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动物字构形模式研究论文

甲骨文动物字构形模式研究

周 梦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410081)

[摘 要] 甲骨文动物字字形朴实而生动,体现着先民高超的造字智慧。从造字法来研究分析甲骨文动物字的构形,可以折射出汉民族传统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关键词] 甲骨文;动物字;汉字构形;传统思维方式

甲骨文是已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珍贵的文字文化资料。通过阅读甲骨文辞例,可发现里面有大量动物字。这些动物,在祭祀时是祭品,在狩猎时是狩猎对象。汉字是汉民族独立创制的文字,其产生有着必然性。甲骨文动物字字形朴实而生动,体现着先民高超的造字智慧,折射出的汉民族传统的思维方式习惯。

一、甲骨文动物字收集

甲骨文中有大量的动物字,我们可以将这些动物字列举如下:

【牛】(一期前201)、(一期 乙5701)、(一期 合268)、(三期 粹151)、(四期 甲525)

【牲】(一期 天 52)

所谓多节型过腔是指由同一种音乐材料或不同音乐材料组合为三个以上不同的乐汇或句型的过腔。鉴于过腔的音乐材料有两种,由不同音乐材料组合而成的多节型过腔就有两大类,加上由同一种音乐材料而来的多节型过腔,昆曲的多节型过腔共有三大类:“级音+级音+级音”多节型过腔;“主调+主调+主调”多节型过腔;“级音+主调+级音”或“主调+级音+级音”等两种不同材料组合的多节型过腔。

【牡】(河263)、(前1.20.5)、(一期 前7.17.4)

PLC的就地控制可以采用触摸屏或者按钮/开关的方式来操作,由于电解槽下的酸雾环境,腐蚀性较大,本设计中采用按钮/开关来实现。

【羊】(一期 前4504)、(三期 甲618)、(四期 甲644)

【犬】(一期 乙2639)、(一期 合5663)、(三期 京4408)、(四期 京4777)

【尨】(二期 前4·52·3)、(二期 佚946)

地表水受到严重污染,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不能达到有关标准;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污水排入河道和渗井、渗坑,加之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使得河流和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城市下游河道多为不能利用的超V类水体,减少了水资源的可利用量。

【虎】(一期 前4·44·6)、(一期 京 1497)、(三期 粹987)、(四期 人2115)

【狐】(一期 存2·359)、(三期 后下41·13)、(五期 前2·43·3)

【兔】(一期 前6·48·7)、(一期 甲622)、(二期 戬8·10)、(三期 后上14·10)

【万】(一期 前3·30·5)、(一期 乙3208)、(一期 库310)

【鹿】(一期 合10260)、(一期 合10950)、(三期 合28327)、(四期 合33327)、(五期 合37364)

【麋】(一期 续455)、(一期 林2·14·42)、(三期 宁1401)、(三期 甲2079)、(五期 合37464)。

【麛】(一期 京1475)、(一期 合261)、(三期 京4500)、(五期 前2·27·1)

【牝】(一期 甲280)、(一期 佚99)、(一期 戬23.10)、(一期 人 2999)、(一期 续 53 66)

【麇】(一期 京1345)

【能】(现在写作“熊”)

【豕】(一期 合10228)、(二期 菁10·2)、(三期 合28306)、(四期 合33365)

【彘】(一期 合14484)、(一期 合11258)、(一期 合11259)、(一期 乙489)、(三期 合28312)

【豭】(一期 合162)、(一期 合353)、(一期 合32330)、(四期 粹396)

【豚】(一期 前5·2·2)、(一期 乙8698)、(三期 粹27)、(三期 甲1945)、(三期 甲1834)

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人民民主政权、迅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体系等,中国共产党充分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非常重视法制建设。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政务院在内的中央国家政权机关组织、职权、活动方式及构成原则,为政务院迅速开展工作提供了法制保障。

【豸】(一期 存·1306)、(一期 后30·13)

【狼】(一期 前6·48·4)

【狈】(一期 遗93)、(三期 粹1552)

由此可以看出,国外学者的研究是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类型和演进过程总体上的划分和概括;国内学者则是依据理论,在实践中发现企业对于财务共享模式的实际选择和运用,并总结关键因素服务的影响。

【兕】(一期 合10403)、(一期 后下14·17)、(一期 铁182·1)、(三期 甲3914)、(四期 甲620)、(四期 甲620)、(五期 合37398)

【廌】(三期 京3846)、(四期 南472)

第二,适当数量的竞争者以及对优先发表权的高度关注是一流论文产出的重要条件。适当数量的竞争者可以激励、鞭策研究者们不断进行科研探索,对优先发表权的高度关注使得他们在探索过程中加快脚步或另辟蹊径。各领域优先发表的论文常常成为“巨人的肩膀”,供后来者攀登。在技术创新领域,有一种“渐进式创新”的方式,强调在原有产品或服务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在学术研究领域也存在大量“渐进式”或“查漏补缺式”的论文,这些论文通常以优先发表的论文为基础,改进优先发表的研究成果,使优先发表的论文更有可能成为高被引论文。

【象】(一期 前5·30·5)、(一期 乙960)、(一期 乙2315)

【夒】(一期 佚519)、(一期 甲2336)、(一期 前7·5·2)、(一期 乙4718)、(一期 拾6·9)、(三期 甲2604)、(三期 佚645)、(四期 后22·4)、(四期 佚376)

键词和高中心度关键词(表4)。从表4中发现,关键词频次和中心度的排名虽然不一一对应,但在整体上存在一致性。

少数动物字只摹写动物有特色的身体部位,以部分借代整体。甲骨文是汉字,不是图画,所以象形甲骨文字即使是极其富有图画气质,也有着与纯图画艺术不同的外在特质。符号被看做文字而并不是图画或标志符号,因为它们是抽象的,可以代表某种概念或信息,并且不受时空局限而可以反复使用。如:牛(甲795)是牛头的线描,突出牛的一双尖角;而羊(甲2904)连羊头的全貌都不是,而是羊头的一个轮廓,突出弯曲的羊角。如果说作为图画,说是牛和羊,这对于观赏者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但是,“作为文字构形的一种手段,这种以部分代全体的借代方式,不仅能被识读者所认可,所接受,而且还得承认,这恰恰是直观取象的一种高妙所在。”[2]71

【鸟】(一期 林2·16·9)、(一期 后下6·3)、(一期 合63)、(一期 甲3475)、(一期 京2859)、(二期 前4·43·2)、(三期 甲2881)、(三期 甲2624)、(四期 甲806)

【隹】(一期 铁92·3)、(一期 京3024)、(二期 前3·24·7)、(三期 后下3·10)、(四期 后下36·6)、(五期 甲3941)、(周甲 探101)

【雀】(一期 京2134)、(一期 甲3590)、(四期 甲831)

【燕】(一期 存1·476)、(一期 前6·44·8)、(三期 林2·16·13)

【鹬】(一期 铁134·4)

【雉】(一期 乙8751)、(一期 甲2336)、(一期 天376)、(二期 续5·23·7)、(二期 续5·23·7)、(三期 邺3·38·3)、(四期 南辅106)

【雚】(二期 文708)、(三期 后下6·7)、(五期 后下6·5)

【鸡】(一期 前7·23·1)、(三期 粹976)、(五期 南 787)、(周甲 探188)

第四,关于联合培养模式下课程建设的论文,主要有:王宁、蒋文龙、陈沅灵的《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的双语课程建设研究》。

【凤】(一期 后上31·14)、(一期 后上14·7)、(三期 京2887)、(三期 前4·42·6)、(四期 合34137)、(五期 前3·29·2)

【鱼】(一期 合10483)、(三期 甲2824)、(三期 南426)

【龟】(一期 合9000)、(一期 合7860)

【贝】(一期 乙5600)、(一期 前5.10.4)、(三期 合29695)

【龙】(一期 乙4507)、(一期 乙3447)、(一期 前4·53·4)、(二期 京729)、(四期 京4889)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实现师生之间的线上教学互动,如何帮助老师实现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等等成为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原来传统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移动学习需求,我们需要开发建设适合移动终端学习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探索“互联网+”环境下的高职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的方法。

【马】(一期 前4·46·3)、(一期 后下61)、(三期 粹943)、(四期 合32994)

(1)取号复杂,会出现重号的现象,必须加上各种辅助区分号来避免重复,给编目人员查重和取号带来不便。例如:钱钟书所著的《围城》,其索书号为:I247.5/Q519。《围城》(第二版),必须加上辅助区分号即版次号二版来区分,索书号为:I247.5/Q5192。这样索书号加2就区分了,而且避免了重号。

【它】(一期 合10063)、(二期 前6·66·3)等形

二、甲骨文动物字的构形模式

汉字创制理论在我国早就开始了,汉代以后人们分析汉字以“六书”为理论。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将造字法归纳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许慎的“六书说”是研究汉字构造之奠基理论,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大部分甲骨文动物字的造字法是象形,“六书说”囊括了甲骨文汉字创制法则。最初创制汉字时,先民们造字构形只是为了表达这个词所指称的意义内容上,没有把词的语音形式考虑进去。每一个汉字形体都是先民们心灵智慧的结晶,都体现了先民们某种思维模式。根据孙雍长“汉字十种构形模式说”,我们可以将甲骨文出现的动物字的构形模式归为以下几类。

(一)绘形象物类

《说文解字》中对象形的解释是“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所谓象形就是“按照语词所指之物的形体特征,运用弯转屈曲的线条笔划,把那语词所指之物描绘下来,以充当代表这个语词的文字。”[1]在远古,先民们绘画人物身体时,通常会突出人物身体的隐私部分,通常所绘画的人物都是丰乳肥臀,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的隐私部分通常不被曝光,而一旦被展现,人物身体隐私部分便会在视觉上对绘画者进行视觉神经上的冲击。所以,先民在造字时,一开始的象形字通常会抓住语词所指之物的突出形体特征,这个特征通常会对先民的视觉形感或其他感官进行冲击,从而区别他物。

第三,擅长挖掘自身的亮点和资源。一个18岁的少年,没有工作经验,大学只上了一个学期,看上去毫无亮点,但乔布斯很聪明,他自信地捕捉到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和独特的资源,并且写了出来。比如,他在地址一栏填的是“里德学院”。里德学院在美国是响当当的名校,专注学术,博士毕业比例占据全美第三,也是美国第一所拒绝U.S.News大学排名的学校,以个性、奇才而闻名,里面的学生也是如此。乔布斯把自己的地址定在“里德学院”,其实是委婉地自我加分,说明自己也是一个奇才,虽然他因为经济原因早早辍学了。

甲骨文的动物字,从摹画的身型来看,大多数动物字是摹画动物的全身并且会有意识地突出身体的某个部位。比如,虎在甲骨文中写为等形,“虎”字象老虎的形状,字形上部分象虎头,下部分象虎的身与虎足之形,该甲骨文虎字强调突出了老虎的牙齿和花纹,运用比较简单的线条勾勒出老虎的外在典型特征。同样的还有,马第一期写为(京1681),有明显的腹部和鬃毛,有的写为,更为象形,多毛的尾巴和马蹄也被摹画了出来;夒字写为(甲2336),是一只长腿卷尾长脸的猴子形状;兕第一期写为,头部有着尖角的犀牛形状。又如犬(前7·3)突出尾巴、豕(前7·27)突出下垂的短尾、马(粹1291)突出马鬃、鸟(甲1904)突出尾部、象(乙960)突出鼻子、鸡(掇2·59)突出尾部,这些都体现了先民在绘形象物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形感刺激,强调直接的感官形象。

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职《客户关系管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以客户投诉处理技巧为例 ………………… 陈小秀(6/72)

【鼠】、(一期 京2005)

从摹画的角度来看,有的字是从背面或正面摹画,如:(燕)、(龟)、(鱼),(它)。但从正面或背面摹画的动物字数量少,大多数动物字是从侧面摹画的,如:(虎)、(兔)、(鹿)、(隹)。

小乌龟怎么钻得出乌龟壳呢?大林回到女儿身边。他是乌龟啊,乌龟就一定要有乌龟壳的。厚厚的壳,他不能选择要或者不要。

无论是摹画的身型不同还是摹画的角度的不同,动物字的象形造字法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注重摹画或突出动物的特色身体部位,如牛的尖角、羊的弯角、犬的卷尾、豕下垂的短尾、马的鬃毛、虎的纹路、兔的长耳、鹿的犄角、鸟的长喙、隹的羽毛、鸡的长尾、燕的剪尾、龟的背甲、鱼的鱼鳞、它的大头。

(二)烘托显物类

除绘形象物的象形造字法,还有烘托显物的象形造字法。“所谓烘托显物,就是利用一种物体的烘托陪衬,来彰显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物体。体现在造字构形上,就是一方面把需要造字的那个词所指称的物体用简略的线条笔划勾勒出来,另一方面还要把某种相关物体,如附着的主体,经常发生关系的东西,周围的环境等,也连带描绘下来,让后者作为前者的烘托陪衬,以彰显前者所代表的究竟是何物。”[2]73甲骨文的雉(乙8751),是一支箭射住了飞鸟,“雉”字表示的山鸡,是一种需用箭捕获的野禽,雉又可写作(后下6·4),表示在箭只上系绳,以确保当射中的飞鸟落入深谷或水中时不丢失猎物;彘(后上18·5),像豕被箭射中之形,用来指称野猪,在商代人心中,野猪要用箭捕获才能获得,所以用这样的构形方式表示。烘托显物的字不是独体字,实际上是一种复合式的合体字。

(三)符号示意类

“采用纯粹的符号,代表语言中某些意义比较抽象的词,直接表示该词的所指意义,这种构形模式就是‘符号示意’。”[2]79孙雍长的符号示意字是纯体指事字,比如:上、下、入等字。而在甲骨文动物字中,有部分是采用符号来作为辅助工具表意的,这跟孙雍长的符号示意字是不一样的。比如:鼠,甲骨文,其中的四点指事符号,表示代表啮碎的物屑。“鼠”字的构形体现的是一种绘形象物和符号示意相结合的构形模式。类似的还有:“牡”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有,都是由一只鹿+(上)组合而成,“上鹿”表示交配时体位在上的公鹿,即种鹿;“上猪”为种猪;“上牛”为种牛;“上羊”为种羊;“上马”为种马;牝,甲骨文,都是由(匕,“妣”,女性)+(牛)组合而成,“匕牛”表示母牛;“匕羊”为母羊;“匕虎”为母虎

符号示意类其实也是象形造字法的体现,在甲骨文动物字中,有部分字采用了一些纯粹的符号来示意。这些字的字形也含有一些图象味道,但这些字不是完全有所指的确切具体之物的形状,而是指事造字法和象形造字法相结合。先民们在创制动物字时运用符号示意的模式,体现了先民的智慧。

(四)加注声符类

甲骨文动物字除了使用象形造字法外,还使用了加注声符的造字法。随着时代的发展,数量不多的象形字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这时就渐渐出现了形声字,形声字由声旁和形旁组成,声旁表示声音,形旁通常表示类属,《说文解字》对形声的解释是“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声造字法使得汉字能大量被造出,在已有的文字上加注义符或音符,是产生形声字的主要途径。甲骨文时代,先民们在动物字方面使用的象形造字法明显是不够用的,因而加注声符逐渐成为趋势。如:甲骨文“鸡”第一期写为(前7·23·1),是一只羽毛华丽的鸡的形象,第三期写作(人2018),加“奚”作声旁,变成形声字,同时形旁鸡的羽毛减少,象形性减弱。凤字第一期写为(后上31·14)为象形字,象高冠美羽的凤鸟,后来有的凤写作(后上14·7),加“凡”作声旁,变成了形声字。甲骨文动物字中的形声字还有(存下359),从犬亡声,即后世所说之狐;狼(前648·4),从犬良声;狈(京673),从犬贝声。麇(京1345),从鹿囷声。

加注声符这一汉字构形模式使汉字达到了音义结合的契合,让人们一见字形即可大致知晓这个字的读音。汉字的这一构形模式有利于我们中华文化历经几千年而绵延不绝,让我们哪怕相隔几千年也依旧能看到远古先民的智慧文化结晶。

三、甲骨文动物字构形体现的传统思维模式

甲骨文虽然不是一种完全成熟的文字,但其构形十分生动形象,我们能从这些甲骨文动物字的构形中看到汉民族传统思维模式。

(一)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汉民族最典型最显著的思维模式之一。早期的甲骨文,几乎就是一幅可以读出来的图画。然而图画并不就是文字。汉字起源于原始绘画,但不是图画,文字和图画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作为文字符号的图画,必定是经过了高度概括抽象、符号化的结果。早期汉字并不是对客观物象的机械描摹,它源于客观物象,而又高于客观物象。甲骨文极具象形性,其能指部分的“形”和所指部分的‘意’存在一种合乎逻辑的内在契合性。

汉字是表意文字,甲骨文动物字象形性特征显著。许慎《说文·叙》:“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为萌生,黄帝之史仓领,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3]先民们在甲骨文动物字的创制过程中,对所指事物的表象进行取舍,模拟直观形象的表象来创制文字。比如:犬在甲骨文中写为等形;豕在甲骨文中写为等形;尨在甲骨文中写为等形;虎在甲骨文中写为等形;等等。这些甲骨文动物字都是从某一个角度出发,直接描摹所指对象的外形,充分体现了汉字在甲骨文造形阶段深深地打上了汉民族的形象思维模式的烙印。即使汉字隶变、楷化之后,汉字字形的构意也始终没有脱离形象思维的制导和影响,形象思维贯穿于汉字产生、发展和演变的整个过程。甚至到现在,我们很多网络新词也依旧继承了先民的形象思维,比如“槑”“囧”等字。

(二)抽象思维

甲骨文作为汉字符号被看做文字而并不是图画或标志符号,因为它们是抽象的,可以代表某种概念或信息,并且不受时空局限而可以反复使用。在汉字创制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做到完全象形,可以这么说,世界上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字是完全象形的,连图画也不可能完全模拟现实。所以,尽管形象思维可以很直接地表现那些直观可感的客观事物,但对于那些无形、抽象的概念,便难以施用。不过,人们的思维在不断地进化,抽象概括能力在不断地提高,直观象形思维也不断地发展。先民开始利用一定的联想和想象,创造了一些经过抽象概括才能知晓字形之意的字形。比如:牛(甲795)是牛头的线描,突出牛的一双尖角;而羊(甲2904)连羊头的全貌都不是,而是羊头的一个轮廓,突出弯曲的羊角。甲骨文在创制的过程就是一个把具体的形象在脑海中进行抽象转换,然后由一个符号来代替。又比如:鼠,甲骨文(一期 京2005)像一只尖嘴、大耳、长尾的动物在啃啮什么,其中四点指事符号表示代表啮碎的物屑,这四点体现了先民在甲骨文造字过程中把具体事物抽象化的抽象思维。

(三)思辨性思维

早期的汉字没有规范定型,常常会出现异体繁多、偏旁位置不固定、正反不辨、正倒无差等不定型的现象。但是,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体系,作为一种符号体系,汉字不能无限制地扩大文字的构成部件,否则会造成文字系统的冗大繁琐,不便于人们记录、阅读,于是先民会寻求一种思辨性的方法来创制汉字,从而有利地增强文字的使用经济性。孙雍长:“通过对不同事物的比较,求异存同,突出事物的典型特征,或强调事物特殊属性,这是汉字构形中最容易被人们注意到得一种思辨性。”[4]尽管有些动物字的形体很相似,可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区别。比如:犬在甲骨文中写为等形,豕在甲骨文中写为等形,犬和豕的甲骨文很相似,但是,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犬的尾巴长,豕的尾巴短;鹿在甲骨文中写为等形,麋在甲骨文中写为等形,二者字形很相似,但“鹿”字像长着大眼睛和一对枝角的短尾四脚动物鹿字象鹿形,以多歧的两个犄角为特征,而“麋”字象目上有眉之鹿。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先民们在创制汉字时的思辨性思维模式。

“汉民族在自己思维习惯的影响下选择了汉字,同时,汉字又反过来深深地影响了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汉字强化了汉民族的传统思维习惯。”[5]通过研究甲骨文动物字的构形,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汉字构形与汉民族传统思维习惯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感受到先民的智慧。以后我们在分析汉字构形的时候,还可以充分挖掘甲骨文背后所隐含的文化意义、文字构形学知识,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凝聚和传承了汉民族传统思维习惯的甲骨文。

注释:

①董作宾先生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中把殷商王朝自盘庚至帝辛二百七十余年甲骨卜辞分为五期,即:第一期,武丁及其以前(盘庚、小辛、小乙);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廪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

②引自象形字典网:http://www.vividict.com/WordInfo.aspx?id=2942

③孙雍长1990年在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汉字构形的思维模式》,该文根据汉字构形的心智特征,归纳出绘形象物、烘托显物、标记指物、借形寓意、符号示意、比形象事、合字会意、加注意符、加注声符、意义合成等十种有关汉字构形的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

[1] 孙雍长.转注论[M].长沙:岳麓书社,1991:8.

[2] 孙雍长.汉字构形的思维模式[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04).

[3]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4.

[4] 孙雍长.汉字构形的心智特征(下)[J].古汉语研究,1994(03):5-9.

[5] 苏新春.文化的结晶:词义[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6):112.

Study on th Configuration Model of Animal Characters of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ZHOU Meng

(School of Literature, Hum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China)

Abstract :The animal glyphs of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are simple and vivid, reflectiong the superb word-making wisdom of the ancestors. Studying and analyz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animal charact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rd formation can reflect the traditional thinking mode of the Han nationality, which is conducive to enhancing national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Key words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animal glyphs; Chinese character configuration; traditional ways of thinking

[收稿日期] 2018- 11- 09

[作者简介] 周梦(1993—)女,湖南祁东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古代汉语。

中图分类号] H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0712( 2019) 03- 0091- 05

(责任编校:罗建兵)

标签:;  ;  ;  ;  ;  

甲骨文动物字构形模式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