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医院审计风险防范及对策研究
戴 展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化时代已然到来。多数行业的工作方式都融合了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医院的审计工作也逐渐向信息化转型升级,信息化为生活及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医院的审计工作产生了一定的风险。因此,如何在信息化的时代下加强医院的审计工作,有效的预防信息化所带来的风险,是目前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基于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分析了医院审计工作面临的问题,简单探讨了医院有效预防审计工作中出现风险的相关措施,希望可以推进医院这一公共服务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 信息化时代;医院审计工作;风险;措施
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目前多数医院的审计工作正在向信息化转型,但由于医院审计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科技知识及相关经验,这使得医院在审计工作转型中遇到很多问题,同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加强医院审计工作的安全保护以及风险预防,是当下的燃眉之急。
一、目前医院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医院应该认清审计工作在医院日常管理中的重要性,并将审计工作落实到医院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去,以便能够加大对医院的监督力度。在目前信息化的时代下,尽管多数医院已经开展了审计工作的转型,但是在某些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审计工作内部制度的不完善。审计工作的内部制度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前提条件,因此,内部审计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目前信息化的时代,审计工作多数由计算机来进行,以往的审计内部制度不能够应对计算机被广泛使用所引发的问题,这就导致了医院内部的审计工作风险增加。
2.2 超声微泡造影剂携RPM对T24细胞周期分布与凋亡的影响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经RPM和超声微泡造影剂携RPM处理过后的处于G1期的T24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T24细胞出现大量凋亡(表3,图1)。
(二)审计工作方式的改变。由于目前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多数由计算机完成,虽然计算机能够为审计工作变得更加智能化与便捷,但是由于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计算机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安全性,一些医院审计工作的内部数据可能会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将这些数据泄露出或者进行篡改,这会给医院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例如在会计凭证、应收账款、营业外支出、银行存款都储存在电脑硬盘内,这些数据信息很容易被篡改和替换,同时也很容易被复制和毁坏。
(一)转变信息化时代下的审计工作思想。目前多数行业的工作模式逐渐向信息化靠拢,这也可以看出计算机技术为工作带来的便捷性。在医院的审计工作上运用计算机技术,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日常的审计业务管理工作效率与审计工作的精确性。随着审计信息化工作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得到大多数医院的认同,并将在这种新型的审计工作模式应用在医院的审计工作中。但由于我国的医院审计信息化工作发展的偏差,造成了一些医院对于审计信息化工作没有信心甚至持有怀疑态度,依旧采用传统的审计工作模式,使得审计信息化工作不能够向前推进。因此,转变目前医院的审计工作思想是当下之急,让医院能够对审计信息化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意识到传统审计工作转型的必要性。在落实审计信息化工作时,尤其要重视审计工作中的风险预防,确保信息化模式下审计工作的安全性。
二、有效进行审计工作风险预防的措施
(三)审计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经验。由于目前审计工作环境发生了改变,多数审计工作都会用到计算机以及互联网,这对已经习惯审计工作人员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数审计工作人员已经习惯了传统的审计工作模式,对于信息化下的工作模式可能还不是太能接受,并且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这使得医院的审计工作风险增加。
(四)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医院审计的风险预警软件。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既可以带来便捷也会带来风险。医院审计部门可以转换思想,借助信息技术开发出一个医院审计风险预警系统。在审计风险的预防方面,医院投入一定的资金与精力,请专业的软件开发人员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业务流程的风险预警系统,建立风险数据库,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分析性测试,提高分析的速度和准确性。一旦审计工作中出现了超出风险的控制范围或是审计数据被窃取的问题,风险预警系统就会自动进行报警,并对审计数据进行保护措施,保证了医院审计工作的安全性。
(三)提高医院审计工作风险防范水平。目前阶段的医院审计信息化工作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其工作体系还不够成熟。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审计工作,多数是由纸质的审计文件转换成计算机磁盘或是USB 盘,这样的存储方法,会加大审计工作的风险。因此,医院审计部门在进行日常的审计工作时,应该注意内部审计数据的保密措施,加强对审计数据的保护,对日常工作中所使用的计算机进行定期的硬件检查以及系统更新,避免因为计算机硬件问题导致审计数据的丢失,以及系统漏洞审计数据被不法分子所窃取。
(二)完善健全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完善并健全目前的审计制度,是保证信息化时代下审计工作风险降低,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医院财务部门在完善相关的审计制度时,需要考虑到医院的综合实际情况,侧重对于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电算化审计过程和相关审计技术以及证据收集等方面做出规范。运用法律法规的力量加强对医院审计工作的监督力度,从而达到预防审计工作风险的目标。
(五)加强对医院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培训。在如今信息化时代下的审计工作,对医院的审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审计项目质量不可缺失的环节是优化内审人员结构、提高其综合素质。除了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审计专业知识以及工作能力以外,医院还应该加强审计工作人员对于信息化时代下的审计工作模式掌握。落实到培训内容上,医院在审计工作人员的选择上,除了关注到工作人员的审计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以外,对于工作人员的道德品质也要严格把控,选择责任心强、能够遵守医院内部审计制度的优秀人员,要全面考虑工作人员的综合情况,在面试中选择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人才。其次,在对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上,医院可以定期召开培训活动,邀请专业的计算机专家、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专家或是具有成熟信息化审计工作经验的人员,对审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技术专业能力,能够将计算机技术很好的运用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上,发挥出审计信息化的作用。在保证了医院审计数据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了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了医院审计工作水平的提升,使得医院的审计工作能够向前发展。
目前我国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人数增加,旅游需求多样化,旅游形式也要多样化,各具特色的专项旅游也逐渐发展起来,在众多的专项旅游中,人们不再满足愉悦性的观光类旅游活动,也在寻找另类旅游活动。唐山地震遗址作为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的印记,对于人们了解当时的历史,自然的残酷,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三、结束语
综合全文来看,信息化为医院的审计工作既带来了一定的便捷与智能,又为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风险。如何利用好信息化这把双刃剑,需要医院的综合考量,合理制定。在医院审计工作的风险预防上,医院审计部门需要先转变自身的审计思想,以适应当下的时代发展;在医院的内部审计制度上需要考虑到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完善;邀请专业的软件开发人员,结合医院的发展现状,开发出一套适用于医院的审计风险预警系统,以保证审计工作的安全性,审计数据的保密性;加强对审计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审计工作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从而达到信息化时代下,有效提高医院审计工作风险预防的目标。
2.1 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 非糖尿病ZT23亚组及非糖尿病ZT11亚组大鼠精神状态良好,反应敏捷,毛色白且光泽;糖尿病ZT23亚组及糖尿病ZT11亚组大鼠每周血糖≥16.7 mmol/L,同时出现多食、多尿、多饮、体重减轻等症状,精神萎靡,反应缓慢,毛发无光泽。
参考文献:
[1]周翔宇.大数据环境下审计风险的防范对策浅析[J]. 经贸实践,2018,No.227(9):111-111.
[2]姜超.信息化环境下医院审计风险防范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03):91-92.
(作者单位: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肿瘤医院)
标签:信息化时代论文; 医院审计工作论文; 风险论文; 措施论文;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肿瘤医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