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高考题看无机推断题解题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题解论文,考题论文,推断论文,无机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无机化学推断题是高考必考题型。它不仅能检测考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考查考生分析、推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这类题做起来难度较大,但解这类题目还是有章可循的。
无机推断题的一般解题思路为读题→审题→解题→验证,其中审题一步最重要。审题是要对读题所获信息进行提炼、加工,并注意挖掘隐含信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常是一些特殊的结构、状态、颜色、反应、反应现象、反应条件等。审题最关键的是找出“突破口”。下面笔者以2009年的几道高考题为例分析如何寻找突破口并对涉及的解题策略进行归纳总结。
一、根据结构特征推断
例1 (2009年全国卷Ⅰ)已知元素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__。
(2)与Q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化的氧化物是__。
(3)R和Y形成的二价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
(4)这5种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__,其原因是__。
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__。
(4)写出D与足量的N反应生成E和F的化学方程式:__。
(5)上图中,在同一反应里一种物质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这样的反应共有__个。
解析 本题突破口之一是根据B是短周期元素的单质,B与冷水缓慢反应,与沸水迅速反应,放出氢气,可判断B为金属镁。D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2∶3,且能与水反应得到两种碱就可以判断D为氮化镁,所以A为氮气。突破口之二是C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可初步判断为过氧化钠。突破口之三从I到M应为连续氧化,推测I为氨气。突破口之四是O能与G的水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说明有氢氧化铜生成。通过分析可得:A为氮气,B为镁,C为过氧化钠,D为二氮化三镁,E为硝酸镁,F为硝酸铵,G为氢氧化钠,H为氧气,I为氨气,J为水,K为硝酸钠,L为一氧化氮,M为二氧化氮,N为硝酸,O为硝酸铜。
除上述涉及的解题策略外,常用的还有根据特殊的反应现象、特殊的反应条件、重要的工业生产等进行推断,而且多为各种策略同时应用,这里不逐一分析。相信考生只要具备扎实的基础、正确的思路和策略,找准突破口,即使试题难度较大,也能顺利解答。
标签:高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