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老旧城区 交通拥堵 交叉口改造
随着国内城镇化、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交通需求与交通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交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凸显。人口密度大、商业综合体多、路内违停车辆多是老旧城区的典型特征,由于区域内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较早,道路断面形式、交叉口渠化方式等与现状交通出行特征不尽匹配,造成早晚高峰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缓解老旧城区居民出行难的感受,改善老旧城区交通运行状况迫在眉睫。
1.老旧城区交通拥堵原因
1.1 交叉口未有效渠化
老旧城区内早期城市道路建设相对粗放,在交叉口设计及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专用的掉头、左转及右转车道,在交通量不大的情况下未出现明显问题,但随着近年来私家车保有量增加,由于交叉口未有效渠化,往往带来交叉口进口道通行能力小于路段通行能力,节点拥堵频发,导致车辆排队积压,拥堵蔓延至路段,进而引发区域性交通拥堵。
1.2 人行横道宽度不足
随着城市的向外扩张和高容积率小区的建设,电动车数量迅速增加,与地铁等公共交通设施对接的共享单车也成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重要方式,但老旧城区内人行横道普遍较窄,主要以4m宽为主,部分路段设置6m宽人行横道,导致电动车、自行车在过街时排队溢出,过街混乱,干扰机动车通行,影响整个交叉口通行效率。
1.3 交通信号相位相序不合理
在老旧城区内,大部分交通信号灯为圆屏灯,信号控制机为单点控制方式,高峰小时各方向交通流量均较大,逐个进口道“推磨式”放行造成整个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通行效率均较低。
2.交叉口“微改造”原则与措施
2.1交叉口“微改造”原则
在老旧城区内进行交叉口“微改造”,梳理了以下5条改造原则。一是交通安全原则,即充分保障各类交通流的有序流动,降低交通冲突概率;二是供需平衡原则,即合理调节交通流的通行需求,使之与道路通行能力相匹配;三是均衡分布原则,即在特定区域内,从空间和时间上调整疏导交通流,使之分布区域均匀;四是交通分离原则,即在时间和空间上,将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交通流分离,减少混合运行和相互干扰;五是交通连续原则,即尽可能保证车辆和行人连续移动,减少停车次数和等候时间。
2.2交叉口“微改造”措施
2.2.1交叉口科学渠化
1)增加进口车道数。结合交叉口交通流量情况,利用压缩车道宽度、局部拆除侧分带等技术手段,对交叉口进口道通行能力进行扩容,根据国家规范设置合理的渐变段、展宽段长度,保证交叉口进口道通行能力与路段通行能力相匹配。
2)合理分配车道数。结合早晚高峰流量特征,按需设施左转、右转专用车道,为发挥信号控制调节作用打好基础。
2.2.2交通秩序综合提升
1)加强对违停的管理,避免因路侧违法停车造成交通拥堵。一般采用加强警力巡逻或增加交叉口智能违停抓拍设施;
2)加强交叉口交通信号管理。结合交叉口车道布置更换箭头信号灯,采用区域信号控制机实现联动控制,通过调研全天交通流量,细分交通时段,按不同时段流量特征与上游交叉口联动制定信号放行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行人、非机动车过街管理,完善交叉口范围内人行道护栏,避免行人随意过街,同时加宽人行横道,设置独立的非机动车过街通道。
3.实际应用案例与分析
吴家山区域是武汉市东西湖区的核心区域之一,区域道路建设较早,是典型的老旧城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机动车保有量增长速度较快,区域内商业综合体、高容积率小区不断增加,部分交叉口交通拥堵加剧,高峰小时引发区域性交通拥堵。本研究对吴家山区域5处拥堵严重的交叉口进行“微改造”,并对区域改造前与改造后的交叉口服务水平进行评估分析,下文以四明路东吴大道交叉口为典型交叉口介绍详细改造方案。
3.1典型交叉口改造方案
3.1.1基本情况
四明路东吴大道交叉口为四路灯控交叉口,各方向进口道均未拓宽;信号灯为圆屏信号灯,采用单点式信号机;该交叉口高峰小时交通流量为2948pcu/h,高峰小时服务水平为E级。
3.1.2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交叉口进口道未拓宽,进口道通行能力不足;
2)两相位放行方式引发左转与对向直行冲突,通行效率较低;
3)非机动车、电动车过街混乱,干扰机动车通行。
3.1.3“微改造”措施
(1)交叉口科学渠化
1)北进口道通过压缩车道宽度,增加1条进口车道;
2)东、西进口道拆除侧分带,各增加增加1条进口车道。
(2)提升交通秩序
1)取消交叉口100米范围内路侧停车位,加装智能违停抓拍系统;
2)交叉口信号灯增加左转箭头灯,更换区域控制信号机;结合交通流量早晚高峰采用四相位放行;平峰采用多方案两相位放行方案;
3)规范慢行过街,完善交叉口100米范围内人行道护栏。
3.2整治后周边交通影响评价
综合整治前,吴家山片区部分交叉口拥堵较为严重,交叉口服务水平分布不均衡。其中,服务水平为F级的交叉口2处,服务水平为E级的交叉口3处,服务水平为D级的交叉口1处,其余交叉口服务水平均为C级。
本次研究通过对服务水平E级和F级的交叉口进行交叉口“微改造”,吴家山区域内交通流量分布趋于均衡,交叉口服务水平保持在C级或D级。
图1 综合整治前、后吴家山区域交叉口服务水平
4.小结
本文分析了老旧城区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交叉口“微改造”的原则和措施,以吴家山区域为例应用交叉口“微改造”,实现了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均衡交通流量分布的“微改造”目标。城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有机体,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交通供需矛盾,面对老旧城区交通拥堵,应立足于详细的交通调查和社会调查,用“绣花”功夫深入分析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微改造”原则提出合理的、有效的交通拥堵改善方案。
参考文献:
[1] 吴志强,李德华. 城市规划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9月.
[2] 张敬宇,刘孟林. 交叉口微改造及交通管理优化的城市治堵实践[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年4月
论文作者: 李,俊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2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交叉口论文; 交通论文; 老旧论文; 车道论文; 城区论文; 服务水平论文; 通流论文; 《城镇建设》2020年2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