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红霉素与甲氧氯普胺用于ICU患者肠内喂养失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肠内喂养失败ICU患者90例,随机分为红霉素组30例、甲氧氯普胺组30例与联合用药组30例,红霉素组采用红霉素静脉注射治疗,合并治疗组采用红霉素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观察并分析三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5天的治疗结果显示,红霉素组的喂养成功率为60.0%(18/30),甲氧氯普胺组的喂养成功率为26.7%(8/30),合并治疗组的喂养成功率为16.7%(5/30);红霉素组的治疗效果优于甲氧氯普胺组(P<0.05),而合并治疗组又优于红霉素组(P<0.05),因此合并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最好。结论:红霉素与甲氧氯普胺联合治疗肠内喂养失败ICU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红霉素或甲氧氯普胺,而且联合用药对药物的耐受性比单独用药更好,更利于治疗患者,适合在临床中使用。
关键词:红霉素;甲氧氯普胺;肠内喂养失败
ICU患者在进行肠内营养时,容易出现胃肠动力障碍而导致喂养失败。通常发生这种情况时,医护人员就会对患者采用能够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或采取幽门后喂养、全静脉营养支持等营养措施[1]。其中,使用最多的治疗方法就是利用肠道动力药加快胃排空的治疗。本次研究对肠内喂养失败ICU患者采用分别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采用联合红霉素与甲氧氯普胺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更理想,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肠内喂养失败ICU患者90例,随机分为红霉素组30例、甲氧氯普胺组30例与联合用药组30例,全部患者均采用后鼻饲,并经确定胃管在胃部。红霉素组男患14例,女患16例;年龄47岁至74岁,平均年龄(61±3.2)岁。甲氧氯普胺组男患15例,女患15例;年龄46岁至75岁,平均年龄(62±3.7)岁。组男患17例,女患13例;年龄47岁至76岁,平均年龄(63±2.8)岁。三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标胶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下一步的对比。
1.2 排除标准
排除24小时内已采用肠道动力药治疗的患者;对红霉素和甲氧氯普胺两种药物均过敏的患者;一个月内采取过消化道手术的患者;肠梗阻或肠道穿孔并发症的患者;急性胰腺炎患者,严重肌无力患者;孕妇;胃出血以及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肝功能异常患者[2]。
1.3 治疗方法
红霉素组采用200mg的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每隔12小时治疗1次,连续治疗5天。甲氧氯普胺组采用10mg的甲氧氯普胺静脉注射治疗,每隔6小时1次,连续治疗5天。合并治疗组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同样连续治疗5天。对三组患者治疗24小时后,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
1.4 疗效标准
治疗时,6小时检查1次患者发现胃液潴留超过250mL,即可认定为肠内喂养失败,还需进行更有效的治疗[3]。根据每天每次的胃液潴留量的平均值,计算肠内喂养成功率。
1.5 统计学标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对以上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汇总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明显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5天的治疗结果显示,红霉素组的喂养成功率为60.0%(18/30),甲氧氯普胺组的喂养成功率为26.7%(8/30),合并治疗组的喂养成功率为16.7%(5/30);其中,红霉素组的治疗效果优于甲氧氯普胺组(P<0.05),而合并治疗组又优于红霉素组(P<0.05)。三组喂养成功率对比情况如表一。
表一 三组喂养成功率对比
3 讨论
本次研究采用红霉素与甲氧氯普胺静脉制剂对患者分别进行单药剂和双药剂治疗。根据研究结果显示,红霉素组的喂养情况优于甲氧氯普胺组(P<0.05),合并治疗组又优于红霉素组(P<0.05)。说明喂养失败患者在采用静脉滴注红霉素联合甲氧氯普胺进行治疗后,促肠道动力的效果最好,并且在两种药物中,红霉素更起效[4]。根据表一喂养成功率的比较来看,红霉素组与甲氧氯普胺组的喂养成功率下降的趋势较为明显,也许是与患者对药剂产生抗性有关[5]。但根据第5天的数据来看,合并治疗组的喂养成功数依旧超过一半的患者人数,这就说明红霉素与甲氧氯普胺在联合使用时,彼此之间具有相互协同的作用,并且可以相互抑制彼此的药物抗性。因此,红霉素联合甲氧氯普胺对喂养失败ICU患者治疗的效果更佳,并且还能用于前面使用单一药剂产生抗性的患者进行有效补救,其效果将比原来单一药剂治疗的还要好。
综上所述,红霉素与甲氧氯普胺联合治疗肠内喂养失败ICU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红霉素或甲氧氯普胺,而且联合用药对药效的抗性较低,更利于治疗患者,适合在临床中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蓉,刘慧霞.甲氧氯普胺与新斯的明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促进肠蠕动恢复的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08(01):84-86
[2] 王凯,白艳,梅和坤,梁蓓蓓,白楠,李晨,王瑾,王睿.红霉素及其衍生物促胃动力作用的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6,13(04):240-244
[3] 马美琼.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100例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07):146
[4] 谢宏民,杨新魁.红霉素联合胃蛋白酶和思密达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05):1025-1026
[5] 许景春.用向足三里穴注射甲氧氯普胺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6):87-88
作者简介:张润华(1976年10-)云南洱源,白族,主治医生,大学,主要从事危重症医学。
论文作者:张润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上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5
标签:红霉素论文; 患者论文; 效果论文; 率为论文; 抗性论文; 药剂论文; 成功率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上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