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概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内涵,介绍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对建筑施工中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浇钢筋;混凝结构;施工技术
1 前言
钢筋混凝土结构为当代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其优势更为突出,整体性能更佳,结构墙体质量比较轻,有着良好的抗震性能,施工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在结构布局上具有较好的灵活性,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2 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概述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使用的,但其抗压能力有限,不能很好的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钢筋与混凝土的联合使用可以改善钢筋的力学,提高施工结构的强度,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与混凝土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的比例进行混合,才能提高房屋结构的抗震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已经成了建筑行业必不可少的施工技术,在提高建筑质量与促进行业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企业应选择优质的钢筋混凝土材料,进行施工工艺的优化,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3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
3.1 复杂性
在建筑工程当中利用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其流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所以需要对其中各个施工环节进行控制。
3.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易损性
易损性主要指的是在实际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由于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产生相应的质量问题,因此需要在实际的施工中对各种施工原材料进行把握,并且对施工现象的环境温度进行控制。
3.3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异变性
所谓的异变性指的是施工当中由于荷载过大,而使建筑整体结构产生一定的弯曲和变形。在施工程度的变化和调整当中,由于作业面的不同,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的选择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相应的混凝土结构体系承载能力也会随着施工工序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异变性。
3.4 混凝土碳化
混凝土碳化主要指的是由于施工现象环境的影响,潮湿空气二氧化碳侵入到混凝土内,氢氧化钙物质起化学反应后,会生成碳酸钙和水,这一过程被称为混凝土碳化。混凝土碳化不仅会引起混凝土收缩,使混凝土表面产生细微的裂缝,还会导致混凝土的碱度降低,减弱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
4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4.1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1)材料进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钢筋在进场使需要进行必要的抽样检查以保证其质量能够达到相关的质量标准要求。如果需要在施工现场对钢筋进行加工制作,那么必须要保证所加工的钢筋的误差要在相关规定的允许范围之内;而如果是以机械或焊接等方式来连接钢筋(钢筋数目为奇数)的话,其百分率便能够得到有效提高。此外,在浇筑之前,还需要做好钢筋工程验收工作。
(2)钢筋接头。所有的偏差都必须要被严格地控制在相关标准允许的范围内,比如,梁底部的钢筋接头就应该设于支座处,而其接头位置则应该同其45 倍直径相交错。在衔接柱与墙之间的竖向钢筋时,需要将其安放于各层楼板的面层处,其接头地方应该和钢筋的50 倍直径相错开。
4.2 模板安装施工技术
(1)基本要求。从当前现状看,部分工程的项目部在对模板工程的重视程度上,普遍不够。具体表现为在经济投入、材料选用以及模板上的污染物清理等方面做得较差。不少施工方甚至为了减少投资便改变了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与刚度等。要想改善这一现状,模板的安装施工就必须要满足如下要求:首先,如果安装对象是清水混凝土工程,则利用满足了设计效果的模板即可,并且还要对混凝土与模板的接触面进行清洗,刷上隔离剂;其次,要保证模板接缝处不漏浆,同时,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对模板内杂物进行清理,然后浇水湿润。最后,在复杂节点部位,施工人员尤其不能随意支投支撑方式,否则就极易造成构件的几何尺寸不对以及混凝土的鼓模漏浆等问题。
(2)模板及支护系统的拆除。为了方便柱模板、墙的拆除,可以利用碗扣式脚手架来拆除顶板支撑体系。并且,在拆模时,必须要重视对混凝土边角的保护,按照预定的顺序来对模板进行拆除。已经拆除并且清理干净了的支架与模板需要先进行分类,在将其堆放于特定位置,或者及时地将其运出场外,以防止由位置摆放不当而导致的施工事故发生,影响到工程的进度。
4.3 混凝土现浇技术
(1)搅拌。首先,要严格控制交班流程;其次,混凝土强度等级一定要符合相关的设计要求;最后,为使混凝土施工质量得到保障,一切不符合标准的混凝土都必须禁止进入到施工现场。
(2)浇筑。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使其与混凝土的现浇标准得到保证;其次,在一层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必须要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然后,在处理后浇带以及施工缝等位置时,必须要按照相关的施工技术方案与要求来进行,最后,一定要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干净与平滑。
(3)养护。混凝土养护施工应发生在混凝土终凝反应之后,在进行养护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混凝土在长时间内都能处于湿润状态,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定期对其洒水。通常情况下,养护时间约为两周,两周之后,工程基本就可以竣工了,但是竣工之后的定期检查也是非常必要的。
4.4 后浇带施工技术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经常出现混凝土自缩问题,使得结构表面和内部出现裂缝,影响施工质量与安全。后浇带施工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自缩带来的危害,还可以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沉降情况,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关键步骤,为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提供了有效助力。建筑企业应从防水工程、模板工程以及二次浇筑工程三个方面加强和完善后浇带施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后浇带施工的水平和质量,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能满足建筑稳定性和安全性需求。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操作,保障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促进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威.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33):166.
[2]韩寿兵.房屋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对策[J].四川水泥,2015(5):148.
论文作者:刘文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6
标签:钢筋论文; 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模板论文; 建筑论文; 现浇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