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财锋
湛江市润通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524000
摘要:市政工程建设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市政工程建设的将直接影响到城市职能运行。近些年来,市政给排水工程在市政工程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工程规模越来越大,施工管理是市政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重难点部分。本文对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管理进行研究。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管理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政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若市政给排水施工作业,存在着质量隐患,则在后期使用中,极易出现问题造成水资源浪费,民用水安全性大大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居民和市政部门间的矛盾,所以对市政给排水施工管理,有着较高的要求。
1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管理中问题
1.1原材料质量不过关
正如俗语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一项工程缺少必要的高质量原材料,整个工程质量势必不会过关。而市政给排水则与管材息息相关。要想整体质量提升,管材质量一定要好。由于给排水管道一般在地下贯通,上面铺设土层掩盖。这就给管材的坚固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管道必须要能够承受足够大的内外压力。除此之外,长年累月的在地下担负输送各种水流的任务,管道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产生腐蚀现象。然而在实际的施工中,企业为了利益最大化,往往不会选择质量一级的管材,这就为以后的市政给排水埋下了隐患。腐蚀现象,化学腐蚀尤其是电化学腐蚀,是无法避免的,但劣质的管材促进了这一过程,这也是许多地区出现给排水管道渗漏的根本原因。
1.2施工质量意识薄弱
参与施工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及职业操守较差,对图纸的设计意图领会不到位,施工经验不足,未能充分意识到给排水工程的重要性,单纯以工期内完成施工指标为任务,随意更改设计管道线路,造成施工混乱,极易出现各种问题。我国已针对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颁布了一系列的施工标准,但一些施工人员盲目相信自身的施工经验,存在侥幸心理,没有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和执行这些标准。这就使得给排水工程存在一定的质量隐患。
1.3管理不到位
给排水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具有系统性特点,即各项管理环节联系紧密,现如今,施工单位进行质量监管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局面混乱,管理问题百出等现象,再加上,施工单位受资金、技术限制明显,施工场地狭小,进而质量管理工作不能具体落实,无论施工质量,还是施工进度,均得不到有力保证。真正参与质量监督的机构往往以委托的形式执行监督任务,这一机构管理质量受较多因素影响,其中,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丰富,工作经验较少,进而这类人员在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中会应付处理,即使发现问题也不能及时上报,不能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会扩大问题的影响范围。
2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管理措施
2.1确保原材料高质
正如前面所说,原材料是影响市政给排水工程的一大因素,是工程的基石。在施工前,施工单位需要进行勘察,确定好所需管材的类型和参数。然后再派人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购买,购买过程需要有专门的监督部门进行监管。购买的材料需要单位内部进行工前测试,以确保质量上乘。购买后的管材需要由专门的人员在专门的地点进行存放,存放过程中要保护好管材,确保其完好性没有受损。在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对管材进行相应的功能性测试。确保原材料的高质,就需要进行360°的监管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做好教育培训
质量监管人员主要负责给排水工程质量保证工作,如果这类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玩忽职守,或者形式化检查,那么工程质量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不利于促进施工活动顺利进行。针对这类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并聘请专业教师传授给排水工作质量检查注意事项和必要性,同时,丰富这类人员专业知识储备,提高员工质量检查能力和综合素质。培训后的员工面对工程质量检验问题能够高度重视,如果实际质检中发现安全问题,员工会保持冷静的头脑,制定合理的解决对策,即使出现安全隐患也能主动承担责任,避免类似安全事故同样发生。
2.3加强质量管理
在对已完成施工部分的检查应贯穿整个施工周期,发现违规、不按图施工现象,立即责令停工整改。在实际施工完成后,严格按照国家质量标准进行工程验收,如发现不合格现象,责令其限期整改,待整改完成后再进行验收。施工单位应该在结合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充分论证,大胆尝试新的管理制度,用更新、更健全、更规范的管理制度来开展市政给排水工程。定期开展安全施工、文明施工教育活动,将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的理念落到实处。
2.4设计方案
对于市政给排水施工质量的把控,要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入手。在施工设计阶段,要做好规划设计。具体如下:①给排水规划设计。近年来,变频供水设计方案不断增加,越来越多智能供水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给水管网系统中。从水资源需求角度来说,高峰供水量不断增加,供水日变化系数增加,因此要合理规划,保证供水的安全性。②雨水系统规划设计。对于雨水系统,开展规划设计,要和防洪排涝规划有机结合。在规划设计中,做好内河排水设计。从施工质量把控角度来说,开展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要按照以下思路进行:①收集相关资料。规划设计前,要做好原有管线规划资料收集工作,同时要做好地质勘查工作,收集完整的信息,形成高质量的设计方案,推动市政给排水施工顺利开展。②依据汇水方案,进行设备布置设计,包括雨水口和排水沟等,明确提出设备型号和标高等要求,为施工作业提供依据和具体要求。做好施工方案审核,对常见的质量通病,要制定完善的预防措施。
2.5做好质控要点的把控
给排水工程施工活动开展时,市政部门领导者应做好质量控制工作,针对管道堵塞、管道渗透、水量和水压等问题有效预防,避免因这三方面工作不到位降低施工质量,阻碍施工进程。
预防管道堵塞,此方面的预防工作具有推进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全面检查设计图纸,并根据设计图纸完成排水管道安装工作,如果管道安装期间发生长度不适现象,那么应暂停安装,并向上级汇报这一情况。然后,做好管道敞口预留工作,并对其严密包裹。最后,管口覆盖尺寸适宜的木板,避免杂物进入管道内部,一旦木板覆盖不及时,或者木板尺寸过小,那么管道内部会堵塞多量垃圾,影响给排水管道正常使用。
预防水量和水压,做好图纸审核这一工作,实际审核的过程中,应结合施工实际,通过分析参数变化情况确保水压和水量充足供应,一旦图纸设计工作未合理实施,那么给排水设备应用效率会大大降低,不利于水源稳定供应,进而影响施工质量。管道渗透工作预防的过程中,应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其中,管材选择时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避免管材质量达不到施工要求,同时,具体落实质量检验的细节工作,全面提高管材性能。管件进行质量控制时,除了加强质量检验,还应优选适合的补偿方式。管道安装工作结束后,为了避免管道完整性受到破坏,需要全面保护管道成品。
3结论
城市化速度加快,给排水市政工程的重要性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市政给排水工程作为一项专业性、系统性的工程项目,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市政工程中的基础环节,给排水工程直接影响着人民的生活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与监督人员要各尽其责,合理运用各种现代科技技术,确保整个工程的优质完成。
参考文献
[1]许永红,沈学梅.市政给排水施工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J].甘肃科技,2016(17):107-108.
[2]王柏山.关于市政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5(19):99.
[3]凌梦莹.浅议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问题和处理策略[J].绿色环保建材,2017(4).
论文作者:林财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给排水论文; 市政论文; 管道论文; 管材论文; 质量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