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神经外二科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李庆荣

微创神经外二科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李庆荣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二科 云南昆明 650032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微创神经外二科介入治疗临床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对814例在微创神经外二科开展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726例实施护理措施组与88例未实施护理措施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实施各种有效护理措施组的患者在介入治疗手术过程中无意外发生,术后仅有4三例患者脑内气肿和一例再出血,成功率高于未实施护理措施组发生率。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介入治疗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保证。有效的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介入治疗;护理;微创神经外二科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术以其创伤小、痛苦轻、疗效确切的特点,在各级医院越来越多地得到开展,也抢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我科室自开展了介入手术治疗以来,均受到患者及家属的肯定和认可,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我科室对726例微创神经外科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对患者实施各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2017年8月~2018年4月收治的介入治疗患者726例,男453例,女273例,年龄47~78岁,中位年龄60岁。其中钻孔引流血肿抽吸术387例,微骨孔入路179例,动脉瘤160例,海绵状血管瘤例。按照实施护理措施726例与未实施护理措施88例,分为2组。

1.2方法 对726例患者的护理记录和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1.2.1实施护理措施组的护理方法

1.2.2 系统评估:责任护士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轻重、对心理承受能力、甚至实施手术者、手术方法等进行全面评估,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评估,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危险性作出预见性的评估。确认患者存在的潜在的影响手术成功及安全性的问题,根据其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3种:一种是可以接受微创手术;二种是对手术安全有质疑,经相应术前准备后可以接受该收术;三种是存在严重影响手术安全的因素,暂不宜实行微创手术。

1.2.3 制订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1.2.4术前宣教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及安全,陪护、探视、订餐制度;告知主管医师与主管护士、护士长;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护理、预防等;解释微创手术的目的、方法及术前、术中、术后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及家属顾虑,签定医患合约及介入手术同意书等法律文件。

2 护理

2.1术前一天

(1)完善相关检查及检验。

(2)行抗生素、泛影葡胺试验。

(3)皮肤准备:剪指甲、剃胡须,头部及双侧腹股沟区包括会阴的毛发剃除,沐浴更衣,防止受凉。

(4)训练床上大小便:讲解其方法及重要性,督促练习,防止术后排便困难。

(5)饮食指导:手术当日应进半流质饮食(面条、稀饭)不宜食牛奶、甜食,避免胃肠胀气。需在全麻下行介入手术者术日应严格禁食6小时,禁饮4小时。

(6)保证良好的睡眠:术前一晚保证睡眠,以保持术日良好的精神状态。若心理焦虑难以入睡,遵医嘱酌情给予镇静催眠药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术日准备

(1)进食易消化半流质饮食。

(2)完善病历:手术申请单、术前准备单、护理记录单、耗材单,X片等。

(3)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左上肢给予留置针穿刺,0.9%氯化钠250ml静脉滴入。

(3)准备病人:排空大小便,只穿病员服上装,平躺于转运床上。取下活动假牙、饰物、贵重物品.

(4)送病人:携病历、药物、推平车与护工一同将病人送入介入中心与护士认真进行交接。

2.3术后护理

(1)加强病情监测

后早期发现和积极处理再出血现象,严密的观察患者术后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尿量的变化。若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加深、频发呕吐、瞳孔不等大、血压升高而脉搏缓慢,这些都是危

信号,提示病情加重,有再出血的危险,应立即告医生。

(2)加强基础护理

昏迷患者微创术后重点强调呼吸道的护理,通常采用“翻、拍、吸"(即翻身、拍背吸痰、雾化吸人和吸氧)的方法,有利于痰液排出,减少肺部感染机会。同时,给氧非常重要,临床能否做好呼吸道的护理,对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命的挽救非常关键。对气管切开的患者吸痰时我们采取区别对待;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刚手术后吸痰时不要太深,以免强烈刺激气管使患者发生呛咳而使颅内压急剧升高引起出血。

(3)引流管的管理

a、引流管的固定引流管放置的高度应与头部在同一水平或低于头颅位置。脑室引流管一般最高到侧脑室额角的距离10-15cm,以维持正常的脑脊液压力,过高不利于引流,或管内液体反流入颅内引引起颅内感染。过低会产生“拔罐”效应,使血肿腔负压过大而产生再出血。也可根据头颅CT显示的血肿与病灶脑室的关系,决定引流管的高度。血肿与侧脑室相对独立,脑室里无积血时,将引流管自然放置在低于血肿的水平进行引流,脑室里有积血或侧脑室被血肿压迫闭合而未能显示示者应将引流袋最高点固定在距患者侧卧位后中线8-10cm的高度开放引流。

b、保持引流装置密闭

在更换引流袋时引流管与微创针之侧接口要接牢,防止病人躁动滑脱,尤其引流后颅内呈负压时,空气易进人颅内,造成脑内气肿。本组发生3例。另外,每次更换引流袋时要先夹闭引流管近端,再拔去引流袋,装上新引流袋后,才能放开开关夹,继续引流,这样可预防医源性气颅的发生。

c、引流液的观察

术后引流量的多少、颜色和性质都要详细记录,注意引流管是否通畅,伤口是否渗血,伤口较湿时及时更换,保持伤口干燥。其颜色由浓变淡为好转,由淡变为鲜红时要考虑有再出血的可能,需要密切观察和处理,必要时作CT检查。

2.4未实施护理程序组:采用常规护理。

3 结果

经过临床护士全程的术前宣教及术后指导,病人都能很好的配合治疗护理,术后并发症小于1%,大大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随着医学不断进步,临床实践经验不断积累。介入治疗它由于风险小,患者痛苦小,效果显著,越来越受到患者的理解和欢迎。因此,微创神经外科护士要做好对微创手术介入治疗术前术后的护理准备工作,做好患者心理健康教育,密切观察心律、心率、血压及一般状况的监护与护理,及时反馈信息,使病人消除顾虑,更好配合治疗护理,降低心导管术后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以早日康复。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参考文献:

[1]孙树杰,刘欣.微创置管吸引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急诊医学,2009,9(2);84

[2]江基尧,朱诚.现代颅脑损伤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10:197.

论文作者:李庆荣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微创神经外二科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李庆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