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溪[1]2004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介词“往”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介词“往”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是一个甲级词。围绕“往”,留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可以说“飞往北京”,但却不能说“扔往地上”,“朝他走去”为什么不能换为“往他走去”,“飞向光明”为何不能说成“飞往光明”等等。但在以往相关的语法论着、工具书以及对外汉语教材中都找不到现成的答案。本文运用比分析、语义特征分析、变换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力图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第一章,绪论部分提出问题。 第二章,解答为什么不能说“扔往地上”,并探讨“往Np”置于动词后的规律。该章从动词和介词“往”的宾语Np两个方面,对“往Np+V”和“V+往Np”两种句式的区别展开分析,指出“V+往Np”这一结构受到几方面的限制:V必须是[+持续]、[+位移]的;同时“往”的宾语Np在形式上必须是地点名词,在语义上表示目的地。最后从认知角度予以解释。 第叁章,解答为什么“朝他走去”不能换为“往他走去”,并探讨“往”与“朝”用法的异同。该章从V和Np两方面对“朝”的用法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类,并逐类讨论“朝”能否换为“往”,以及变换后的差异问题。指出:V为[+引申位移]、[+静态持续]且句式中没有出现类似“一V”或“V+趋向动词”等表示状态变化的形式时,Np为人物名词或人称代词,或者表示动作面对的方向时,“朝”不能换作“往”。 第四章,解答为什么“飞向光明”不能说成“飞往光明”,并探讨“往”与“向”用法的异同。该章从动词V和介词宾语Np两个方面,对“向Np”用在动词前的“向Np+V”(甲式)和“向Np”用在动词后的“V+向+Np”(乙式)这两个结构分别作出考察,进而明确其与“往”的差异。并特别指出了乙式中“向”和“往”在语义上的不同。 第五章,结语部分对“往”、“朝”、“向”的用法差异做出归纳。
文婧[2]2016年在《介词“向”“往”“朝”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文中认为介词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这会导致留学生在学习介词的过程中出现不同类型的偏误,因此对介词本身的分析、对介词的偏误分析以及对介词教学的策略研究就是必要的。本文以叁个现代汉语中常见的、意义和用法相似的介词“向”、“往”、“朝”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句法、语义和用法上对它们进行考察和对比分析。从句法、语义的角度出发,本文讨论的介词“向”和“朝”既可以表示动作的方向也可以表示动作的对象,但介词“往”只表示动作的方向;从介词使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列举出相关的条件,考察介词“向”、“往”、“朝”的隐现问题。在分析了句法、语义和隐现问题之后,再对这叁个介词进行对比分析,主要涉及的是介词“向”、“往”、“朝”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向”、“往”、“朝”隐现的相关条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留学生在学习介词“向”、“往”、“朝”的过程中主要出现的几种偏误类型,并对偏误类型以及偏误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吴玢[3]2014年在《现代汉语介词“朝、向、往”的比较研究和教学设计》文中提出本文研究的对象是现代汉语中的叁个意义相近、用法相似的介词“朝”、“向”和“往”。首先,从语法特点和语义表达两方面对这叁个介词进行描写和分析:在句法功能上,“朝/向/往+NP”都可以作句首修饰语、定语和状语,“向/往+NP”还可以充当补语。不管是作定语、状语还是补语,介词“朝/向/往”对宾语和其所修饰的动词都有着严格的选择性;在语义表达上,“朝”的语法意义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介词“朝”只有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不能表示动作的对象,“向”不仅可以表示动作的方向,还可以表示动作的对象,而“往”只表示动作行为的移动方向。其次,在“朝/向/往”的语法、语义比较的基础上,本文仔细描写了“朝/向/往”作定语、状语和补语时的互换情况,并分析了“朝/向/往”之间差异的根源。最后,结合外国留学生使用这叁个介词时所出现的偏误,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并制定了介词“朝/向/往”比较教学的计划和步骤。
高晓颖[4]2015年在《汉秦空间介词对比及其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空间介词是指语言中介引物体的空间位置、表示空间意义的一类介词。论文把汉语和泰语空间介词分为所在义、起点义、方向义、经由义、终点义五大类,从语义和句法上对汉语和泰语中这五类空间介词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泰国学生习得汉语空间介词的偏误类型、偏误原因,并给出教学对策。论文首先从整体上对汉泰空间介词进行了对比,语义上汉泰空间介词都是介引各种空间位置和空间关系;句法上汉语空间介词短语多在句首、主谓之间作状语,在动词后作补语,泰语空间介词短语则出现在动词后作状语,不能作补语。论文接着分类选取汉语常用空间介词与泰语相应介词进行对比,其中表示所在义的介词“在”与泰语介词的对应情况最为复杂,当介词“在”所介引的成分后面不需要方位词或者方位词可以省略时相应的泰语介词有“(?)”“(?)”和“(?)”,当介词“在”与方位词结合起来形成介词框架时对应的泰语介词有“(?)”“(?)”“(?)”“(?)”“(?)”等;表起点义的介词“从”“自”、表方向义的介词“向”“朝”“往”和表终点义的介词“到”与泰语介词的对应情况也较为复杂;表经由义的介词“沿(着)”“顺(着)”在泰语中对应的介词最为简单,只有“(?)”一个。论文还分析了汉泰空间介词产生差异的原因,其中汉语和泰语语序类型的不同是最主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到了汉泰空间介词短语在句中的位置,也影响到了汉泰空间介词短语在句中的功能。论文最后分析了泰国学生习得汉语常用空间介词的偏误类型、偏误原因,并提出了注重汉泰对比,找准教学重难点,以及改进教材编写的建议。
宋恒[5]2015年在《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韩国学生易混淆词偏误研究》文中指出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量的积累。由于汉语中存在着丰富的同义和近义词,当留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时,难免会产生词义混淆、发生词语误用现象,因此易混淆词辨析也是词汇教学中的重难点。随着汉语国际推广的进程不断加快,国别化的对外汉语教学日益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国别化的视角出发,以韩国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基础,探索韩国学生在使用易混淆词时出现的偏误情况,并对其进行分类归纳及其成因分析,结合偏误类型及成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供参考。本论文总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从近年来专家学者对同义词、近义词以及易混淆词的研究方面综述了其研究现状,分析已有成果的成就与不足,从而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思路。第二章是韩国学生易混淆词的偏误类型分析。从韩国学生的真实语料出发,从语素和词语两个层面上对易混淆词进行分类归纳,主要有具有相同语素的词语混淆、非相同语素的词语混淆、中韩词义相近引起的偏误、音近或音同以及字形相近的词语混淆等五种类型。第叁章是韩国学生易混淆词的特点及其偏误成因分析。本章主要分析了易混淆词的特点,并从汉语目的语本身、韩语母语本身、教师教材及学生方面进行成因分析。第四章是韩国学生易混淆词的教学对策。本章结合前两章的偏误类型及成因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便服务于教学。第五章是结语部分。主要是总结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指出后续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管春林[6]2010年在《汉英否定对比研究》文中指出否定是人类语言所共有的语法-语义范畴,人们至今还没有发现有哪一门语言缺乏否定表达的方式。否定范畴无论是在汉语还是英语中都处于重要的地位,通过研究否定范畴,我们可以较好地认识汉英两门语言的主要特点,尤其是认识汉语的特点,从而为我们从事第二语言教学和翻译等工作服务。对比是语言研究的重要方法。因此,本文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研究汉英语中的否定范畴,并在对比的基础上探讨本研究对于对外汉语否定句教学的启示。汉英语否定对比是一个老课题,已有不少专家做过相关的研究,同时,它也是一个常做常新的新课题,不断挖掘,就不断会有新的发现。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新的视角和对比方法,希望把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本论文全文共分九章,主要包括下列内容: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交代本文对否定以及否定句的认识,同时运用典型范畴理论提出了对于否定句界定的新思路,最后交代了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主要回顾以往汉英语否定对比研究的历史,在回顾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肯定这些研究已取得的成绩,并提出存在的欠缺和不足,然后联系目前对比语言学的发展趋势提出本文研究的目标:围绕语言学理论建设这一目标,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对汉英语的否定结构展开对比,其中历时对比为共时研究服务;共时对比主要从叁个平面,即结构,语义和语用的平面展开讨论;对比中以寻找汉英否定句的不同点为主,同时兼顾对共同点的探讨;考虑到对外汉语教学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一项重要事业,因此,本文最后讨论了本研究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第叁章主要讨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将主要以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个性与共性的辨证思想作为研究的哲学基础;研究中主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坚持以汉语为本位的原则,坚持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理论对比为主、实用探讨为辅”的原则,以及层次性原则;接着联系语法研究中“叁个平面”的理论,提出了对比分析同样可以而且应该从“叁个平面”来展开的观点;最后回顾了功能主义的主要思想,提出本论文将以功能主义的理论方法来指导我们的研究。第四章是对汉英否定的语法结构对比。按照传统语法,结构可以分为词法和句法,因此,本章也从否定词法和否定句法两个角度展开对比。词法部分又分为否定词缀和否定词两部分。词缀对比中,提出了我们对于汉语否定词缀的看法。在句法对比层面,我们把否定句分为普通否定句和特殊否定句两类。普通否定句是指没有特别语序和特别附加成分的常规句的否定句;特殊否定句是指对在常规句基础上增加了额外成分或使用了特别结构的句子的否定。我们在本研究中对比的特殊否定句包括情态否定句、并列否定句和量词否定句。通过对汉英语中普通否定句和特殊否定句的对比,我们提出了与目前语言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不同的意见。一般认为,汉语否定词随意放置,没有约束;英语否定句受SV机制约束,没有灵活性。我们认为,汉语在否定表达上以意义为中心组织句子结构,同时也受到一定的形式上的约束;英语以形式为否定句的主要结构手段,但意义在其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两门语言在在否定句的结构方式上存在比较多的差异,但是也有一些相似之处。第五章是对汉英语否定句的语义对比。语义对比同样分词义对比和句义对比两部分。在词义对比中,我们提出了汉语否定词的附加意义以及这种附加意义是一种“意义潜势”的观点。句义对比中,我们主要运用语义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着重从否定辖域和否定焦点两个视角比较了汉语和英语否定句的语义。本章首先回顾了以往关于焦点、辖域和否定焦点等方面的观点和理论,并提出了句子焦点不同于否定焦点的新观点,对语义否定焦点进行了新的分类。我们把否定句焦点分为标记否定焦点,敏感词否定焦点和毗邻否定焦点。其次,本章同样从普通否定句和特殊否定句两个方面比较了汉语和英语否定句的语义。对比显示,汉语否定句并不如我们原先认为的那样意义清晰,而英语否定句容易产生歧义,事实是,汉语否定句总的来说确实有比英语否定句清晰的一面,但汉语否定句也有语义模糊的一面,尤其是量词否定句表现得非常明显;英语否定句也有利用形态机制来调节语义,从而使意义更加清晰的一面,这一点在并列否定句中有明显体现。第六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比了汉语和英语否定结构在语用上的差别和共同特征。以往涉及“语用”与“否定”话题的研究大多讨论“元语言否定”,也有的专门研究肯定句的否定语用功能,而专门讨论否定句的语境意义、语用功能以及篇章衔接的目前还不多见。我们把否定结构的语用对比划分为叁个方面:否定句的语境意义、否定句的含意和否定词的篇章衔接功能。对比显示,语境对消除汉语和英语否定句的歧义倾向具有相同的功能,因此,在一定语境中的汉语和英语否定句意义一般都很清晰,并没有多少明显的差异。在语用含意方面,汉英语都有利用否定句来表达言外之意的功能,语用功能差别不明显,但是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汉语中有利用否定句表达“谦虚”的语用功能。对汉英否定词篇章衔接功能的研究显示,汉英语否定词都有篇章衔接的功能,而且都是利用否定词的替代来实现衔接功能的。第七章从历时的角度对比了汉语与英语在否定词以及否定句演变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关于汉语和英语否定表达历史的研究非常丰富,但是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对比的到目前为止还不多,因此,本章希望从历时的角度进一步考证汉英语否定结构存在差异的缘由。研究显示,汉语与英语由于受到各自语言基本特点的影响,在否定结构的发展方面呈现出不同的规律,汉语的否定结构演变主要体现在否定词的交替更迭和意义的变化之中,英语的否定结构变化主要体现为与形态简化相伴随的词序的逐步固定化以及助动词地位的逐步提升上,而它们各自的演变规律与各自语言目前所呈现的否定表达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第八章是把前面的研究成果与对外汉语教学联系了起来。在这里我们结合前面的研究所得提出了对于对外汉语否定句教学的一些设想,主要是就如何更好地认识和解释否定句,并如何从否定词的语义解释,叁个平面,结合历时研究的成果等方面谈了我们的看法。文章最后部分是结语,该部分回顾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刘志远[7]2013年在《“从前”“以前”“之前”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语料的收集、分析,运用“叁个平面”“认知语言学”“语法化”“词汇化”等理论,从共时、历时的平面对“从前”“以前”“之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同时结合外国留学生对叁者使用偏误的实例,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说明本文研究的目标和意义、方法和步骤、国内研究现状、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语料的来源。第一章考察了“从前”“以前”“之前”在共时层面的使用情况及差异;从句法、语义和语用平面对叁者进行描写,分别探讨了叁者的句法功能、参照点的选择和语篇衔接功能;对叁者的句法差别、语义差别及语用差别进行了分析;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汉语认知时间的机制进行了探讨。第二章首先探讨了“前”的语义演变,而后考察了“从前”“以前”“之前”的词汇化过程,最后对叁者词汇化的机制和动因进行了探究,并尝试对“从前”“以前”“之前”在共时平面的差异作出解释。第叁章结合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从前”“从前”“之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使用偏误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前面几章的分析结果进行总结,说明本文的不足之处。
周四贵[8]2010年在《元明汉语介词研究》文中认为介词是汉语语法体系中重要的功能词,在扩大表义容量、表明语义句法关系、精确完成交际等方面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元明是近代汉语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对这一时期的汉语介词进行研究,是勾勒元明汉语介词面貌的必要步骤,也是汉语介词发展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元明汉语介词进行多维度地研究。绪论主要涉及论文写作的几个方面问题。通过对元明汉语介词研究现状述评,发现还存在语言现象解释不够、整体研究缺乏等四个方面的不足。元明是汉语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从汉语语法发展史的角度确定研究目标、阐释研究意义。因此,本文将对前贤涉猎较少或者研究不充分的一些方面进行专题研究,选取元明时期典型的七种文献作为研究语料,采取定量和定性、历时和共时、南北语言事实、介词的历时演变和句法历时演变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清晰的认识介词研究中的一些相关问题有助于元明汉语介词深入研究,主要涉及介词的研究史、介词的界定等。最后,对本文写作过程中有关体例和文中符号进行说明。元明汉语介词的分类分析在所调查的文献中共收集到元明汉语介词118个。从句法意义(标引功能)的角度可以分为时间方所介词、对象范围介词、凭借方式介词、原因目的介词和处置被动介词。其中时间方所介词涉及的介词数量最多,共有47个(不包括其他兼类介词),其次是对象范围介词,共有29个。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介词“在”,其次是“与”,最少只有1例,如“乎”、“肆”等濒临消亡的介词。元明汉语介词大多是对唐宋及以前汉语介词的直接继承,也产生了“跟”、“朝”、“照”等6个新兴介词。元明汉语介词及介词短语的句法分析从句法的角度对元明汉语介词及介词短语进行共时分析。元明汉语介词的结构形式以单音节为主,共有70个,复音介词有48个,复音介词以复合式和附加式为主。介词宾语主要是以体词性为主,一般来说所有的介词都可以接体词性宾语,能接谓词性宾语的共有61个。介词可以和方位词、名词、连词、副词以及助词构成介词框架,其中主要是由方位词作后置词的介词框架结构。元明汉语介词短语的句法位置,主要是置于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作状语,其次是置于谓语动词后作补语。元明汉语介词的语用分析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分析元明汉语介词,主要涉及介词的隐现、介词对句式的选择、介词语用功能。介词在具体运用中存在必用、可用和不用的叁种情况,隐现主要受语义、句法和语用等因素的制约。一般来说介词都可用于现实句,但对虚拟句有一定的选择性,主要受制于介词本身的适应性。元明汉语介词在一定情况下,跟现代汉语一样具有标记、焦点和篇章功能,但最主要的是介引宾语修饰谓语动词的标引功能。元明汉语介词的发展元明汉语介词的发展首先就是介词成员的兴替变化,元明汉语介词大多是对唐宋及以前介词的继承,但同时也有不少前世介词在元明时期已经消亡,元明汉语介词在清代及现代汉语时期也会有所兴替。元明汉语介词的构成方式中,复音介词所占的比例逐渐增高。介词在竞争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一种标引功能转换为另一种标引功能,从而次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或者是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元明汉语介词短语的发展主要是表现在结构形式、句法位置和句法功能等方面。从元明汉语介词的发展中总结出介词发展的几条重要规律:介词的继承与发展、介词成员的积累与排挤、标引功能的分化与转化等。结语在前面几章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元明汉语介词整体上趋同于现代汉语。但介词发展至元明时期,既表现出共时的阶段性,又表现出历时的适应性,还表现出地域的差异性。元明汉语的介词面貌特征,既是汉语介词历时发展的结果,又是介词系统内部调整的产物。
袁欣[9]2008年在《“往+A+里+V”格式及其相关格式考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往+A+里+V”格式是汉语中一种比较常见的语法格式,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与其相关的一些其它格式,即当方向介词“往”换用方向介词“朝”、“向”、“照”、“望”,“里”换用“了”、“处”时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格式。本文从叁个平面的角度,将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运用统计分析、变换对比分析、语义特征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宏观上就格式构成、句法表现、语义表现、语用功能四个方面对这些格式进行了考察和研究,从微观上则对其中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分述如下:(一)对格式构成的描述以及相关问题的解释首先,从格式的构成来看,存在着与“往+A+里+V”相关的一系列格式。本文通过对以五个介词作为语法标记的此类格式进行历时和共时的考察,初步断定此类格式大致出现在明清时期,并且,它们在使用频率上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倾向性,“往”类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依次为“向”、“朝”、“照”、“望”。这种不平衡性可能与五个介词在语法化前的动词语义有关系。其中“望”与“往”的此消彼长的呈递关系,可能可以对“往”的两读进行解释。其次,对能够进入格式的形容词和动词进行研究分析和解释,明确了其类型、语音特点以及语义特征。形容词在句法类型上一般是具有量幅特征的性质形容词,语音上以单音节为主。状态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是量点形容词,不能进入到此类格式中。另外,还有少量的动词,它们往往用来给程度计量,与性质形容词一样都具有量的延展性,符合格式的语义要求,因此能够进入到格式当中。它们在语义上一般都具有动态性和致使性的特征。动词在句法类型上多为二价动词,语义上可分为动作动词和心理动词两类,具有较强的动作性和位移性。语音上,动词和形容词的音节搭配以单音节+单音节为主。第叁,对“A里”、“A+了”、“A+处”从认知的角度进行解释。它们都可以看作是“名词+里”的隐喻投射,指示一个抽象而封闭的空间范围,其中“A处”的语义最为具体,“A了”可以看作是“A里”在语音上的变体。(二)对格式句法表现的描述格式在句法上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插入语,可以独立成句,还可以做分句,但以充当谓语功能为主。在充当不同的成分时,呈现出弹性和凝固性两方面的特点。(叁)对格式语义表现的描述此类格式的语义范畴可分为方向、程度、方式叁大范畴,其中“方向范畴是元语义范畴。同时,根据“V+A”组合在句法和语义上的不同表现可将格式分为叁类,分别进行研究。指出:当“A”表示施事或者受事发生变化后所产生的结果时,V+A在句法、语义上能够或者部分能够自足,而当“A”指向动词时,V+A在句法和语义上都不能成立。(四)对格式语用功能的考察分析及其解释整个格式的语用功能主要体现叁个方面:首先是AV的“单音节+单音节”搭配所形成的四字格结构在语音上的和谐美。其次,通过替换对比研究还可以发现格式具有凸显焦点的功能以及在用作对举时在篇章上的独特功能,在篇章上得功能主要体现在表情达意、篇章逻辑衔接和补充叁个方面。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希望能够对“往+A+里+V”及其相关格式进行比较全面的探讨,对此类格式获得更加感性而深刻的认识,从而为汉语本体格式研究以及教学应用做出一些努力和尝试。
刘芳源[10]2011年在《个案儿童朝向介词习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人对朝向介词的本体研究已经有了很多成果,但是对朝向介词习得方面的研究几极少。本文从语义和句法两个方面着手,对一名在北京出生的儿童自一岁两个月到五岁的语言习得中朝向介词的习得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并试图做出合理的解释。文章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引言,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选取了朝向介词“从”“往”“向”“朝”和“对”,分析它们在儿童语言中的产出情况。第七章对儿童习得以上介词的情况作总的比较与总结。本文的研究表明,儿童习得各朝向介词的时间有先后之别,习得时间有的相差比较大,在个案儿童的习得情况中,这五个介词的习得顺序为:从(1;10;11)>往(2;05;19)>对(2;10;15)>朝(3;11;04)>向(4;02;17)。我们认为,儿童的产出与成人的输入有很大的相关性,但同时儿童的产出受到儿童自身心理特点、认知发展水平和语法化等方面的影响,所以也有与成人输入不太一致的产出。在儿童习得偏误方面,越早习得的朝向介词使用偏误越多,反之,越晚习得的朝向介词使用偏误越少。
参考文献:
[1]. 对外汉语教学中介词“往”相关问题研究[D]. 王小溪. 暨南大学. 2004
[2]. 介词“向”“往”“朝”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D]. 文婧.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3]. 现代汉语介词“朝、向、往”的比较研究和教学设计[D]. 吴玢.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4]. 汉秦空间介词对比及其教学研究[D]. 高晓颖. 南京师范大学. 2015
[5]. 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韩国学生易混淆词偏误研究[D]. 宋恒. 鲁东大学. 2015
[6]. 汉英否定对比研究[D]. 管春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7]. “从前”“以前”“之前”的比较研究[D]. 刘志远. 南京林业大学. 2013
[8]. 元明汉语介词研究[D]. 周四贵. 苏州大学. 2010
[9]. “往+A+里+V”格式及其相关格式考察研究[D]. 袁欣. 北京语言大学. 2008
[10]. 个案儿童朝向介词习得研究[D]. 刘芳源. 首都师范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