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优化措施论文_魏兵,周力为,李同,汤恒,赵路遥,荣浩,谭悦

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优化措施论文_魏兵,周力为,李同,汤恒,赵路遥,荣浩,谭悦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怀远县供电公司 安徽蚌埠 233400)

摘要:当前阶段随着我国电力工程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层次也越来越高,对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前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过程当中,尽管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在部分地区当中仍然存在配电设备落后以及自动化层次较低等方面的问题。本文重点针对配网自动化管理工作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系统管理;故障处理

引言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有效推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很多地区当中电力用户本身对电网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更高的要求,从当前我国国内所产生的大型停电事故问题来进行分析,其中停电问题会形成比较明显的经济损失以及带来比较恶劣的社会影响问题。因此,相关电力单位必须要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来保证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和运行。在此过程当中通过配网的自动化管理工作的实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整个供电线路的安全性和供电稳定性,对实现整个电力行业的创业稳定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以下重点针对配网自动化管理工作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研究。

1配网自动化系统及管理系统结构

1.1配网自动化系统结构

在配电网的自动化系统当中,主要针对的是整个电网系统可以实现远程操控,对配电过程当中的电量分配进行有效的调整,有效提高了整个配电网系统的工作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往的自动化结构当中,依照不同的配网自动化的结构构成特点,对整个配电网络的设置规模以及通信结构来进行划分,其中可以将整个配网自动化系统划分成三层结构,三个不同的结构层当中可以将供电线路的现场终端作为底层基础,变电站或者是对应的供电所作为中间层,在整个供电过程当中电力信息主要是通过底层基础的加工之后和处理,然后直接传输到二三层结构当中,经过二三层结构的信息处理符合数据处理要求之后,直接上报到相关的管理部门当中,在主变电站当中主要包含了配电SCADA、配电故障管理工作系统、配电网负荷管理系统以及自动抄表系统等,在底层终端当中利用串行总线的衔接方式,将光纤和主站通讯之间进行线路连接,通过这种衔接方法可以有效保证线路信息通信的有效性。

1.2配网管理系统结构

配电网的管理工作系统结构当中,主要针对的是从系统的变电配电到实际的用电整个流程工作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真正实现了整个配电网供电工作的实时性管理模式。配电管理系统当中从整个线路结构的层次上来进行划分,主要分为了配电主站层、配电子站层以及配电终端从这三个不同的构成环节,通过对整个配电网的管理工作的优化和实现,在整个配电网的功能上得到了有效的升级。配电网管理系统当中可以划分成自动化管理层、数据采集层、设备状态监控层和设备故障问题处理层这几个不同的层次,在配电网的管理层当中分为了运行工作管理、设备实时工作状态管理、停电故障管理以及电量计算管理等高级管理模式。

2配网自动化管理的应用分析

2.1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由于配网系统的分布比较广泛,在管理工作当中经常和地理位置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将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和属性数据库之间进行有效的衔接,可以保证整个配网自动化管理更加高效和直观,。在当前配网自动化管理过程当中,主要是将变电站、变压器以及开关等设施有效的反映在背景图当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用户信息和系统之间的有效结合,有效判断出整个停电故障的具体影响范围,进而选择出更加合理的管理工的顺序,以此来方便后续的配网故障的自动化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农网供电质量提升及故障隔离

依照农村电网当中的智能建设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在实际的配电工作当中,变电站的速断时间定值大小设定为0.7-1s,运用时间极差来对配电网络进行有效的防护。在配网系统当中对智能开关设备的有效运用,可以有效实现故障点和隔离供电的快速回复,同时针对故障指示器的实际故障点位来进行有效的确定,将所产生的故障问题信息直接上传到终端控制系统当中,有效实现了线路故障问题的实施警告功能。

2.3负荷管理的实现

电力负荷的功能和管理过程当中,通过电力系统的负荷曲线来进行电力监测,同时对整个负荷大小进行有效的管理,将配电网当中的终端设备所收集到的实时性电力数据直接发送到主控制站当中,定时对各个终端的计量设备数据进行了解,并且还可以对内部的异常状况加以及时的发现和记录,为后续的故障处理提供出良好的工作依据。系统工作过程当中运用人工控制或者是自动控制的形式,对整个负荷大小来进行掌控,运用配网的自动数据处理模式,对整个电力系统内部的复合大桥做出准确的预测。依照相应的检测结果对整个系统的数据进行有效的调整,同时对系统当中的电力变化曲线的准确度来进行提升。负荷预测工作可以对配电网的规划工作提供出良好的科学依据,管理层内部的正确工作决策,对整个电力负荷大小提供出良好的控制,有效帮助用户实现对电力负荷大小的分担与控制,从中选择出最佳的电力消耗运行控制曲线,保证整个电力资源消耗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实施步骤

3.1对配电网可靠性的研究

1)供电可靠性的指标调研。进行供电可靠性调研的工作中,工作人员应将调研重点放在用户身上,重点调查用户供电可靠性的指标,这里包括处于配电自动化系统区域的平均停电时间、平均断电频率、还有供电可靠率。在调研结束之后,工作人员要对这些指标进行统计,通过对数据指标的研究,就可以直观地了解当地供电可靠程度,为之后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工作操作提供数据支持。2)停电原因组成及所占比例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分析所处地区的停电原因不能只从供电系统方面来评价,应该从多角度进行分析,调研出不同原因造成停电的指标表现,对整体的调研工作提供支持,例如可以调查停电的平均时间,还有停电所占比例等。地区停电的原因,主要分为计划性停电和故障性停电,通过分析停电原因的相关指标,工作人员可以及时了解对当地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并作出处理。

3.2制定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提升方案

工作人员应当根据相关标准并查阅有关资料,参照规划水平年的负荷密度,当地的经济情况和用电水平,将该地区进行划分,以确定具体哪个区域可以进行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工作人员应该严格依照负荷区域供电可靠性要求设定不同区域的供电可靠性的目标。

结语

通过本文对配网自动化的管理工作的分析和研究,从中可以总结出在现阶段的配网自动化管理工作当中,要想实现配电自动化工作,需要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控功能的实现,通过这种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整个供电单位的配网管理自动化层次,同时在整个配网的管理模式等级上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通浩火锅控制电容器与电抗器,实现对配网的无功分布动态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自动化管理程度,降低了配网内部所产生的能源损耗,对电力系统的工作状态实施了优化。

参考文献:

[1]潘岐泽.城市配网自动化与配网规划的应用分析[J].电工材料,2017(06):42-43+47.

[2]李广文.城市配网自动化及其配网规划的应用浅析[J].科技与创新,2017(12):147-148.

[3]李新国.电力系统的配网自动化管理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34):184+186.

[4]谢义苗,何乐彰,张忠会,等.基于可靠性的不同供电区配电自动化终端数量优化方案研究[J].电力与能源,2016,37(4):414-419.

论文作者:魏兵,周力为,李同,汤恒,赵路遥,荣浩,谭悦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优化措施论文_魏兵,周力为,李同,汤恒,赵路遥,荣浩,谭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