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室内装修时,防水处理是一个很重要环节,其质量的好坏最终直接影响住户整体居住环境质量。
关键词:室内装修;防水;方法
前言
室内防水是防水工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功能,尤其是厕浴间、厨房间、阳台、地下室和有防水要求的楼层地面、墙面。如发生渗漏现象,不仅给业主造成使用的不方便,还给整个工程的装修品质、声誉造成重大影响。为此,住房城乡建设部早前发布了行业标准《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编号为 JGJ298—2013,自 2013 年 12 月 1 日起实施。
针对住宅室内防水工程面积小、管道多、形状复杂等特点,现多采用涂膜防水的方式。采用涂膜防水,虽具有整体性好、可适应基层变形、施工便捷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对基层条件(强度、平整度、含水率等)要求高、对细部节点部位(止水坎、墙地转角、管根、地漏等)把控难、受施工条件(温度、湿度等)限制大等不足,处理不到位很容易出现防水层开裂、起鼓、脱落、翘边等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整体防水效果。
厕浴间、厨房间、阳台、地下室都是渗漏多发的区域,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防水涂料与基层粘结效果不佳,出现起鼓、脱落、翘边现象;2)细部节点部位如阴阳角、管根处、地漏、排水口等处理不当,加之振动及砂浆、混凝土收缩等原因,出现裂缝而引发渗漏;3)施工人员对防水涂料的适用范围和施工方式缺乏深入了解,出现材料使用不合理、施工不规范的现象;4)没有严格的技术管理措施。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正确、高效地进行防水施工,确保住宅室内防水工程质量,笔者结合多年的装饰施工经验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总结。在探讨施工操作因素对防水层质量影响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室内防水施工管理流程、深化设计节点防水做法和材料质量控制措施,现予以介绍,供同行参考。
1、室内装修中的防水材料选择
在室内装修防水中多使用双组分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该涂料属于柔性防水涂料,市面上多为双组分,一份为粉料,一份为胶水。
在选用材料时,应注意防水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得有超量有害成分挥发,必须达到国家对室内装饰材料的环保标准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双组分材料的配合比,控制好水的加入。在大量工程实践过程中,工人为了降低材料的单位面积造价,增加材料的和易性,减少胶水的比例,掺入过多的水,造成后期形成的涂膜质量差(粉化、吸水、厚度不够),留下了漏水的隐患。所以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材料的配合比要求,控制好水的加入。在材料选用上,有些装修公司和房产开发商使用多种防水涂料,即地面采用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材料,并翻边300mm 到墙面,墙面采用双组分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地面施工完成后作喷砂处理,并做好保护层,避免由于单组分聚氨酯油性成膜光滑造成空鼓。
2、防水施工管理流程
管理是防水工程的保障,为了规范防水工程施工管理行为,提高在建项目防水施工质量,施工企业应根据《项目管理文件汇编》的要求,并结合防水工程实际情况,制定防水工程管理制度。内容应包括成立防水管理小组、防水专项图纸会审、施工方案逐级审批、技术交底等环节。
具体的防水工程管理制度流程可参考如下:项目进场→成立防水管理小组→防水专项图纸会审→施工方案逐级审批→技术交底→人、材、机准备→基层处理→防水层施工(施工完毕后应进行24 h 蓄水试验,检查无渗漏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否则要继续进行防水处理直至无渗漏为止)→砂浆保护层施工→面层施工(施工完毕后应进行 24 h 蓄水试验,检查无渗漏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验收交付→维保阶段→维保到期,合同终止。
3、防水做法
(1)卫生间钢架隔墙做法
卫生间钢架隔墙下必须做混凝土导墙;隔墙禁止使用加气块、石膏板和密度板等易吸水材料;非卫生间一面的装饰基层必须做防潮处理;轻质隔墙与其上混凝土梁或板应连接严密、不留空隙;防水层和防潮层应涂刷至梁板上(图 1)。
(2)卫生间后置管线做法
卫生间需要重新布置管线的,必须在防水施工之前完成。布置管线之前槽内应清理干净,并设置防水层;槽区域应增铺无纺布(图 2);水管的出水口应与完成面相平;水管包裹之前应进行水压测试,条件允许情况下保压施工。
(4)卫生间管道周边混凝土封堵处理
如果原卫生间的孔洞吊模及排水管道穿过楼面处未采用预埋接口配件的做法,排水管道与原楼面之间的空隙应采用微膨胀 C20 细石混凝土填塞浇筑。具体做法:浇筑混凝土前将洞口清洗干净,进行毛化处理并刷界面剂处理;然后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应分二次浇筑,第一次浇筑至楼板厚度的 2/3 处,待混凝土凝固 4h后进行 24h 蓄水试验,无渗漏后,再用细石混凝土浇筑至与楼面结构相平。管根用掺入抗裂防渗剂 1∶2 的水泥砂浆做成宽度 50 mm、高度40 mm 的管台。
(5)卫生间地漏处理
原地漏上口必须与原结构楼板平齐,不能高于结构楼板层表面;卫生间防水层必须伸入原地漏内侧;采用防臭地漏,地漏连接管应插入原地漏立管 100mm 以上,坡度坡向地漏(图4)。
(6)卫生间浴缸底部与侧边止水导墙做法
浴缸底部除设置浴缸排水管以外,还应增加一个地漏,以防浴缸底部产生积水时不能及时排泄,该地漏与其他地漏共用存水弯。在防水层施工前,浴缸钢架必须安装完成,将钢架与墙地面接触部位固定牢固并用 1∶2 水泥砂浆包裹密实;浴缸临空部位下部必须浇筑止水导墙,止水导墙应高出卫生间地面完成面50 mm;浴缸底部楼面、止水导墙和墙面防水必须连续作业;检修门底部应高于止水导墙完成面。
(7)卫生间淋浴房玻璃隔断(玻璃门)下部止水暗坎做法
卫生间防水施工前,必须在淋浴房门口及淋浴房隔断玻璃下部用细石混凝土制作暗坎,可做成等宽或上窄下宽的形式,宽度为 80~100 mm,高度控制根据装饰完成面标高确定。淋浴房的石材采用湿铺法安装;淋浴房地面应低于其他地面 10mm,并做 5‰的排水坡,地漏位于坡度的最低点;如果淋浴房设置排水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排水沟内应设置两个地漏,确保不积水;淋浴房门必须设置在门槛斜坡以内,确保水不溅出。
(8)卫生间门槛石止水暗坎做法
卫生间门槛石下部应采用抗渗细石混凝土浇筑止水的暗坎,高度控制在门槛石底部向下 20 mm。其暗坎与墙下混凝土止水导墙应连续浇筑或嵌入止水导墙 20 mm,防水层翻过暗坎,门槛石采用湿铺法安装(图5)。卫生间如为木质门套,门套和基层下口应离开地面 20 mm,或其下部采用石材等其他不易吸水霉变的材质。
(9)卫生间管道井周边做法
管道井墙或包裹管道后砌墙下必须浇筑细石混凝土导墙,高度为地面完成面向上 200mm,阴角采用R≥50mm 的圆角(图6)。
(10)卫生间地暖做法
卫生间地坪应设置两道防水,一道设置在地暖隔热层下部,第二道设置在现浇混凝土填充层上部;所有地暖管道不得直接穿过混凝土止水坎,应沿墙跨越混凝土止水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淋浴房应增设一个暗地漏,位于地暖隔热层下部;现浇填充层一般采用豆石混凝土,便于均匀传热。
4、结束语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标准化的生产工艺、工业化的装修施工技术以及开发商整合社会资源的集约化都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装修工程的发展。但是在精装修室内工程施工中,防水工程一直是比较复杂的难点问题,必须做好材料的选择,严格控制施工技术,保证住宅整体居住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萍,于新国.《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解读[J].中国建筑防水,2014(7):38-42.
论文作者:向高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地漏论文; 卫生间论文; 混凝土论文; 防水层论文; 做法论文; 材料论文; 地面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