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新为人类社会提供不竭动力与源泉,园林施工中技术的创新同样可以推动园林工程的进步与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国力的逐渐增强,科技成果也屡创佳绩,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园林施工技术也出现了持续进步的状态,越来越多的园林施工创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城市园林施工与创新技术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园林施工;创新技术;融合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城市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日益增多。这给园林绿化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挑战,而施工中的技术创新是提高园林建设水平的有效之径,为园林施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加强园林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 园林创新施工技术概述
在现代园林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管是在园林养护,还是在景观施工中,诸多创新技术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和应用。例如在园林的铺装过程中,就有彩色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彩色艺术地坪施工技术;在喷泉施工中,声光电技术的有机结合推动了现代喷泉艺术的发展,此外,还有人工塑山技术、膜结构技术、新型照明技术和人工湿地技术等在园林施工中均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和应用,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园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创新施工技术与园林施工的有效结合
2.1园林铺地施工与创新技术的融合
在园林工程中,园林道路是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我们在做园林工程时,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和措施进行施工,保证道路铺地的质量。在给园林道路铺装路面时,应当优先采用新技术“真空吸水法”。这种技术能够将混凝土的中水份完全脱离,从而使水灰比达到相应的标准,才能使混凝土最大程度的紧实,还能对道路的物理性进行改进,也就缩短了路面的保养时间。混凝土在施工时也很少出现缝隙等现象,同时还能使路面的实际寿命得到提升,最大程度的降低资源浪费。最后进行植被种植时或者对广场进行铺地板砖时,再利用“真空吸水”工艺配合其他的创新科学的新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铺地的工程质量。
2.2防渗施工与创新技术的融合
2.2.1 灌浆技术
在园林施工中出现的淤泥、粘性尘土、沙土等物质可以通过灌浆技术得到回收利用,达到降低成本、减少污染的作用。同时,灌浆技术与其他新工艺相比,操作要求低,效果稳定,在园林防渗漏中发挥出了良好的效果,因此这项技术在我国的园林工程施工中被广泛应用。目前我国在园林工程防渗施工使用的灌浆技术主要有高压喷射灌浆、坝体劈裂灌浆以及控制性灌浆等三大技术。
2.2.2 防渗墙技术
防渗墙是指施工人员通过钻孔,向混凝土工程的开挖孔中注入防渗漏材料而形成的连续性墙体。与灌浆技术不同,防渗墙技术在渗透系数较低的墙体中效果比较突出,同时还可以适应一般厚度的墙体和耐久性强的工程墙体。由于防渗墙本身不另外占用空间,总体造价低,施工中也不需要特殊的专用设备,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应用效果比灌浆技术更好。
2.3水体保持与创新技术的融合
园林中水体一般都具有两个功能,一是改善园林绿化条件,二是构成城市的水系规划。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园林工程中的水景工程建设也非常重要。在人造园林中,可以利用人工河湖和水渠来调节园林的水体流向和体积,达到控制园林水体、预防水害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园林中开挖人工湖要注意湖岸的稳固,合理计算湖面面积,保持适度的湖面积与地面积比。如果湖岸为斜坡,则需要对斜坡使用的各种材料进行防护,以保证湖水不被风浪掀翻到岸外。砂土地区还需考虑水体的防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植物群落配置与创新技术的融合
现代生物科技对植物群落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成果。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构建丰富多样的植物种群是现代园林工程的一大突破。在园林建设中,加强植物群落混交技术的运用,能够使有限的园林发挥出更大的生态、经济、美观效益。经过科学规划,多层次种植的植物在生长中互不伤害、互相协调,创造出生命的美感,赋予园林更生动的文化和生态美感。另外,利用不同植物固土、汲水、吸收辐射等特点,可以让园林植物更好的净化园林环境。
2.5人工塑山技术与园林施工的结合
人工塑山技术也叫假山技术,传统的人工塑山技术主要有钢筋混凝土和砖石混凝土塑山技术,其应用要点如下:①对于拟塑的山石土体,就应清除其外缘的杂草和松散土体,并根据设计的要求对土体进行修饰,在土体之外开沟并做基础,而深度和宽度则应结合土质和塑山的高度确定,再颐着土地往上砌砖,并符合挡土墙的施工要求,根据山体造型需要确定砌砖的形式。②砌砖之后在表面涂抹水泥砂浆和面层修饰,修饰之后就应及时着色。如果是采取钢筋混凝土进行塑山,就应在进行基础施工的前提下,结合地基土壤的承载性能和山体重量计算其尺寸,再立钢骨架,这就需要及时浇筑钢筋混凝土柱子,焊接钢骨架,捆扎钢筋造型和盖钢板网,从而为造型和挂泥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结合山形的需要,确定钢筋的形状变化,并对面层进行批塑,修饰表层,从而达到塑造假山的目的。但这要求施工人员要切实掌握该技术的要点,确保塑山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施工所需的水泥已经从普通的硅盐酸水泥改为玻璃纤维强化水泥,而且只有利用模具制作假山,最后再将制作的假山石块进行组合,并对其表面进行处理,才能实现假山工艺技术的创新。由于利用模具成型,所以其仿真度较高、造型灵活,可以自由地进行组合,加上较为环保,所以利用玻璃纤维强化水泥进行假山的制作成为当前诸多园林施工的新型假山技术。
2.6土木材料与创新技术的融合
合成土木材料可以用在园林建设的透水软管之中。此种软管由管壁和支撑弹簧线共同构成,具备较强的过滤以及透水性能。其之所以具备吸水性能,是通过毛细管机理,在纤维的作用下,将土壤和砂石中的水分进行吸收,达到饱和状态之后,就会滴到管中,如此就可以有效的实现排水的目的。实际上,其与以往的钻孔排水管存在较大差异,可以顺利应对软土层之中应用的难题。三维垫网是由新的土木合成材料制作而成的,一般被应用在植草固土之中,要确保土壤处于松软状态。应用的时候,需要保留足够的空间用于补充细石、土壤等,植被的根部要能够透过防护网,让其能够在适合的环境下生长,待到植被成长到一定程度之后,草皮、土壤和网垫就能连接在一起。很多植物的根部都能生长到土壤下 40cm 左右,此种技术可以形成一个较为稳固的保护层,一般其多被用在环山公路的侧护坡之中,绿化作用十分明显。
2.7节能施工与创新技术的融合
当前,太阳能源开发是备受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因它具有无污染、方便、可循环利用等优势,将其引入园林建设前景广阔。在园林技术中,选用创新式太阳能技术与其它方式比较,具有更方便的特点,比如,在施工中需用电力来启动设备机器,可以应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从而供应机械设备运转,降低原有电能的损耗,实现开源节流。在园林设计过程中把喜阳的植物移到向阳的地方,确保植被的采光,促使植物茁壮生长,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量。
3 结语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助力剂,因而必须将创新技术与园林施工进行有效结合,才能更好地确保整个园林施工的技术含量和施工质量,从而在促进园林施工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同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在整个园林施工中加强对园林施工技术的创新,并切实加强对其的应用,方能更好地确保整个园林施工的节能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晓峰.公园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创新[J].现代园艺,2017(05):142-143.
[2]冯艳.园林施工的关键要素及创新思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45):60-61.
[3]杨亚光.园林施工及园林管理创新思路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04):83-84.
论文作者:何良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技术论文; 园林施工论文; 园林论文; 假山论文; 防渗墙论文; 水体论文; 土壤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