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县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论文_石晶

通道县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论文_石晶

(湖南省通道县委党校,418500)

一、通道侗文化旅游发展概况

(一)县情简介:最大的县情就是贫困,最大的优势是文化、生态资源丰富。

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最南端,湖南、广西、贵州三省(区)交界处,素有“南楚极地”、“百越襟喉”之称,全县总人口24.17万人,有侗、汉、苗、瑶等24个民族,其中侗族人口占77.9%,全县拥有生态、民俗、红色三大丰富旅游资源。

通道“九山半水半分田”,最大的县情就是贫困,最大的优势是文化、生态资源丰富。首先农业投入不足,生产条件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其次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增长乏力:全县工业结构“一少、两多、三小、四低”的现象突出。工业基础薄弱,必然导致整个县域经济缺乏活力和基础;发展水平低: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3.57亿元,而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为105.98亿元和109.77亿元,分别为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12.8%、12%,全省122个县市中,排名倒数第四;人均GDP为0.67万元,而全省、全国为1.75万元和2.31万元,分别为全省、全国的38.3%、29%,在全省排名倒数11;全县本级财政总收入8357万元,而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为10.73亿元和21.44亿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4%;农村人均纯收入1738元,分别是全省、全国水平的37%、39%;人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955元,是全省、全国水平的48%、43%。

但通道县文化、生态资源丰富:首先是独特的侗文化,有灿烂的侗族文化遗产和古雅淳朴的民情风俗;第二是神奇的自然风光,境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奇观胜景遍布,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再次红色文化:特别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通道转兵会议会址——恭城书院,具有很高的革命历史教育意义。

(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通道旅游起步于1996年,但因交通闭塞,且受时为军事禁区的影响,进展缓慢。直至2008年提出“生态立县、旅游强县、产业强县”战略目标后,旅游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近年来,通道提出了“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绩。

1、打造核心景点景区

围绕“全域旅游,全景通道”布局,全力建设万佛山一侗寨5A景区,完成万佛山侗寨5A景观质量申报,实现万佛山国家地质公园挂牌。着力提质八大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个(万佛山景区、皇都侗文化村、通道转兵纪念馆、芋头侗寨景区完成红香游服中心、风貌整治等项目建设,升级为4A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4个(神仙洞景区、龙底生态漂流、玉带河千水湾、横岭侗寨3A景区创建通过验收。)

2、打通旅游交通网络

境内枝柳铁路、包茂高速公路,209国道,241省道贯穿全境,已经形成“四纵四横”交通网络主框架,特别是包茂高速陇城至桂林段开通、武靖高速通车以后,与桂林、柳州、长株潭城市群的空间距离大幅度缩小。周边接广西桂林国际机场、贵州黎平机场、湖南芷江机场,贵州至广州高铁路、贵阳至广州高速公路,厦门至成都高速公路,形成铁路、公路、航空“三位一体”的交通格局。

3、提升经营水平

积极完善景区群众利益分享机制,与万佛山、芋头侗寨、皇都侗文化村等景区群众签订了经营合作协议,旅游发展群情高涨。2015年,与大型国企中国中信集团签订了10亿元的合作开发投资协议,集团化、规模化经营的水平明显提升,“走出去”开拓旅游市场的能力大幅增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当前通道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侗文化的传承面临困境: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下,民族文化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不断流失,许多重要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面临失传。

(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硬件不“硬”,主要表现在城市及公路沿线旅游标识标牌体系不健全,游客服务中心、站点少,旅游信息化水平不高,A级旅游厕所数量少,城市休闲空间、游憩场所、停车场不足,游客往返不便,紧急救援体系不健全。

(三)智慧旅游短板明显,主要体现在智慧景区建设还比较滞后,无线宽带网覆盖的景区少,景区视频、人流监控建设不足,缺乏对自然资源环境进行监测或监控等。

(四)旅游新业态发展相对滞后,除常规旅游观光产品外,全市在休闲度假、保健养生、户外运动、低空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发展上比较缓慢。未形成“大旅游”一盘棋,“商养学闲情奇”等新业态拓展不够,停留在“门票经济”的“原始”状态。

三、通道发展文化旅游的相关对策

(一)加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力度

首先,在政府的支持下,各相关部门要科学合理的规划,聘请专业的规划策划团队,基于朔州市民俗旅游资源的现状,制定适合通道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政策。其次,建立一个能够调动各方积极参与、实现各方互利互赢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机制,整合多种经济资本进入民俗文化领域,从而使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实现有效对接与转化,最终实现多赢的局面。

(二)加强对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一是注重普查,保护抢救民俗文化。从侗族语言、建筑、民间工艺、节俗、信仰、饮食、艺术、体育、医药等方面进行系统、科学收集整理,用数字技术进行纪实性收集整理,全面记录和保存侗族原真文化。在全面完成非遗普查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的濒危状况确定保护范围,突出保护重点。二是注重研究,全面挖掘整理民族文化精髓和民俗典故。组成专门班子,对侗族传统优秀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的抢救、挖掘和整理工作。三是注重传承,加强“人才”培养和“阵地”建设,做好民间艺术文化传承。积极推进民族文化进课堂、加强文化艺术团建设,牢固社会化的民族文化根基。四是注重弘扬,确保民俗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积极扶持引导,开发利用民俗文化,通过搭建群众文化展示舞台,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同时制定规范标准,出台扶持保护措施,划拨专项资金,确保民俗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

(三)进一步搞好侗族节庆活动,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在全县侗寨大力开发丰富创新的民俗活动,实现“月月有节庆,周周有活动”,让更多的游客来感受通道侗寨的魅力,领略通道山水的神奇。

(四)加强动态管理,培训人才。

只有好的人才队伍才能产生好的创意、好的策划和高水平的管理。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培养民俗旅游人才。

(五)促进旅游业态产品转型升级

高起点谋划了“旅游+”战略,明确目标定位,强化品牌意识,布局基础配套设施,设计一批经典旅游产品,如旅游+健康:北大未名大健康产业示范区项目落户;旅游+研学,把侗族村寨打造成写生创作的艺术天堂。

论文作者:石晶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  ;  ;  ;  ;  ;  ;  ;  

通道县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论文_石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