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电网不断深入改造,配电自动化是配电系统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而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否安全、可靠地运行,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配电自动化系统作为配电网的二次系统,其安全问题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此,本文对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进行分析。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策略
1配网自动化系统概述
利用越来越智能化的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综合型系统是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特色,其能够做到配网管理、远程控制以及远程监控的作用。在近些年来,配网自动化系统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及应用,同时反馈的结果也较为高效,与传统的配网系统相比较,在运行时不仅仅提高了配电网在运行时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还大大降低了人力工作量,节省的人力开销极为惊人,从某种角度来说,配网系统实现自动化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是一场新的变革,促进了电力企业的良好发展,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2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配网自动化系统是电力系统走向自动化的主要标志,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结构主要分为硬件结构以及软件结构等两种。其中硬件结构中主要以通信服务器、数据中心服务器、WEB服务器等为主,而且是与网络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联系,网络结构也可以说是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关键所在,通过网络结构来完成各个部件以及对区域网的自动化监控管理。也就是说,网络结构是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主要通讯结构,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要确保配网自动化的有序运行,必须要保证配网硬件结构运行的安全性、质量性等,同时还要考虑到配网的实际规模等情况,对系统进行相应的投资;软件系统结构,如果说硬件系统结构是配网自动化系统的骨架,那么软件系统结构就是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灵魂,主要包括GIS库、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历史数据库、网络任务管理系统、DMS应用库、地理信息支撑平台AM/FM系统等。关键系统结构是保证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关键,必须要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结合配网的实际运行情况,软件系统结构也主要分为几种形式展开服务。例如,以C/S方式来为系统提供信息查询服务的;以API方式向系统应用程序提供调用接口等。
3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原则
3.1安全性原则
人们生活水平已经越来越高,电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对物质生活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电力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到了没有电力就难于生活的境地。倘若电力系统发生了问题,就不能正常供电,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不方便,而且给社会政治、经济等带来重大影响,曾经莫斯科市的一次大停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一次在配电自动化的过程中,安全性必须要得到保证,配电自动化一定要遵循安全性原则。这是对人民也是对社会负责。
3.2可靠性原则
在配电系统中,在自动化运行管理时,可靠性原则也是要遵守的,这主要是保证用户用电的可靠性。比如在夏天,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空调、电扇已经是人们夏天不得不用的电器,假如供电可靠性不高,这将导致人们在生活中产生中暑等的严重后果。这个可靠性是指供电系统中,要避免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故障导致用户无法正常用电的情况,这要求配电自动化在运用中一定要做到:选用可靠的设备,要有可靠的网络通信系统,有可靠的设计布局,电源也要可靠。做到了这些,基本上是能够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在应用中的可靠性的。
3.3与时俱进原则
随着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配电自动化管理也要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用户对电力能源的高要求。配电自动化管理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管理工作,对自动化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在配电自动化管理中应遵循与时俱进原则,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完善配电自动化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实事求是原则
在配电自动化管理中对于配电自动化设备的选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选择符合我国技术情况的自动化设备,充分发挥自动化设备在配电自动化管理中的作用。在配电自动化应用中应严格遵循实事求是原则,严禁盲目照搬国外先进技术,造成自动化技术与我国实际国情相脱离的状况。
4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策略
4.1优化主站安全维护
为了减少主站运行中的风险,首先应该强化主站安全区域的维修保护工作,保证主站的运行安全。纵观配电系统的发展历程中,投入工作与使用工作的实际状况与主站的稳定运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对主站进行设计时,便应该对整体配电系统进行科学规划以及全面检测,并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并加设防火墙。防火墙终端作为一种集成化智能设备,可设置3层系统结构的防火墙,主要包括用户防火墙、支线防火墙以及干线防火墙等,对外层故障进行隔离,防止违法分子对主站服务器进行入侵。对于电力输配电设备,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检测,一旦发现任何质量问题,应立即解决,保证防火墙的设计等与实际要求相符合。
4.2加强通信网络管理
为了提高系统的控制管理能力和减少通讯端口设备,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将系统分为若干子群,每个子群由几十个监控终端组成,并由一个通讯控制器管理。通讯控制器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上位,它接收从后台发来的各种指令,对下位,收集数据和转发后台的指令,并控制上、下位的通讯对RTU、FTU等监控终端通讯通道的状态及通讯质量进行监视,当主通道的通信出错率达到整定极限或此通道中断时,系统能自动切换到备用通道。可在线启停、切找通道,并进行运行监视报警,并对各通道的通讯出错次数进行统计。在网络接入方式时,也能进行正常的监视、报警提示。
如今,网络安全也是重中之重。不管是供电单位的计算机终端或者是遥控信号的保密设置,都必须设置安全密码权限,并由专业人员管理,防止操作权限被恶意盗取或者遥控信号被截取,致使电力设备被恶意操作,造成电力系统崩溃并对社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
4.3强化配电系统安全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首先,科学运用双电源环网供电模式。在实际的智能配电自动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强化环网供电建设,调整网络结构配置,充分发挥电源分配的作用。借助于配电系统,不仅强化了变电站出口保护与微机的巧妙结合,并且实现了本身的远程控制的效果,可以借助于微机技术对远程设备、通信交流、事故信息等实现控制。
其次,合理运用应用模式。在电力线路的实际安全运行与输送中,应该将电压测试装置与自动重合闸进行安装,以确保配电网的正常运行与服务,而一旦配电系统中出现问题,则可借助自动重合闸装置对线路故障发生的原因以及时间进行检测。因此,根据现阶段电力部门的具体要求,可以运用科学的配电运行模式,避免智能电网配网自动化造价成本高等问题,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安全性运行。
结束语:
对于配电自动化系统来说,在其正常运行和良好发展的过程中,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对其选择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时,相关的电力单位和施工人员应该科学合理的制定建设计划,积极的采取高效的措施,使用高新的科学技术,从根本上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智能接地配电系统应用关键技术[J].杨晖.科学技术创新.2018(25)
[2]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J].石嘉瑞.中国高新科技.2018(16)
[3]智能电网背景下的配电系统安全运行[J].黄伟勋.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2)
论文作者:潘尚君,曾健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自动化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结构论文; 原则论文; 安全性论文; 可靠性论文; 主站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