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地矿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 河北沧州 061000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入到了高速发展期,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世界最大工业国和第二大经济体,截至2017年,中国人均GDP突破9000美元,然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却是以环境破坏为代价构建起的社会。化石能源需求的大量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对土木资源和金属资源的需求迫使大量矿区被无限量开采,随处可见废弃的矿山和荒地。令人遗憾的是,人类对矿区的开采超出了自然的修复调节范围,使得矿山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原有形态,不仅对附近生态平衡造成影响,对地质环境的破坏还会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已经成为当下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项目,对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对策;分析
1导言
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对我国矿产资源开采的力度也逐渐加大,但是伴随着开采的不断进行,对矿山周围的环境和矿质的影响逐渐凸显。矿产资源作为我国生产发展重要的能源来源,对矿产的资源和环境进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保护和治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
2.1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工作不完善
在正式开始采矿的过程中,对于采矿的类型可以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其中在开采过程中对于地质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对地质环境的污染和对水资源的污染。因此对于不同矿石地质环境破坏形式要进行区别对待,分类别进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但是目前大部分矿区没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调查,因此在后续保护与治理工作中,要对不同情况的地质环境问题加以区分,采取合理的治理方案,以免会对地质环境造成更加严重的破坏。
2.2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与治理体系不完善
矿山企业要有着很好的盈利,保持很好的运营,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且两者之间在开采的过程中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进行管理。但是目前很多矿山企业没有将本地区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作为企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其治理方案与保护体系存在很多问题,在之后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中,所在矿区企业要对该项工作进行完善。
2.3矿山地质环境资金投入渠道单一
2013年3月,我国财政部与国土资源部共同印发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办法中虽然对环境治理资金的适用范围、预算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但是其来源渠道比较单一,通常是由矿山所在地方财政部门进行负责,在一些财政情况比较紧张的地方容易出现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因此扩展矿山地质环境资金投入渠道也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3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有效对策
3.1地质环境管理与土地复垦相结合
矿山生态环境与地质环境的恢复和矿山土地复垦紧密结合。如何把这些任务整合在一起,形成合力,是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关注的问题。由于工作涉及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国土资源、地方乡镇政府等部门,建议在中央环境的帮助下,建立由一级政府建立的联合监督机制。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建立共同的调控机制,确保生态环境、矿山地质环境的管理和恢复。围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单一的打斗,形成调节力,使之更加有效。
3.2加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投资
中央政府应加强对废弃旧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发挥示范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对于废弃矿山和老矿山,中央政府投资是解决矿山重大地质环境问题的主体。对于滥伐矿造成的环境破坏,地方政府是投资主体,调动当地的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新矿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恢复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保险、凭证支付制度,实行土地复垦制度,由企业承担。通过政府的论证和引导,本着“谁投资谁用谁受益”的原则,制定一系列鼓励投资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优惠政策,形成良好的多元氛围。
3.3科学划分环保等级
根据国家矿产资源整合,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山地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实行分级管理。首先,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的基本情况、地貌特征、矿物类型、矿山规模、使用年限、开采方法、集中程度、矿山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和分类,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模式,制定不同的恢复与治理工程措施。其次,坚持全面保护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划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水平。
3.4严格控制开采环节
在这一环节上,即以实施矿业活动的标准化为目标,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开采中的地质环境问题。在绿色矿山的创建中,有必要对选矿工艺和采矿工艺进行优化,以保证技术装备和采矿方法具有正确的选择性。在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上,实现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实现矿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在采矿方式上,应从上到下选择水平台阶开采方式,严格控制开采高度、边坡和台阶宽度,保证恢复矿山环境,并在生产中发挥预设作用,以保证矿山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矿山环境的有效恢复。在加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工业水循环问题。为了保证废水的零排放,可以进行粉尘的收集和利用,同时很好地利用目前不能充分利用的废渣,以避免土壤侵蚀的情况。作为采矿权,人们还需要对采矿废渣、尾矿和矿石进行管理,以避免塌陷和渗透。同时,要搞好封闭车间的建设,做好吸尘设备的设置工作,避免粉尘的外部排放,不仅要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要有效地提高利用率。矿产资源的离子水平。
3.5建立规范的技术标准
中国的矿山发展历史悠久。过去,矿山地质管理和保护一直被忽视,因此,需要治理的矿山不仅数量庞大、复杂,而且在实际开采和处理中也存在着不同的困难。矿业权整合后,矿山地质问题没有减缓,而是越来越严重,导致了更多的环境问题。在不同的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对实际矿山地质环境的管理和保护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这方面,有必要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分类管理和保护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根据不同的矿产和地区做好差异化管理,做好不同的技术工作。规范、评价标准和管理方法,在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保护规模和技术规程精细化的基础上进行,更好地实现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3.6严格管理矿产资源
目前,我国不仅整合了小矿权,而且在矿区也有少量的探矿权,这将带来更多的小矿权,影响勘探和利用。在这方面,有必要建立一套合理的采矿权管理机制,严格控制矿产资源的开采和获取,在优先进口的同时,把环境保护的门槛放在首位,做好工作。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的管理中,使矿产资源有序化。进行了合理有效的开发。对于治理项目来说,废物利用和环境资本应用不能满足标准,它们需要被关闭。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根据资源需求,对矿产资源供需进行双向调节。在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优化中,整合了生产、建设和生态资源应用的需求,充分发挥了资源利用的重点和方向。
4结论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不能一蹴而就。矿山环境恢复需要几年甚至十多年的时间。要处理好矿山环境管理问题,必须坚持正确的思路,立足先进的机械设备和系统的工程计划,处理好地质问题不仅要改进还要防止,不仅要纠正还要考虑当地的实际因素,开展合作。加强管理,实现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淑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中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实践[J].中国锰业,2018,36(05):192-195.
[2]蒙永辉,颜堂,罗梅,陈晓曼.论山东省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J].山东国土资源,2018,34(09):36-41.
[3]张国沅.汕头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J].西部资源,2018(04): 89-90.
[4]刘勇,胡屿.贵州省煤矿集中开采区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33):221-222.
论文作者:郑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矿山论文; 地质论文; 环境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矿产资源论文; 资源论文; 矿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