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艺洁 弥勒市第五中学 云南 弥勒 652300
【摘要】笔者面对的初中学生,虽然从儿童过渡到青少年,但是不少学生依然“怕作文”对仿写仍有较强的依赖性。“依葫芦画瓢”也有很多可取之处,因势利导指导学生仿照经典范文立意,布局谋篇,表达方式,选材方式进行片断、依题作文。仿写量的积累,知识逐渐内化为能力,融会贯通别人的思想,逐渐积淀为自己的精神,就会逐渐地有自己独立的创作。
【关键词】初中学生 习作 “依葫芦画瓢”
中图分类号:G6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271-02
所谓习作,就是用于练习作文水平的作文,可以当作练习写,也可以当作普通作文去写;所谓“依葫芦画瓢”就是仿写。
“依葫芦画瓢”源于宋朝初年,翰林学士陶谷自以为文笔高超、才能出众,想好好表现一下好升职,他劝太祖重视文字工作。赵匡胤以为他的工作只是抄写而已,说是依样画葫芦。陶谷的目的没有达到,就在住处墙上作诗:“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随着社会的发展“依样画葫芦”变成了“依葫芦画瓢”,直意就是依葫芦的样子画瓢,在很多时候引意为简单模仿,不加改变,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地把它与革新、创造对立起来,甚至与“因循守旧”并论,被视为贬义词。在写作方面也有人时常把它与照抄、照搬混为一谈,把“依葫芦画瓢”当作一件坏事,给予全盘否定。于是乎,古人便有“东施效频”讽刺某些不切实际,不加思索的模仿,其结果,给世间留下许多茶余饭后的笑料。
“依葫芦画瓢”真的一无是处吗?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从儿童时期起就有模仿有本能,他们用模仿而获得了最初的知识,模仿就是学习”。初中学生,虽然从“儿童”过到“青少年”,因为他们的知觉在许多活动中是直接与动作和活动相互联系着的,所以仿写是多数学生作文时心理上的依赖。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既有消极的一面,又有积极的另一面。我们应当肯定积极的一面,并合理地、积极地利用,克服消极的一面,变消极为积极,决不能“因噎废食”,否则,就会像鲁迅先形容的那样“把孩子和脏水一齐泼掉”,这是不可取的。
“依葫芦画瓢”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为“画瓢”而“画瓢”的模仿;另一种是活用别人的方法而不为别人的方法所拘,权衡利弊,取长去短,创立自己的方法。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伟大诗人毛泽东主席的《七绝 仿陆放翁》:“人类惊闻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愚公尽扫饕蚊日,公祭无忘告马翁。”
就“依葫芦画瓢”而言,它更多地有着合理、积极的一面,那就是“模仿”成份。也许一提到模仿,便会有人嗤之以鼻,贻笑大方。可是,假如我们冷静下来,仔细揣摩,模仿岂非是一件坏事?人类社会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活动,何时何事离开过模仿?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由野蛮进入文明,而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首创文字,正是从对事物形象的模仿开始,创立了象形文字。那给人美好享受的舞蹈、雕刻、绘画、体操等等,不也是对生活中的人和事物活动的模仿创造出来的?科学家不正是通过对鸟类、鱼类等运动的研究、模仿,制造出飞船、船艇,通过对模拟人脑的结构功能原理,创造了智能电子计算机?
五禽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也是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它是由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根据中医原理、以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编创的一套导引术。2011年5月23日,华佗的五禽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初中学生习作是否还须依葫芦画瓢”呢?古人云:“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意思是说,任何技能的获得,都必须有一个模仿的过程,学工匠如此,学作文亦如此。特级教师于漪更是认为:仿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初中学生学习写作,还离不开模仿。通过“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的模仿,使其逐渐领会并掌握不同文体表情达意的最基本的方法,从而初步形成能力。这是独立成文和进入“创造”境界的必要前提。笔者面对的初中学生,习作模仿更显得尤为重要。
从习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来看,初中学生习作应该重视模仿引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习作本身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能力活动,从事此项活动,需要具备多种能力,如写前的观察生活与阅读能力;感知生活与理解生活的能力;写作时选择材料、提炼主题、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能力,以及想象与联想的能力,贯穿作文过程始终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这些都是作文必备的基本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够顺利进行作文,也才能够有创造作文的诞生。可是,初中学生多处于十二岁至至六岁的青少年,心理学告诉我们,他们积累了一些生活知识,读过一些文章,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注意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但毕竟是不足的,观察事物还往往存在局部、片面,缺乏整体性,并过多停留于事物的表面现象,很少能触及事物内在本质方面,在选材、提炼主题、布局结构等能力上还有待培养提高,因而,依据一定的范文进行模仿写作,对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来说,是很有好处的。
从作文材料的来源看,应该重视对范文的模仿,初中学生作文材料来源一般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直接途径,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亲身经历的或者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人和事,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感知、概括能力,而初中学生,这些能力是远远不足的,观察往往缺乏全面性、细致性,对观察到的东西不能很好的分析、概括、综合,很少能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需要大量的模仿借鉴。第二个途径是间接途径,即间接地从客观事物及材料中获取材料,对于初中学生,这远远多于直接途径上获得的材料。由于经历生活的时间相当有限,从小学到初中最多不过九年的时间,而真正感知生活不过五六年。另一方面,便是生活空间范围的制约,每天从早到晚,笔者面对的初中学生,要么是家---教室---家,要么宿舍---教室---食堂---宿舍,绝大多数人的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这三点一线的小圈子里,而且更多的时间安排在课堂上,很少有时间和机会留去意观察生活,分析事物,所以他们的写作材料绝大部分来源于书本,少部分来源于网络,所以,更容易借鉴模仿现有书本上的材料。
从写作的过程看,模仿是迅速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写作过程是把生活、学习中积累的材料,按照作者的主观感受提炼、加工,运用恰当的语言和方法把它有条理地表述出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了选材、立意、结构安排,表达方法的选择运用,词语的提炼,句式的选择等问题。作为初中学生来说,由于读书不多,而且比较单一,即使在学习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素材,但大多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也往往不知如何扣住题目,选取最能表现主题的典型材料,往往随意性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更不注意问题的新颖性、创造性。写老师,从小学到初中毕业写的都是小学时候的某一位老师,写事件,往往是“有一天上学遇到下大雨,放学后老师把我背回家”,写同学,往往是“小学时,我和某同学很要好,后来因一件小事误会,友情破裂,再后来误会消除恢复情谊”。而且刻画人为千人一面,不考虑年龄特征,男的外貌总是槐梧身材、浓眉大眼、英俊萧洒。女的总是柳叶眉、瓜子脸、亭亭玉立。记叙文只叙不议,说明文堆叠事件,不会上升到理论概括,议论逻辑性差,语言干涩,不能做到简明、连贯、得体等。要改变这种种现象,提高表达能力,离不开模仿。
初中学生作文怎样模仿呢?应注意模仿的原则、模仿的方法和顺序。
作文模仿的原则。首先应考虑模仿的对象---作品,应该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有于身心发展、知识能力及生活相适应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其次,应该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文章。第三,模纺应该遵循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原则。第四,课本课文为主,书刊资料和网络资源并存,二者有机结合。因为课本上的范文多数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适应学生知识能力而且文质兼美。既有较深刻的思想性,又具有较的艺术表现力的典范文章,选其模纺还可以促读。当然,课本上的文章就其数量而言是很有限的,还应该扩大视野。选择报刊、杂志、网络丄的优秀文章进行模仿习作。
其次是模仿的方法和顺序:片段模仿和依题模仿。
片段模仿,即在教学中,学习了某种写作方法和技巧(如开头方式,结尾方法,叙述顺序,议论方法,说明顺序,人物刻画方法,场面描写,景物描写等)有针对性地模仿学过的文章有关段落进行模仿训练。例如,当学了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后,既可进行开篇点题,结尾呼应的片段仿写,还可进行“父亲”买橘一段的动作仿写。学了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述百草园部分,可以作《校园一角》的片断描写。在学了法国著名作家都的《最后一课》后,可针对上课前不寻常的场面气氛进行片断仿写。在刻画人物上,鲁迅先生的白描手法,画龙点睛的方法则是片断模仿的范例,在学了《故乡》等文后,便可有针对性地进行模仿写作。
片断仿写是为全文写作打基础的,片断模仿写为依题写作准备。依题模仿就是在学习范文以后,命一个与范文相类似的题目,要求仿照范文的立意,布局谋篇,或表达方式,选材方式来写文章,这是较全面的仿写。
例如,在学了都得的《最后一课》,可写作《难忘的一课》或者《____的一课》的仿写,学习了《故宫博物院》之后,可作《我们的学校》的仿写。
当然,片段模仿和依题模仿是分不开的,二者往往根据需要相互进行。
总之,今天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是一项继往开来的事业,它需要继承,更需要创新,但这个创新不是凭空想象,它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它不是空中楼阁,作文需要创新,作文的创新也必须具有扎实的基础,模仿作文是作文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依葫芦画瓢”,“瓢”画得多了,知识逐渐内化为能力,融会贯通了,别人的思想积淀为自己的精神,也就会逐渐地有自己独立的创作了。
论文作者:王艺洁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依葫芦画瓢论文; 能力论文; 初中论文; 学生论文; 方法论文; 习作论文; 仿写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