文明的 成果形态的发展极大地依赖于其前提与基础的繁荣与拓展。因为哲学这种成果形态不是 “世界之外的遐想”,不是倒置于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它植根于世界,是世界的文明诸 多“果实”中的一种,这就揭示了哲学与生活的现实世界之间的内在张力与根源性关系 。由此,离开历史多方面成就的支撑,哲学将无所依附。哲学从来没有孤立存在的可能 。从这一意义上来看,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哲学乃是社会文明达到一定历史程度方可萌 发成长起来的。没有充盈的物质基础,没有丰富的社会文化之开发和积淀作为哲学之土 壤,那么哲学将不可能生成。

第三,指出哲学是历史中的哲学。马克思认为任何一种哲学思潮、体系都是在自身所 置于的那个时代之中生成的。离开了时代生活,哲学将成为个别人的玄思,成为思想的 怪胎,导致哲学与历史现实之间的颠倒关系,从而规定了哲学所应该具备的现实与历史 品质。这是对哲学现实性的最一般的规定。既然任何哲学都在一定历史中产生,也就自 然有自身的历史限度,绝没有超越一切历史阶段,永恒化了的哲学,无论是其主题还是 其精神、功能。哲学与其产生的历史一起,受制于历史或时代的规定。

第四,在规定哲学的历史性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 时代精神的精华”。这是马克思对哲学最经典的本质规定。在这里,马克思区分了“真 正的哲学”与“非真正的哲学”之根本界限——首先在于是否把握、反映出那个时代的 精神,其次在于是否把握、反映的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的哲学必须满足“当且 仅当”的逻辑条件才符合马克思的哲学本质规定。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时代”之别于另一个“时代”,都是因为它的主题之不同,主 题不同将培植出不同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的表现是多维的、多层次的,而哲学仅以哲 学的方式再现着时代主题,就犹如艺术以自己的方式再现时代的主题一样。这就说明哲 学与其时代精神之间必须有着深刻的内生性关系。不能把握时代主题、时代精神的哲学 ,是没有真正时代价值的哲学,亦即不可能是真正的哲学。一个时代的精神脉络是该时 代(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主题的观念折射,是该时代的人们、不可回避的最真实的生 活内容,表现为是出现在该时代中的人们生活中最具有深刻性、广泛性与焦点性的“问 题群”。因此,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哲学就是对一个时代“问题群”实质的全面、深 刻地洞察与把握。“任何真正的哲学”与“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之间的逻辑关系,表 明了马克思对哲学的本质规定。这样,在马克思看来,只有把握、切入自己时代,并且 不是一般地反映时代的精神,而是紧紧扣住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才算是真正的哲学。 在这里,马克思既区分了哲学与非哲学(即不能把反映、揭示时代精神的一切文化样态 包括文学、艺术等都称之为哲学,而是只有把握时代精神、深入到时代精神的精华高度 与层次的文化样态才堪为“真正的哲学”),又区分了真正的哲学与边缘化的哲学。

第五,马克思指出了哲学在文明系统中的性质与地位,认为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 ”,这就强调了任何一种文明形态、文明体系都以自身的哲学作为其精神支撑,哲学成 为一个文明体系不可或缺的精神核心与纽带。这就为哲学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与功能给 予了确定。

第六,哲学产生于阶级社会,任何哲学总是或强或弱地带有一定的阶级或阶层倾向性 。但当人类社会结束阶级社会,那么,哲学也不再具有阶级属性,从而某一哲学思潮也 不再成为某一特定阶级的愿望、利益的观念表达,而是“已成为世界的哲学”,成为世 界文明系统中的一种普遍化了的思想成果,相应地“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因为哲 学要与它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这样,马克思不仅指出了哲学对现实的作用 ,而且还确定了哲学在未来无阶级社会里的发展趋势和哲学的文化命运。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见,马克思对哲学的一般规定可分解为对哲学的生成条件、哲学与 别的学科之别、哲学的一般属性、哲学的本质特征、哲学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与功能、 以及哲学在未来的命运等诸多方面。从马克思对哲学的一般规定,可以看出马克思哲学 观具有深刻的历史性、系统性和严密的逻辑性。马克思对哲学的一般规定,不仅仅呈现 于他对哲学的直接论断中,而且散见或体现在他对西方哲学不同哲学家的评价中。我们 通过对马克思关于“哲学”的言说和对以往哲学史中哲学学说与哲学家的判断等两个基 本的维度即可比较全面地揭示出他关于哲学的一般规定性。这是解析马克思哲学观过程 中需要深入细致去做的工作。

二、马克思对自身哲学的规定

马克思对哲学的一般规定,一方面是为清理、判别、评价以往哲学树立一个标准与尺 度;另一方面更根本的目的是在于彰显出自身哲学与以往哲学之原则的差异。虽然在马 克思批判费尔巴哈哲学时,为了有别于费尔巴哈的(旧)哲学,甚至拒绝将自己的哲学称 为“哲学”,但不可否认的是马克思对自己的哲学有着清醒的意识,即具有鲜明的哲学 观。马克思对自身哲学反思性的意识构成“马克思哲学观”的解析的第二个维度。这突 出地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马克思清理自己的哲学与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哲学之间的关系,廓清自身 哲学的学说之源,从而确立自身哲学的基本理论性质。

马克思在创立自己的哲学时,面对的哲学传统乃是黑格尔充满辩证法内核的思辨哲学 和费尔巴哈以人本主义形式出现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二者的哲学是以牺牲辩证法 和唯物主义的有机统一为代价的错位哲学,究其错位之因,皆在于他们“不了解‘革命 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1]。然两者均具有不可否认的价值。由此,马克 思首要的任务即是在批判自身哲学传统的基础上确立为自己的哲学特质,以继承但又有 别于前者的哲学。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到:“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 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 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 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 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还是本身的。”[2]

从这段引文及别的可见文献综观可知,马克思在创建自身哲学时,赋予了自身哲学两 个最基本的理论特性:即实践性与主体性,突出自己的哲学的理论倾向是“实践的唯物 主义”,从而完成对自身哲学的理论性质规定。这样就将自己的哲学与别的哲学从理论 上划定了界限,突出了自身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第二,马克思对自身哲学的现实基础的清晰认识。他在分析传统旧唯物主义哲学的现 实根据时,提出了自己哲学的立脚点,明确了自身哲学的现实背景与时代价值。他说: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3 ]。从这里可以看到马克思对自身哲学对现实世界的否定超越性和对未来世界的指向性 ,同时,表明了马克思将自身哲学放置于新的社会生产方式变迁的历史进程中,强调了 自己的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现实出发点;在马克思看来,旧哲学是对旧的“市民社 会”的抽象的理论解析与说明,他的哲学则是对新的社会关系或新的人类关系的剖析与 新的建构和展望,是对未来社会中生存的人类的历史负责的。这表明马克思规定了自身 哲学不是为当下的资本主义现实服务的,而是为超越资本主义的未来新社会创立的。

第三,马克思声称自己的哲学不是某种刻板的教条,而是发现新世界的方法;强调他 的哲学是行动的哲学、斗争的哲学,其不是以创立完备的体系为现实辩护、为现实世界 做出某种充分的说明与解释为终极目的,而是为了“改造世界”,使现实世界发生革命 性的变化,从而突出了自己哲学的批判性(理论批判性与现实批判性)。马克思说:“批 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哲学家只是 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并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 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现在哲学已经 变为世俗的东西了,最确凿的证明就是哲学意识本身,不但在表面上,而且骨子里都卷 入了斗争的旋涡。”[3]从马克思的言辞中可以看出,马克思赋予自己的所创造的哲学 并不是要仅仅停留于书斋中,成为某种“经典”的学说,从而达到对世界说明与解释的 目的,而是直接指向改变现实社会的需要。正如他所说:“如果我们的任务不是推断未 来和宣布一些适合任何时候的一劳永逸的决定,那么我们便会更明确的知道,我们现在 应该做些什么,我指的就是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所谓批判,意义有二,即 这种批判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临到触犯当权者时也不退缩。”马克思哲学所具有的批 判意识是彻底的,是不妥协的,由此展示出马克思对自身哲学功能的理性规定。

第四,马克思鲜明地表达了自身哲学的阶级立场,强调自己的哲学是无产阶级斗争的 精神武器,从而也是人类解放自身的思想武器。马克思在谈到他的哲学与无产阶级的关 系时,直言道:“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 自己的精神武器”;并说“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他的 心脏就是无产阶级。”我们知道,在马克思哲学之前,别的哲学虽然也体现着一定阶级 的愿望和利益,但总是掩藏着自己的阶级利益倾向,扮演着担负着人类整体的不偏不倚 的追求永恒真理的立场,惟有马克思直接而深刻地宣告,他的哲学是为无产阶级的解放 事业服务的理论体系,他的哲学的利益主体是无产阶级,他的哲学的命运与使命与无产 阶级的命运和历史使命之间紧密相关、内在一致,因为“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 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能消灭自身。”这样,马克思也就很清楚 地呈现出自身哲学的价值取向与现实的阶级归宿性。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见,马克思对自身哲学的反思性规定,突出地表现在规定他的哲学 的主体性精神、实践品质以及直接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利益指向等方面,由此,马克思表 达了自身哲学的价值规定。这样,就马克思对自身哲学的性质与特征的规定,可以说马 克思的哲学即是实践的哲学,是主体性哲学,是无产阶级解放自己从而解放人类的哲学 ,是面对新的世界、新的人类的哲学。

三、解读马克思哲学所呈现出来的各种马克思哲学“观”

马克思对哲学的一般规定、总的原则说明和马克思对自身哲学的本质规定、属性揭示 、功能规范等等,构成了马克思哲学观的基本内涵。如果将马克思哲学观的外延拓展开 来,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属性、特征、功能的解读, 亦应该包容在马克思哲学观这一范畴之中。这是马克思哲学观的第三个维度。这个维度 是间接的、参照性的,但却是马克思哲学观完整化不可或缺的方面。

马克思哲学体系是马克思哲学观的逻辑展开,一系列具体的理论,观点都从不同的层 面折射出马克思哲学观的特点,或者说,马克思哲学理论是解读马克思哲学观的“实体 ”。这样,对其基本原理与基本问题的解读也就构成了对马克思哲学观解读的具体化和 深入化,从而体现出马克思哲学多方面的特征,但这些解读本身是否恰当,是否与马克 思哲学相切合,这倒是有待进一步的考量。

马克思哲学从其产生时,不同的理论学派就在不同的语境中对之加以解读,读出了不 同的马克思哲学,也就构造出不同的马克思哲学观。如伯恩斯坦读出了“经济决定论” ,将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观庸俗化;列宁读出了“革命哲学世界观”的历史维度;法兰克 福学派读出了“社会批判”理论;结构主义的阿尔都塞读出了“三个”马克思;存在主 义的萨特读出了“人学”马克思;中国学术界也同样在解读马克思,延续了前苏联的学 术传统,将马克思哲学解读成传统教科书中的体系化、条块化的理论组合;20世纪80年 代末到90年代初,围绕着马克思哲学是否是“实践唯物主义”而展开的争论,以及马克 思哲学的基本问题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有 人认为这是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并且是在恩格斯的话语背景中所言的)的论争等等。 于是,在这些年之后,中国学术界有的学者发出了“回到马克思”理性的呼声,如此等 等。然而,透过这不同的解读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他们是在自己“原”立场与 语境的基础上,以自己话语来进行解读的。这样,这些对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基本问题 、特征、属性等解读之间的差异性构成了历史性地解读马克思哲学的群落现象,读出了 不同的马克思哲学观。在这里同时存在着读者如何看待马克思哲学以及在读者视野中对 马克思如何看待自己哲学的判断这两个问题。

自然,一切解读都是读者从自己的文化语境出发的。解读对象在一定程度上承受着给 予(不管恰当、正误与否)。而解读的历史开放性和待完成性特点要求对某种解读的权威 性与唯一性做出再质疑、再反思和再解释。解释还依然在进行着。这样,解读马克思哲 学观也就成了一种多元之状的历史性拓展。

然而,综观马克思哲学产生以来的多种解读,从方法论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范式 。

第一种是“文本清理”的范式。这一种解读范式即是紧紧扣住马克思的原典,通过对 马克思的具体观点、思路的分析,从马克思的哲学言说中去追寻、建构马克思的哲学观 ,力图“呈现”马克思的哲学精神,达到对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解释,从而把握马克思对 哲学的深刻见识。从这一方法论范式出发,理论界建构了不同历史阶段的马克思哲学理 论体系。然而,对马克思文本的解读因读者的不同知识背景与立场,解读出来的马克思 哲学也就各不相同。有的解读者以“实践”为轴心范畴来解读,提出马克思哲学的特质 在于其实践性,马克思哲学的理论价值在于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形成了科学的唯物史 观;有的解读者则以“物质”范畴为基点,认为马克思哲学的精神在于通过将辩证法和 唯物主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有的读者以为 “实践观和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哲学的两个根本支撑点”;有的读者则将马克思哲学放置 于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中,放置于西方哲学的问题系列中,以马克思哲学同时代的哲 学为参照来诊断、比较马克思哲学的特殊性,强调马克思哲学在方法论上、关注点上、 哲学的基本问题上等有别于同时代的其他哲学,从而在比较中显现出马克思哲学的理论 倾向、精神内涵和整体属性。如此一来,马克思哲学的文本意义的客观性、真切性与读 者在解读中的主观性之间的张力难以维系。这样,在多种“版本”的解读中,到底哪一 种解读与马克思本人的哲学观达到最大程度的“视界融合”,谁也无权做最后的判定。 因此这样的解读或许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或许是有待进一步考究的,解释还没有最后完 成。而倡言“回到马克思”或在“回到马克思”的精神牵引下对马克思哲学所做出的解 读或许依然,也仅仅是众多解读中的一种。但是这种“回到马克思”的声音本身却昭示 着:一方面对曾经解读马克思哲学的品质判断,认为曾经对马克思哲学的解读有偏失、 有独断、有错误,需要矫正;另一方面则是暗含着“言者”现在对马克思哲学精神、马 克思哲学理念的把握是全面的、精道的,超越了先前或别的解读者曾有的偏见与失误, 把握住了马克思哲学的精神脉络。但是这样的话语自我认同背后依然存在着言者对马克 思哲学的解读的相对性问题。因为任何解读都回避不了解释学的循环困境。这就说明对 马克思哲学观的把握,单纯的文本清理、文本解读是有其自身之不足的。

第二种是“现实之路”的范式。马克思哲学观总是要通过马克思哲学的一系列具体的 基本的原理、观点体现出来,而这一系列基本原理和观点则是选择马克思哲学为指导思 想的实践者的行动导向。这样,马克思哲学的精神品质和理论特点,也就必将在马克思 哲学在走向现实中显示出来,由此就有了超越单纯文本解读马克思哲学观的范式:现实 之路的范式。如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读出了马克思哲学“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 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基本品质和精神实质,从而显现出马克思哲学走向实践、体现 自身理论的实践性,表征了马克思哲学的精神禀赋,是马克思哲学观的活的再现。这一 范式的解读自然也是历史地逼近的,不可能、也不是一步到位和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反 复的探索中,在理论与现实的磨合中,并且付出了巨大代价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历程 中,对真假马克思的识别,对马克思哲学精神的把握,对马克思哲学理论的正本清源( 反对、纠正“左”、右倾错误思潮),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也就是从实践的现实视角 对马克思哲学观的识别、理解和正本清源。在此基础上获得的对马克思哲学精神的把握 ,即对马克思哲学观的现实把握,是有生命地发展马克思哲学理论的根据与现实依托, 也是马克思哲学在中国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坚实保障。可以说,“现实之路”的解读 范式是一条走近马克思,回到马克思的踏实之路。因为这条路,扬弃了“文本清理”范 式的纯粹性、思辨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质,这与马克思对自身哲学的本质、功能 等的规定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

第三种是“非马克思主义者理论视野中的管见”范式。马克思哲学的产生,在西方文 化场中,有着显著的功效,引起了深刻的、长久的理论关注。由此也就形成了诸多的思 想流派纷纷从自己的理论视野出发,以自己的理论为尺度或以丰富、佐证自己的理论为 目的来解读马克思哲学,形成了多元化解读马克思哲学的多面“观”。如精神分析学说 弗洛伊德对马克思哲学的解读;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对马克思哲学的“人学”解读;后 现代思想家读出对马克思哲学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等等。自然这样的解读以及 从解读中获得的一个一个“马克思哲学”的“观”必将是相对色彩十分浓厚的,并且总 是带有对马克思哲学观新的发现之话语。但是这一思路的解读不可否认是站在非马克思 主义思潮上来进行的,是一种在某种程度上歪曲了马克思哲学观,并非是“别有洞天” 的惊讶发现。虽然如此,我们依然坚持地认为这样的解读具有十分重要的参照意义。因 为这些解读毕竟为我们深入全面把握马克思哲学观开启了一个“新的”文化窗口与文化 历程。

关于他人对马克思哲学观的解读,自然是可分为马克思哲学思潮内部的成员对其的把 握和非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哲学观的理解或给予,这是马克思哲学观的外延,不应该 排除在“马克思哲学观”之外。如若仅仅将“马克思哲学观”划定为马克思本人对其哲 学的看法,我们认为是不完整的,视野也是不够开阔的,对马克思哲学体系化的改革也 是无益的。

事实上,我们今天如何来理解马克思哲学观,也就深刻地预示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如何现代化,如何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与非马克思的哲学思潮对话等一系列的 问题,同时也是马克思哲学如何与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因此,“马克思哲学观 ”的探讨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而且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收稿日期:2003-11-05

标签:;  ;  ;  ;  ;  ;  ;  ;  ;  ;  ;  

马克思哲学维度解读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