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工业量和污染量也与日俱增。面对着愈来愈恶劣的自然环境,人们对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升。而园林绿化施工对于建设良好环境、提升生活质量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施工材料的严格把控、不同植物适用不同种植方式;掌握不同植物的特有生长规律和生理特性,做好园林植物搭配。不仅如此,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工作,绿化养护管理囊括施肥、浇灌、病虫害防治、修缮等。因此,本文对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园林工程;绿化施工;养护管理;技术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也逐步增强,园林绿化与城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可以将城市建设与生态文明反映出来。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管理对绿化效果影响很大,也直接关系着最终景观效果,对此我们应该掌握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要点,才能提升园林工程建设效益。
1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
1.1园林绿化工程具有综合性
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总体设计意图指导下进行的,其设计、施工应与地形、水系、园路、广场、园林建筑等共同配合,应具有全局的观念,以保证总体设计意图的实现。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其设计和施工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和方法,如植物学、生态学、美学、心理学、施工管理与施工组织方法等。
1.2园林养护管理具有长期性
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具有持续性、长效性的工作,对技术的要求较高。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主要包括整体面貌维护、植物保护、绑扎修剪、浇水施肥、花坛花境的花卉种植、环境保洁、日常管理等。而这些工作都需要长期、持续地进行。
1.3园林绿化工程具有艺术性
园林绿化是美化城市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城市建设和园林环境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繁荣的主要内容。园林景观设计一种艺术,能够为人类营造优美的生存空间,各类优秀的景观设计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植物配置、景观、古典园林等方面的建设。
2园林绿化施工关键技术
2.1植物材料准备
植物材料作为园林绿化施工的主要对象,是有生命的活体,其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在选择苗木时要选用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地径粗、节间粗短、顶芽饱满、无失水现象、形态优美的优质苗木。为了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对于一些主要观赏树种尤其是规格较大、移植成活率低的树种应早期在苗圃内进行缩坨断根处理,经一段时间养护后再挑生长良好的苗木送到工地栽植。在绿化施工选择苗木时,除要考虑苗木业是否能够体现设计意图外,最重要的还要考虑苗木的生长质量。
2.2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
为保证苗木的成活和绿化效果,要有一套系统的种植苗木的技术措施,按照品种和习性进行分类,不同的苗木的种植养护措施是不同的,因此种植和养护技术要区分对待。首先应是种植区土壤硬度、酸碱度、土壤养分等的检测和改良,使其适合每一树种的生长;其次,苗木的假植、保鲜以及种植技术等每一环节都影响定植后的成活和苗木的生长势;另外,在绿化施工过程中苗木的养护技术也是影响成活和生长势的因素,在绿化施工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水分的管理。
2.3严格对照图纸施工
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施工人员随意地按照主观意愿变更施工项目的情况随处可见,这将会对园林景观的最终成效造成很大的影响,导致园林绿化同设计方案存在较大的出入,同时还会严重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对园林绿化的审美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园林绿化施工是一个专业性强、系统复杂的工作,所以施工人员一定不能随意地按照主观意愿变更施工项目,一定要严格对照施工图纸开展园林建设工作,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和阶段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施工把控。
3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分析
3.1保证土壤养分充足,及时清除杂草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土壤中的养分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要及时补充土壤中的养分,为植物生长提供足够营养。此外,园林植物中易在草坪表面土壤及草坪草种内混进一些杂草的种子,杂草数量过多不仅会影响草坪的正常生长,还会影响植物景观的观赏性,因此要在杂草未形成规模前及时除草,可用农药除草,或用机械将杂草的茎植斩断后及时清除;注意收集杂草的花朵及果实,以阻断杂草种子的传播途径。
3.2水分管理
除了在苗木定植后浇定根水外,在后期的养护过程中还应根据气候条件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在枝叶萌动、生长旺盛的季节。灌溉时要做到适量,必须依据树木生长的需要,因树、因地、因时合理灌溉,保证树木随时都有足够的水分供应。对于养护管理工作量大时,可按照新栽的树木、小苗、灌木、阔叶树要优先灌水,长期定植的树木、针叶树可后灌溉的顺序进行。另外,在夏季灌溉时要注意避开阳光直射、天气炎热的正午时段,一般选择在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4点左右进行灌溉;高温季节还可以选择叶面喷水,但是也要避开炎热的中午时间。
3.3病虫害防治
虽然在苗木采购时已经对苗木进行了严格的检疫,但是在种植养护期间,由于苗木本身的原因及周边环境的影响等,不可避免还会出现病虫害的现象,因此,在后期养护期间需要技术人员注意观察,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绿化苗木主要的虫害有天牛、木虱、潜叶虎、介壳虫等,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除了药物防治外,还要经常清理枯枝枯叶,修剪杂乱枝条,保持清洁和通风透光。对于病虫害严重的植株要及时销毁或移除该种植区,以防传染到其他植株上。
3.4整形修剪
绿化苗木通过艺术设计,认真管理,使之有稀有密,错落有致,是绿化成功的关键之一。因此,在养护期间要注意苗木树形的管理,树形是通过树木不断的生长和人工不断地修剪而成的。要严格依据园林作品的设计理念和苗木的生长习性进行整形修剪,绝大多数的植物是在休眠季节进行整形修剪,整形修剪的目的一是为了符合设计理念,二是为了苗木来年的生长更健康,观叶植物发出更多枝叶、观花植物萌发更多的花芽。但是对于先花后叶的一些植物如玉兰,花芽则属于夏秋分化型,因此在休眠季节减少对枝条的短截,可以选择在花后进行;对于大多数的阔叶树种绿篱在春、夏、秋季都可根据需要随时进行修剪,但是用于花灌木栽植的绿篱则最好在花谢后进行。对于病虫害枝条要及时的修剪,并销毁。对于修剪后造成的较大的伤口要涂抹伤口保护剂。
3.5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相结合
园林绿化工程的目标是将园林设计师的设计意图通过施工落地,形成良好的景观。这就要求施工人员除了按照施工图进行严格的施工以外,还要特别注意后期的养护管理,只有实现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的结合,才能保证园林绿化植物的成活率以及质量,从而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结束语:
总之,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是园林工程的重要环节,对于绿化施工环节需做好施工前和施工中两阶段的准备工作,而在养护管理环节中,需重视管理的技术,及时且合理的做好灌溉、施肥、防病虫及合理的修剪,这样园林植物才能够健康、有形、茁壮的成长,才能成为优秀的园林景致。
参考文献:
[1]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J].刘杰.现代园艺.2016(14)
[2]现代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探析[J].谭月葵.农技服务.2017(05)
[3]浅谈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控制[J].闵强.门窗.2015(02)
论文作者:王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园林绿化论文; 苗木论文; 园林论文; 植物论文; 生长论文; 技术论文; 杂草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