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蒙伟
(贵航三00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09)
【摘要】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普罗帕酮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心房颤动转复率相当,P>0.05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转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心室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BNP(B型钠尿肽)、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EF(左心室射血分数)、FS(左心室内径缩短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6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5例发生不良反应,P>0.05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均安全有效,但是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利于患者的预后改善,具有更高的临床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胺碘酮;阵发性心房颤动;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7-0203-02
阵发性心房颤动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疾病,其高发人群是老年人,且有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的明显趋势[1]。阵发性心房颤动会导致患者出现气短、胸闷、心悸等临床症状,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心功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对于上认为对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治疗,关键在于有效的维持患者的窦性心律。目前,临床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治疗的药物繁多,但是窦性心律的维持率仍不高[2]。笔者对我院收治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应用了胺碘酮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12导联心电图检查均确诊为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3]。入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2例。观察组62例,男29例,女33例,患者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为(50.4+6.7)岁。患者的而平均心室率为(138±18)次/min。对照组62例,男32例,女30例,患者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为(49.6±6.2)岁。患者的而平均心室率为(137±17)次/min。两组研究对象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组间可比。
1.2 临床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胺碘酮进行治疗,胺碘酮150mg+生理盐水10ml,10min内完成静脉滴注,如果用药后无效,则在30min之内再次进行给药150mg,累及最大给药量不超过450mg。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普罗帕酮进行治疗,普罗帕酮70mg+生理盐水10ml,在5~10min内完成静脉滴注,如果给药后无效,则在30min之内再次给药70mg,累及最大给药量不超过210mg。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获取的数据均应用专业统计学软件SPSS12.0进行分析,以(x-±s)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以(%)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采用χ?检验,其中以P<0.05为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的心房颤动转复率相当,P>0.05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转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心室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6例发生不良反应,2例恶心呕吐、2例血压下降、2例心动过缓;对照组患者5例发生不良反应,2例心动过缓,3例血压下降;P>0.05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对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来说,其心房颤动的时间与心房内血栓和心房电重构具有密切的关联。基于这一研究结果,临床认为,对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来说,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就是早期复律。阵发性心房颤动电复律疗法是目前临床上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是该治疗方式由于受到多方因素和条件的制约,导致其只能够应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血流动力学紊乱的急诊患者,而无法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普及应用。因此,目前对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治疗,主要采取的还是药物疗法,其中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是阵发性心房颤动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药物[4]。
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律失常疾病的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且效果显著,临床研究表明,该药物对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转复率可达到80%以上。胺碘酮有口服制剂和静脉注射制剂两种,与口服制剂相比,静脉滴注胺碘酮的作用机制有很大差别。静脉滴注胺碘酮主要是通过阻滞钙通道和抗交感而起作用的[5]。本次研究中,笔者采用静脉滴注胺碘酮的方式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实施治疗,通过给予患者静脉注射负荷量胺碘酮使患者的心肌组织完全暴露在浓度较高的药物之下,从而促进药物更好、更快的起效。普罗帕酮也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它属于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6]。普罗帕酮主要是通过抑制心房肌细胞和浦肯野纤维的最大动作电位上升速度,从而减少蒲肯野纤维的有效不应期和动作时程电位,同时尽快提高心肌细胞阈电位,抑制心肌细胞的自发兴奋作用,并将其折返旁道进行阻断,从而达到终止患者心房颤动,重建窦性心律的治疗目的[7]。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颤动转复率相当,均在80%以上,但是与普罗帕酮相比,胺碘酮的心房颤动转复时间更快,且胺碘酮对患者的心室率、血压水平及BNP、LVESd、EF、FS的改善更加有效,更加显著,且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均安全有效,但是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利于患者的预后改善,具有更高的临床可行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亚珠,李瑛,殷跃辉等.ACE基因I/D和ACE2基因A9570G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36(9):904-908.
[2]Jenkins NS,Knights M,Eickmann C,et al.Adenosine-induced car-diopulmonary arrest in a patient with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a response[J].Am J Emerg Med,2010,28(4):526.
[3]黄凤荣,欧阳阳钢,徐姗等.静脉注射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性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134-135.
[4]Lafuente C,Mouly S,Longas-Tejero MA,et al.Antiarrhythmics for maintaining sinus rhythm after cardioversion of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2,5: CD005049.
[5]王彦欧,徐凯,赵斌等.合理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 66 例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154-155.
[6]王玉凤,周红,李东旭等.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对比[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6):579-580.
[7]王俊军,丁奇龙,俞春娟等.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S2):5098-5100.
论文作者:谢蒙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阵发性论文; 心房论文; 患者论文; 普罗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疗效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