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艺控制要素分析论文_曾康增

焊接工艺控制要素分析论文_曾康增

身份证号码:44092319790716xxxx

【摘 要】在世界上50%的钢的连接是用焊接来完成的,手工电弧焊又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焊接工艺在设备维修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分析了焊接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及解决措施,然后工艺流程、焊接方法、操作技术以及工艺参数等进行系统性的介绍与研究。

【关键词】焊接技术;缺陷;焊接工艺

1焊接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及解决措施

1.1 热裂纹

热裂纹可发生在焊缝区或热影响区,沿焊缝长度方向分布。热裂纹的微观特征是沿晶界开裂,所以又称晶间裂纹。因热裂纹在高温下形成,所以有氧化色彩,焊后立即可见。热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焊缝金属的晶界上存在低熔点共晶体(含硫、磷、铜等杂质),接头中存在拉应力。

主要解决措施为选用适宜的焊接材料,严格控制有害杂质碳、硫、磷的含量。Fe和FeS易形成低熔点共晶,其熔点为988℃,很容易产生热裂纹。严格控制焊缝截面形状,避免突高,扁平圆弧过渡。缩小结晶温度范围,改善焊缝组织,细化焊缝晶粒,提高塑性减少偏析。确定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减缓焊缝的冷却速度,以减小焊接应力。如采用小线能量,焊前预热,合理的焊缝布置等。

1.2 冷裂纹

冷裂纹发生于碳钢或合金钢,高的含碳量和合金含量。冷裂纹具有延迟性质,主要是延迟裂纹。

冷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焊接接头(焊缝和热影响区及熔合区)的淬火倾向严重,产生淬火组织,导致接头性能脆化。焊接接头含氢量较高,并聚集在焊接缺陷处形成大量氢分子,造成非常大的局部压力,使接头脆化;磷含量过高同样产生冷裂纹。存在较大的拉应力。因氢的扩散需要时间,所以冷裂纹在焊后需延迟一段时间才出现。由于是氢所诱发的,也叫氢致裂纹。

防止冷裂纹的措施为选用碱性焊条或焊剂,减少焊缝金属中氢的含量,提高焊缝金属塑性。焊条焊剂要烘干,焊缝坡口及附近母材要去油、水、除锈,减少氢的来源。工件焊前预热,焊后缓冷(大部分材料的温度可查表),可降低焊后冷却速度,避免产生淬硬组织,并可减少焊接残余应力。采取减小焊接应力的工艺措施,如对称焊,小线能量的多层多道焊等,焊后进行清除应力的退火处理。焊后立即进行去氢(后热)处理,加热到250℃,保温2~6h,使焊缝金属中的扩散氢逸出金属表面。

1.3 气孔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焊接部位不洁净容易产生气孔。因此,焊接部位要求在焊接前清除油污、铁锈等脏物;使用低氢焊条焊接时要求更为严格。焊条和焊剂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温度进行烘焙和保温。要求采取适宜的焊接规范,不要采用过大的焊接电流。注意控制母材及焊材的化学成分。焊接速度过快,焊接时操作不当,电弧拉得过长,使得有较多气体溶入金属溶液内。焊波接头气孔,使用低氢焊条往往容易在焊缝接头处出现表面和内部气孔。气体保护焊时应调节气体流量至适当值。

1.4 夹渣与夹杂

夹渣与夹杂的原因是坡口角度或焊接电流太小。焊件边缘有氧割或碳弧气刨熔渣,边缘清理不净,有残留 氧化物铁皮和碳化物等。酸性焊条时,由于电流小或运条不当形成糊渣。碱性焊条时,由于电弧过长或极性不正确也会造成夹渣。

夹渣与夹杂的预防措施:清除焊道上的杂质、污物,尤其是焊接坡口要保持清洁干燥,控制铁水与熔渣分离。按焊接工艺数据要求,选用合适的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运条摆动要适当。多层焊时,加强焊接过程的层道清理,仔细观察坡口两侧熔化情况,每一层都要认真清理焊渣。使用合适规格的焊条、选用适宜的坡口形式及尺寸。提高焊工的操作技术水平。

2 焊接工艺要点分析

损坏现象:相关的电动机机壳之上的一条散热齿发生一定程度上的破损;机壳的表面出现一条裂缝

损坏原因:相关的操作人员在进行对于三辊卷板机电动机三角带的更换之时,出现操作疏忽,使得电机被一重物砸中,出现损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 维修处理方案

我们结合了电动机损伤的具体情况,对各种因素进行充分的综合考虑。经过研究与分析,我们决定拆除电动机的机壳,然后再实现对其的补焊修复。

2.2 补焊修复的工艺方法

这一电动机的机壳主要是灰口铸铁,如果直接对其进行焊接,那么相应的焊缝之上就极易产生白口或出现一定的裂纹,这就给电机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缺陷。我们对本公司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应的结合,并经过一定程度上的讨论,决定采用焊条电弧焊半热焊的修复工艺进行对其的补焊,这样一来,就能够对补焊的质量进行保证。

2.3 补焊修复工艺的要点

2.3.1 焊前的准备

首先,在进行补焊之前,需要对相关杂物进行清除,杂物主要包括电动机机壳受损部位的一些铁渣、油脂以及一些其他的杂物。一般情况下,知道机壳的金属露出金属光泽,才说明清除工作的结束。主要采用钻孔止裂的方法,首先,需要在相应的裂纹终端前方钻出一个止裂孔,要求其直径在4mm左右。然后,还需要运用相应的角磨机开出一个V形的坡口,确定其角度在70°到80°之间。最后,再对加热炉进行运用,使其对电动机的机壳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预热,当预热到400℃左右之时,将其取出。

2.3.2 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

一般情况之下,电动机机壳的厚度仅仅只有15mm左右,相对较薄。而且在进行对其焊接之后并不在进行加工处理。因此,经过我们的研究讨论,决定选用钢芯石墨化型铸铁焊条Z208对其进行相关的补焊。至于我们为什么选用Z208型,主要是因为其相关的性能接近于灰口铸铁母材,通常情况之下是不会产生相应的热裂纹的,不仅如此,它在价格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优势。

2.3.3 焊接操作技术的要点

焊接操作技术存在着一系列的操作流程以及要点,下面我们对其进行具体的阐述:

(1)在进行焊接前,首先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也就是说先要将电动机机壳摆放正确,对其稳定性要进行保证,并且还需要让焊缝处于一个平焊的位置。

(2)在焊接的过程之中,为了对热量的损失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减少,而且还需要保证操作者不会受到高温辐射的伤害,一般情况之下,只将相应的焊接部位留在外面,其余部分都被盖上,主要运用石棉或者其他的一些隔热材料进行对其的覆盖。同时,还需要重视周围的环境,注意不能在通风的环境下进行焊接。

(3)要保证焊接的速度,需要尽快的完成补焊操作,这样才能够对预热的温度进行保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焊接操作的连续性。不仅如此,为了对焊缝接头的充分熔透进行保证,当相应的焊条运行到接头处需要对停留的时间进行延长。

(4)相应裂缝的成分主要是铸铁,其塑性相对较差,这样一来,对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锤击对消除应力的效果并不是很大。因此,一般情况下,并不进行对其的锤击。

(5)在补焊完成之后,需要对相应的电动机的机壳进行覆盖,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石棉粉。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其进行缓慢的冷却,提高焊接的质量。

2.4 焊后的处理

等到电动机完全冷却之后,就可以将其取出,并对焊缝的焊渣、毛刺等进行一定程度的清理,同时,还需要将电动机的内腔以及外部进行清理,然后完成重新组装的工作。

3 结束语

未来的焊接工艺,一方面要研制新的焊接方法、焊接设备和焊接材料,以进一步提高焊接质量和安全可靠性,如改进现有电弧、等离子弧、电子束、激光等焊接能源;运用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改善电弧的工艺性能,研制可靠轻巧的电弧跟踪方法。另一方面要提高焊接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如焊机实现程序控制、数字控制;研制从准备工序、焊接到质量监控全部过程自动化的专用焊机;在自动焊接生产线上,推广、扩大数控的焊接机械手和焊接机器人,可以提高焊接生产水平,改善焊接卫生安全条件。

参考文献:

[1]刘云龙.焊工(技师.高级技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周运金等.简易管板焊机的研制开发[J].焊接技术,2011.

论文作者:曾康增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9

标签:;  ;  ;  ;  ;  ;  ;  ;  

焊接工艺控制要素分析论文_曾康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