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 干部医疗科(一病区)100029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收治年限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2组患者共护理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HAMD评分(6.41±2.14)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92.48±3.5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老年抑郁症患者,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心理护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R74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219-01
老年抑郁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临床上多见轻度抑郁,但是其危害也不容忽视,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易增加心血管疾病患病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为此,本文特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以供临床参考,具体内容见下文。
1基线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收治年限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患者15例。
对照组:共有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跨度为70~100岁,平均年龄为(83.25±0.26)岁。文化程度:大学学历3例(20.00%),高中学历4例(26.67%),初中学历8例(53.33%)。
观察组:共有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跨度为71~99岁,平均年龄为(83.32±0.29)岁。文化程度:大学学历2例(13.33%),高中学历4例(26.67%),初中学历9例(60.00%)。
对照组和观察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等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能够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患者用药、饮食及生活起居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护理措施: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
①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可给予患者心理健康宣教,向患者介绍抑郁症的相关知识、心理健康保健知识等,让患者认识到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心理特点对预后的影响,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在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不能忽视家庭的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家属学习疾病知识及疾病预防知识,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家庭人际互动关系,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能力,保护患者免受自残的伤害,促进患者康复。
②认知疗法: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抑郁症发病主要由于慢性应激事件所致,让患者正确认知应激,并学会如何应对应激,消除患者的抑郁情绪。
③支持疗法: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保证患者的自尊心,使患者感觉被尊重;同时,护理人员要随时观察患者的心理动态,多关心、问候患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引导患者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采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向患者讲清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护理要求,鼓励患者振作精神,提高患者的信心,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
④阳光运动疗法:给予患者运动指导,嘱咐患者每天接受阳光照射,进行有氧运动,鼓励患者多参加集体运动,增加患者与他人交流的机会,施展才华,使患者体会到生命的价值。
1.3 观察指标
对经不同护理方法的对照组和观察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当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数值越低,且生活质量的数值越高时,表明护理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对照组和观察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情况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均数±标准差用以表示HAMD及生活质量评分,组间通过t检验,若两组间的数据对比P<0.05,代表数据差距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经过护理后的第8周,观察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老年抑郁症患者,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在经过护理后的第8周,观察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为(92.48±3.58)分,对照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为(68.15±3.42)分。
由此可知,观察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老年抑郁症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弱、自杀观念及行为等[2]。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患病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及躯体功能明显下降,严重影响患者康复,加重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3]。
目前临床上对于老年抑郁症患者常采用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不能改变老年患者的认知理念,阻断其消极思考,需要心理护理来纠正不良的认知模式[4]。经临床上研究证实,在抑郁症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心理护理措施,为患者营造一个适宜的治疗环境,这就对护理模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5]。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发作主要与负面情绪、缺乏社会支持等综合因素有关,因此,在抑郁症治疗中,不能仅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护理干预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6]。通过将心理护理及认知行为干预运用到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在临床上已被广泛的运用。心理护理措施能够给予患者支持及鼓励,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进行治疗;心理护理措施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交活动,提高患者的满足感,提升患者的自身价值,稳定患者的情绪;通过加强社会、家庭支持的作用,能够使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给予老年患者更多的爱护及关心,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认知干预能够增强患者对应激反应的应对能力,帮助患者建立新的认知模式,提高患者应对不良情绪的能力,增强患者的自尊心及自信心,使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7]。
综上情况可知,观察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HAMD评分(6.41±2.14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92.48±3.5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老年抑郁症患者,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总而言之,针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吴艳,许冬梅,李菲菲等.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4):394-396.
[2]金成英.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2):13-14.
[3]郭玉兰.抑郁症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2):1873-1874.
[4]闫海花,张三桃,李银鲜等.共情护理对神经胶质瘤合并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与生活功能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9):2267-2269.
[5]张素娟,金琪,许瑞芬等.责任制分组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9):1350-1352.
[6]陈丽,岑永平,吕月丽等.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产褥期抑郁症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6):4393-4395.
[7]张玉清,史素丽,张丽梅等.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症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5):143-144,147.
论文作者:金娟,刘春玲,刘纳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患者论文; 抑郁症论文; 老年论文; 心理论文; 对照组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认知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