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 430200
摘要:《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是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如何教、学好该课程对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和探索教学方法,较好地提高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内容:主体作用:教学方法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是门具有较强理论性和实践性的中职教育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它具有术语定义多、符号代号多、具体规定多、叙述内容多、图例应用多等特点,对初次接触该课程的学生来说,大多感到内容多、难记忆、易听懂、不会应用。
近几年,由于诸多原因造成学校的生源质量和素质参差不齐,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结合以上特点,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1丰富教学内容
为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老师在课前发布任务给学生,让学生收集本课内容的生活事例,然后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讨论发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认为较难的内容,录制视频发送给学生观看,学生对没有掌握的内容能轻松再学习,解决了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 对于知识拓展内容,让学生课下完成并上传至班级和家长qq群,丰富学生课下学习生活,养成时时刻刻都在学习的好习惯。
1.1发布任务,激发兴趣
想让学生对本课程有兴趣,开学第一次课就得抓住学生在学习本门课之初的“新鲜感”,大大的激发他们的“兴奋点”帮助他们认识本课程的重要性,让学生萌发求知欲。为此,我在第一节课时就列举大量身边的实例,并且告知学生们这些实例都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这门课有关,吊起学生们的胃口,从而激发他们一探究竟的原始欲望。当然,只有原始欲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后面各章节内容的学习中,始终贯彻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教学目标。比如,在讲互换性这个概念时,我课前先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理解何为互换性,然后再让同学收集生活上用到互换性的事例,让学生充分参与,分析它们的特点,从而再次总结出互换性的定义。
1.2录制视频,解决难题
无论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有针对性和互动性,要留给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空间,使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有趣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讲三种配合的时候,就可以先录常用的例子,然后再画公差带图,再计算参数,再由学生总结发言。把录制好的视频传到学习平台上,学生可以反复的看和讨论,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3知识拓展,丰富生活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自律性不强,好玩好动,不爱学习的情况。针对以上情况,每次课后我都布置知识拓展内容,针对本次课,你有何想法或者联系到那些常见的例子用到了本节课的内容等等。只有给学生布置了作业,他们才有事情做,一旦他们有事情做,他们的课下学习生活才丰富起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探索教学方法
2.1 启发式教学
对于《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这样一门多概念、多术语、多公式的课程,如果只是教师平铺直叙地讲,学生按部就班地听,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教学效果很难保证。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式教学的应用,效果就完全不同。启发式教学除了重视课前提问,还可以在课中、课后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再引导学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来检验自己的答案是否合理,最后教师再在总结学生方案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引出正确结论。例如:在讲解完有关尺寸的概念后,学生通常很容易理解:判断零件是否合格的方法就是比较实际尺寸与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实际尺寸≤最大极限尺寸是零件尺寸合格的判断条件。紧接着给出学生一个问题: 如果给出已知条件:实际尺寸基本尺寸,能否判断出零件是否合格?这时不少学生会轻率地给出“合格”的结论,教师就在实际尺寸=基本尺寸的基础上增加条件: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这时学生自然又会得出“不合格”的结论,这样两个结论就自相矛盾了,教师再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如果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基本尺寸,工件不一定合格。
2.2 分层教学
采用分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何划分学生的层次至关重要。在极限配合教学中的层次是这样划分的:在刚接手一个新班时,按正常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模式去统一教学,利用课下和学生交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有些学生开始出现说话、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旷课等现象。这是划分层次的最佳时机,教师要主动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他们制订新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使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觉自愿地进入到层次学习。
对于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在必学内容上,各层次的教学基本上是一致的。如极限配合中各种性质配合的要求都是一致的。差别在于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对于A层次的学生,除了讲解各种性质配合的判断方法、极限盈隙的计算外,还应注重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对于B层次的学生,重点要求他们能够分析出配合性质,并准确计算出极限盈隙,适时的对他们加以鼓励,使其能进入到A层次。对于C层次的学生,主要要求他们能判断出配合性质,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计算出极限盈隙即可。对于他们每次的进步,教师都要尽可能地表扬赞美,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努力进入更高的层次。分层次后,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注重因材施教,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
A层次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牢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因此注意其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层欢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毅力不强,遇到图难容易退缩。因此教师应彩花费些时间,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课上多鼓励,课下多交流。C层次的学生,基础知识很薄弱,学习毅力不强,而且可能影响其他学生,所以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尽量多鼓励少批理,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分层教学不仅使他们学到了知识,而且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成绩总体前进。
2.3 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就是从有意义的学习出发,要求学生通过完成有意义的任务,达到一定的学习知识与学习解决问题技能的目标。任务驱动“四重奏”:提出任务-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具体操作步骤-让学生边学边做-总结归纳,完成任务。例如:检测圆度和圆柱度误差这一个知识点。1)、任务描述和分析:假若自行车的车轮制成了正三棱的棱圆形状,自行车是否还能正常行驶?显然无法正常工作。引出思考:生产中如何控制零件圆度呢?2)、知识点讲解3)、任务实施:圆度误差的检测4)、随堂练习:用圆度仪检测阶梯轴的圆度。总之,任务提出是关键,分步实施是重点,任务完成是目的。素材一定来源于学生身边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总结
总之,《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和探索教学方法。抓住重点、克服难点,理论联系实践,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定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教学目标得到充分实现。
[1]王希波,车德祥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2]金坛研训,项目教学法的一些问题,金坛教育研训网.2010.
[3]刘树杰,李丽.提高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1.
[4]张宏洲、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思索[J] .科教文汇,2008.
论文作者:江艳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学生论文; 尺寸论文; 极限论文; 层次论文; 他们的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互换性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