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芳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思源实验学校 421000
摘要:初中学生语文课堂的教学核心内容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也是中学生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教学符合初中生的兴趣特点和认知规律,还能够保证提升初中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和学习质量。根据最近一段时间内的教学成果反馈来看,虽然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高投入低回报”仍然是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较为显著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的改善方法做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意图在现有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投入低回报”的状态加以改良。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12-143-01
前言:在新思想下创建语文阅读课堂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高质量的关键及基础。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实行新课堂教学模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成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当中不仅仅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运用实际的生活角度去发现和审视语文知识,更应该重视充分发挥语文经历、体验以及创新等相关活动的效能。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应该积极围绕语文问题开展新式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开拓思维模式,创建新式语文阅读课堂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勇于突破以往课堂的教学模式,不能仅仅是教师不断地讲文章中的重点,学生不停地记笔记,或是教师一直站在讲台上与同学之间仿佛相隔着银河的距离。这样周而复始的教学方法会给学生带来乏味感,同时也很难体会所学习阅读的文章中的主要思想和脉络。那么就可以将这种教学模式改为带有互动的情境教学方法,让初中生有身在文章之中的感觉[1]。
例如:在学习《羚羊木雕》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事先让学生把自己喜爱的小物件带到学校,教师也可以带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的做法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当课文讲到文中父母要求作者将送给好朋友万芳的羚羊木雕要回来时,教师可利用准备的道具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情景再现,若是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父母要求自己将送人的东西要回时学生会怎样处理?另外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是否愿意将现在手中自己喜欢的东西送给好朋友?在课堂的最后教师还要指引学生向更深层次思考,为什么父母一定要求要回羚羊木雕,而本文作者却不愿意?其实主要原因在于父母更注重的是羚羊木雕的物质价值,而本文作者更注重的是与万芳之间的友谊。这样的情景再现换位思考,可引发学生对文章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和探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增加课外阅读,开拓学生眼界
由于应试教育的推崇,迫使大多数语文教师把目光集中在加强学生对教科书内课文的阅读和理解上,冷落了课外大量的优秀的文章。其实适当地增加课外阅读可以充分展开和延续课堂上的内容,也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修养。在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要注意所推荐的文章与课堂内容的紧密结合,使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抓住原本课文中的重点内容,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把所阅读的文章运用到实处[2]。
例如:在课堂上学习阅读过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之后,教师就可推荐学生阅读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如《茶馆》《骆驼祥子》或是《我这一辈子》等,从而让学生了解老舍作品的特点,为以后再学习老舍先生的作品奠定基础。还可以让学生阅读其他作者有关于冬天描写的文章,在对比下了解原本课文的优美及不足之处。
三、把语文阅读教学与科技相结合
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对阅读课堂的准备缺乏新意,使得阅读课堂中大多数都是只有教师在读,学生则要么在听要么在跟着读。这种作法无形当中把学生放在了课堂的次要地位上,使学生无法将全部身心都放在阅读之中,这也是阅读课堂所收获的效果微乎其微的主要原因。其实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科学的手段,把语文阅读教学的展现方式变得丰富多彩[3]。
例如:在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教师就可以将多媒体引入阅读课堂,利用多媒体里专业朗读者的声音代替教师以往的范读,更能吸引学生细心的去感受文章的美。同时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配图,为课文配上恰当的的彩色丰富的图片会给文章中冰冷的文字赋予生命,也能在视觉上对学生加以冲击,让文章仿佛有一种活过来的感觉,从而将文深深地烙在学生心里[3]。
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达到新课改的目标,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成果,就必须要做到勇于创新大胆改革。只有语文阅读能力提高了,学生才能做到在阅读中感受生活。教师作为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就要拥有不断创新的精神和自我提升的动力,在增加小我语文阅读知识的基础上,改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对阅读的热爱程度,让初中语文阅读的高效性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赵万宏.关于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130.
[2]刘金娟.高效课堂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华夏教师,2017(11): 66.
[3]王晶.丰富语文情感构建高效课堂——初中语文情感教学策略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4):48-49.
论文作者:李艳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2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文章论文; 老舍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2月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