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医院感染科;江苏南京210003)
【关键词】艾滋病,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药疹,护理
近年由于艾滋病抗病毒药物的治疗,在临床上我们发现有许多艾滋病患者对抗病毒药物发生过敏反应。且这种现象呈向上发展的趋势。我科2017年有10例艾滋病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性皮疹。其中有1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药疹的患者。本病为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表皮坏死症。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型,发病急,发展迅速,受损面积大,易伴有多系统损害。皮疹初起于面、颈部、胸部,呈深红色、暗红色,很快融合成片,发展至全身。斑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及表皮松解,死亡率高。[1]艾滋病患者免疫力极差,一旦因药物过敏引发重症剥脱性皮炎,会出现全身严重的中毒症状。如病情重或救治不当,据资料显示其死亡率可达10%~20%。[2]现就我科这例HIV合并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0岁,自由职业,已婚,因“HARRT治疗一月余,皮疹伴发热半月”于2017年8月6日入院。患者3月前确诊HIV抗体阳性,1月前启动抗病毒治疗,服药后全身出现皮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最初见于双上肢,后逐渐增多,蔓延至全身,并右手虎口区皮疹演变为水疱疹,为瘀斑样,并出现大片水疱,部分破溃,伴发热,热峰38.5℃。为进一步治疗,来我科就诊。体格检查T:39℃ P:100次/分 R:20次/分 BP:109/59mmHg,Spo2:99%。入院时神志清,精神萎,双侧睑缘红肿,较多分泌物,口腔可见大量白斑,全身弥漫点片状暗红色皮疹,压之不褪色,大部分皮疹表皮松解,见较多大疱疹,部分破溃,可见鲜红色创面,口唇、阴茎,阴囊表面糜烂。实验室检查:T辅助、诱导淋巴细胞401个/ul、肝功能异常。医嘱下病重。予丙球20g冲击治疗,甲泼尼龙80mg、地氯雷他定、葡萄糖酸钙、西替利嗪抗过敏,辅以兰索拉唑抑酸等治疗。入院时主要诊断:1、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2、HIV感染。
2护理
2.1心理疏导 患者入院时焦虑、恐惧,针对患者心理状态,护士要积极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让患者自己参与到疾病的治疗中来,感受到人格受到尊重。耐心地听患者倾诉情感,认真对待他提出的要求和意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有利于达到康复最佳的心理状态。向患者讲解抗病毒药物、皮肤护理知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正确指导患者的饮食、治疗,使患者对疾病有了新的认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保护性隔离 (1)患者安置在单间,限制陪探视人员。病房温度保持在22~24℃,每日开窗通风两次,空气消毒器早晚各消毒空气30分钟,床单元、病房地面每日用0.2%含氯消毒液擦拭和湿拖。(2)病人的床单、被套、病人服、纱布均用高压灭菌,防止交叉感染。(3)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计等诊疗器械做到专人专用,用后消毒。(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各项治疗和操作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医护人员操作时做好标准预防,必要时戴防护面罩。
2.3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病情和用药后反应。及时监测生命体征,30min-1h测一次体温,认真记录。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协助患者饮水,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有无水电解质紊乱,注意观察全身皮肤粘膜损害情况及激素不良反应。
2.4 皮肤护理 对表皮脱落,破溃皮肤做好创面护理促进皮肤愈合。可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汇涵术泰护创液喷于创面,每日换药两次。对于未破大疱,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液体,保持疱壁完整,涂氧化锌软膏,优拓油纱布覆盖,根据分泌物量决定换药次数,注意观察皮疹状况。
2.5口腔、眼睛护理 患者因血痂影响张口,先用盐水纱布湿敷,软化血痂。慢慢清除至能张口。每日口腔护理两次,碳酸氢钠漱口,防止口腔感染。晚上睡觉前口唇涂抹抗生素软膏。口腔护理时注意观察口腔粘膜情况。
2.6营养支持 高热、皮疹渗液多及进食减少可造成体液不足、低于机体需要量的危险。为保证机体修复的需要,在注意预防感染的同时,要注意患者营养需要,给易消化、无渣低温饮食。静脉营养支持在本病的抢救治疗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需要计算后按量给足,及时有效的提供机体修复的需要。每1小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根据量出为入决定24小时补液量,24小时内静脉补液至少4800ml。若患者皮肤弹性差,口干感强,尿少,表示体液不足,要加快补液速度或增加补液量。
3结果
入院后经积极的抗过敏、抗感染、保肝等治疗,加强了对皮损的换药及护理,对症治疗,配合氧疗,积极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输入蛋白对患者营养支持等。8月25日,患者无发热,全身表皮大部分角化呈纸片样剥脱,新生皮肤正常,皮疹好转,予出院。
4小结
艾滋病合并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临床少见,死亡率高。这例患者的护理经验,对我们今后护理此类患者有很大的临床实践指导作用。在治疗护理时,要密切观察皮肤、粘膜的变化,严格皮肤床头交接,及时换药,同时做好消毒隔离,预防继发感染,防止职业暴露。
参考文献
[1]张学军 皮肤性病学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44-155
[2]骆肖群 翁孟武 79例重症药疹病历临床回顾[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1,30(3):145-146
论文作者:汤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患者论文; 皮疹论文; 表皮论文; 药疹论文; 创面论文; 全身论文; 皮肤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7月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