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例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分析论文_杜吉侠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 221300

【摘要】目的 探究糖尿病足的临床情况及其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3年2月到2015年10月间接收的38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首先将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然后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观察和对症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效果并比较。结果 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73.68%不及观察组89.47%,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89.47%明显大于对照组63.15%,两组比较存在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糖尿病足进行观察,然后对患者进行对症的干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情况,帮助患者的及早恢复,因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关键词】糖尿病足;临床观察;护理方法;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8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4-312-01

糖尿病足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类疾病,该病属于糖尿病的并发症,患者在出现该病症后会出现足部溃疡、病变等情况,对于正常生活产生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及时进行对症干预和治疗,同时治疗效果的巩固需要有效的护理来实现,因此对于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也成为关键所在;目前临床常用的护理方法较多,但常规的护理很难对患者起到良好的作用和效果,因此探究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次我们对我院2013年2月到2015年10月间接收的38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首先将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然后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观察和对症护理干预,旨在提高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情况,现将详细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3年2月到2015年10月间接收的38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38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关于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38例中不包括患有严重肝肾等脏器疾病或精神病等可能对本次研究产生影响的疾病患者;将38例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每组各19例,两组患者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并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中男10例,女9例,年龄40.5-73.5岁,平均年龄61.32±4.36岁,糖尿病病程3.5-16.5年,平均病程8.35±3.21年;观察组中男11例,女8例,年龄40.5-72.5岁,平均年龄60.65±4.34岁,糖尿病病程3.5-15.5年,平均病程8.51±3.36年;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因而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即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和指导,同时进行常规干预;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观察和对症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由于糖尿病本身的病程就相对较长,部分患者持续数年,甚至有病程为数十年的;患者在进行长期治疗和干预后,很容易对疾病失去信心,从而出现消极等不良情绪,加之病情如果较为严重,就需要截肢,患者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负担,从而不利于恢复;我们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多和患者分享以往成功的治疗案例,同时将该病的基本知识向患者进行传递,使患者相信在现有的条件下能够得到较好的恢复,从而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使患者尽早恢复;(2)创面的护理:一般情况下,患者的患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等情况,我们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患者而进行感染的处理,即按照医嘱进行用药,同时采用生理盐水(浓度为0.9%)对患者患足进行清洗,并且保证干净的卫生,减少感染;同时部分患者会出现疼痛较为严重的情况,我们可以对患者创面是否有出血等情况进行观察,并及时向主治医生进行报告,以便于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3)日常生活护理:日常生活护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患者饮食进行指导,例如患者不能食用含糖量过高的食物,要严格控制日常饮食,可以多食用新鲜的瓜果蔬菜和低胆固醇的食物,同时对患者学堂进行监测,一旦出现血糖过高的情况需要及时改变饮食结构;其次我们需要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如果无法下床锻炼可以在床上进行屈伸和收缩运动,帮助关节进行锻炼,防止出现关节功能下降的情况;同时对于可以下床进行活动的患者,我们建议下床前要注意足部和腿部的保暖,同时在下床后要床上对于患足压迫较小的鞋袜,锻炼应该循序渐进,逐渐达到恢复的目的。

1.3观察指标

对于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经过护理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无并发症发生定为显效;经护理患者得到一定恢复,出院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定为有效;经护理患者临床症状均未得到恢复且出现加重的迹象,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1];同时对护理满意率进行调查,即将调查问卷设置为很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3项,令患者进行勾选,比较两组患者总满意率,总满意率=(很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2],并对作答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2.1护理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73.68%不及观察组89.47%,两组比较存在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1。

3.讨论

糖尿病足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类病症,该病属于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状,患者在出现该病后对于健康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及时进行对症干预;分析发现,该病的很多注意事项与糖尿病完全相同,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便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4];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在临床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于治疗效果的要求也原来越高,而治疗效果的充分体现,常常需要完善的护理来巩固,因此常规的护理很难在满足临床的需求;而相关文献报道,采用对症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情况,因而我们就此展开研究。

本次我们对我院接收的38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首先将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然后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观察和对症护理干预;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73.68%不及观察组89.47%,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89.47%明显大于对照组63.15%,两组比较存在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采用对症护理的方法对患者糖尿病足进行干预效果良好,因为我们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首先对患者心理进行及时疏导,同时我们认为为患者开展有效的健康指导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对患者的生活方式予以正确的引导,以便于其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保持科学、规律的生活习惯,其中非常关键一点是要叮嘱其坚持用温水泡脚,每次泡脚15分钟左右,要注意控制好水温,以38摄氏度左右为宜,泡脚之后应用毛巾擦干的过程中,注意动作的轻柔,防止将患处擦破,为了能够有效的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可以通过按摩等方式来提升足部的功能。此外,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叮嘱患者选择合适的鞋袜,所穿的鞋袜不仅要合脚,还要具有透气性好、舒适性好的特点,以便于能够对患病部位予以很好的保护。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足进行观察,然后对患者进行对症的干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情况,帮助患者的及早恢复,因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伍云霞.246例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和循证护理的疗效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4,30(18):2683-2688.

[2]王丽雅.中西医结合护理4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4,5(10):43-44.

[3]王方玉.糖尿病足40例临床护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7):97-98.

[4]成艳.28例糖尿病足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0):1552-1553.

论文作者:杜吉侠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8

标签:;  ;  ;  ;  ;  ;  ;  ;  

38例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分析论文_杜吉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