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011年计划的产业合作创新平台设计与分析_协同创新论文

基于2011计划的产业协同创新平台设计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论文,计划论文,平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2012年3月15日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随后于2012年5月4日又联合制定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这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又一项重大工程。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提出:“2011计划”要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重点建设以自然科学为主体、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等4大类协同创新中心。这些协同创新中心将以平台的形式凝聚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协同创新。因此,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已成为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

要构建协同创新平台,首先需要明确其主要发展目标。“2011计划”指出,要从重大前瞻性科学问题、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突出问题出发,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联合国内外各类创新力量,建立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逐步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创新模式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2011计划”的要求,必须研究和分析新形势下协同创新的平台、模式、机制和体制。在分析之前,还需要明确协同创新平台的参与主体。本文主要针对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展开研究,那么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平台的参与主体由哪些?具有什么特点?协同创新平台的架构如何?这些都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本文第二部分给出了协同创新以及相关研究现状;第三部分分析了协同创新平台的多主体动态性,并提出了协同创新平台的架构;第四部分分析了协同创新平台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最后给出了研究结论。

二、协同创新及其相关研究述评

协同是系统论中的概念,指的是系统中各子系统通过相互协调、合作、同步联合等集体行为,使系统输出产生1+1>2的功能放大效应。所谓协同创新是指合作各方以创新成果为目标,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准则,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项技术创新的活动。当前,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以大学/科研机构为技术供给方的产学研合作研发是主要的协同创新形式(鲁若愚,2002)[1]。目前,大多数对于协同创新的研究都是针对产学研合作展开的。

从产学研合作的视角出发,众多学者从协同创新的动机、机理、模式等多个方面展开了研究。对于创新企业而言,Lee(1996)指出,获取互补性研究成果、进入新技术领域、开发新产品、接近大学的重要人员、提高学术研究是企业参与产学协同创新的主要动机[2]。而对于科研院所而言,大学也能从合作中获得企业对其研究的经济支持、推进研究的实用性、探索新的研究领域以获得更多的学术成果(Genuna和Nesta,2006)[3]。李应博、周立与何建坤(2007)提出了协同创新服务中的创新能力转移的内涵,系统地研究了创新能力转移的条件,分析了创新能力转移的组织形式与制度安排方式[4]。进而,在系统研究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何郁冰(2012)提出了“战略—知识—组织”三重互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5]。

在企业对于科研院所的合作需求上来看,大多数学者们的观点近似。Fritsch和Franke(2004)认为,同公共研究机构的合作有利于推动企业研发活动的开展,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加速专利的产生[6];Nieto和Santamara(2007)则指出,企业同研究机构的合作能够显著地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7]。Hagedoorn和Roijakkers(2006)[8]的一项研究表明,企业倾向于寻求技术支持和专家服务(特别是在测试和分析阶段),即使该大学远离企业所在的区域。在他们的样本中,超过20%的芬兰企业至少与邻近的一所大学的实验室或公共科研机构建立了协作关系以完成企业的创新项目。

对于政府在协同创新上的作用,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Biggs和Shah(2006)指出,政府机构与中小企业创新和绩效存在密切的联系[9]。然而,Cooke(2000)[10]和Doloreux(2004)[11]等人的研究却表明,实际运作中政府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比预期要小。

但是,对于大学和科研机构在系统创新上的作用,则大多数的观点基本一致。大学是科技创新和技术变革的强劲动力,它不仅为企业提供大量具有知识和技术的人才,而且能够为新产业的出现和企业创新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Razak和Saad,2007)[12]。Mansfield和Lee(1996)指出,企业同大学的合作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13]。Gulbrandsen和Smeby(2005)认为,企业同大学的合作能够产生双向的知识流动,促进企业和大学的双赢[14]。

创新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中介机构等相互联系,形成了协同创新网络。Hadjimanolis(1999)认为,协同创新网络是由企业和客户、供应商、中介机构等通过形成垂直或水平的关联节点所构成[15]。Pekkarinen和Harmaakorpi(2006)认为,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主要来自异质的参与者,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和中介组织等[16]。基于加拿大渥太华53家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Doloreux(2004)指出,中小企业创新更多地依赖与客户和供应商所形成的协同网络[11]。然而,Cooke(2000)等则认为,中小企业很少同大学、研究机构、中介组织等建立交互协同网络[10]。另外,解学梅(2010)研究发现:“企业—企业”、“企业—中介”和“企业—研究组织”等类型的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效应,其中“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效应最为显著。而“企业—政府”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没有直接效应,但却存在显著的间接效应[17]。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提出的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和“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要求迫切需要从更新颖的、更系统的、更深入的、更全面的视角研究产业协同创新平台。

三、协同创新平台的架构设计

“2011计划”中强调的协同创新主体,包括高等院校、企业、政府,旨在通过多方主体的深度融合,发挥高校的科技研发优势,形成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经过企业这一转换器,将技术优势变为产业优势,推动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国家的区域发展政策目标。高校、企业、政府形成相互需求、优势互补的关系,通过协同创新平台在与各自需求相匹配的合作期望上达成一致。

协同创新平台涉及不同利益目标的创新主体,它是一种独特的、混合式的、跨机构的组织形式。单个组织机构无法获得对相互合作的完全控制权,必须采取新的管理技能、组织设计能力、协同控制能力。

(一)平台主体的构成及其网络化

Katz和Tushman(1983)认为,建立以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为核心,联合政府相关部门、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等组成的协同创新委员会,有助于组织和协调知识在不同的个体和组织领域中的跨界流动[18]。协同创新平台应面向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目标,以高校(群)为主导,联合行业或产业中的龙头企业、相关政府部门,同时吸引科技服务机构、金融投资机构、公共服务平台等的参与。

传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大多侧重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的“内部协同”,忽略了外部的支持性因素和辅助组织的作用,没有建立起包括中介机构、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共同参与的协同创新网络,不能把相关参与方纳入合作模式中,也就不能调动这些参与方的积极性,从而造成产学研合作的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协同创新的实际效果(李廉水,1998)[19]。

协同创新平台不但要重视结构协同,还要重视过程协同。Bonaccorsi和Piccalugadu认为,企业和大学所投入的创新资源、合作协议的时间长度、合作关系的正式化程度等方面决定了协同创新过程[20]。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实现知识的快速转移为特征,由众多企业及大学、科研机构所形成的网络化、虚拟型产学研协同创新正成为发展的趋势(郭斌,2007)[21]。由信息与通讯技术推进协同创新的新型组织结构,体现出组织结构柔性化和弹性化、信息网络化、研发活动并行化等优势,当然也提高了知识产权纠纷管理的难度(王英俊,丁堃,2004)[22]。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合作与交流是网络化协同创新的优势,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嵌入到多个协同创新网络中,并找准自身在各个网络中的节点位置,通过联结不同节点的路径,使网络化组织的协同创新效应最大化。

(二)协同创新平台的总体架构

根据“2011计划”的要求,协同创新平台以解决两大问题(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前瞻性科学技术问题)和满足两大需求(区域发展的需求、文化传承的需求)为目标,采用协同创新机制整合人才、资本和技术等各种创新资源。

整个协同创新平台包括“组织管理、资源配置、人才培养、研发模式、产业化、创新文化、国际合作、评价体系”等几个组成部分,这些部件在协同创新机制的作用下协同工作,填平“官产学研”之间的无形“鸿沟”,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提升高校在区域和产业发展方面的创新服务能力。协同创新平台的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协同创新平台的系统架构

四、协同创新平台的功能设计

协同创新平台的八个组成部分各自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这些功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实现协同创新。

(一)组织管理体系

平台的组织管理大致包括四个部分:组织管理机构、创新决策制度、开发共享制度、责权利匹配制度,如图2所示。

组织管理机构负责协同创新平台的组织管理工作,首先由官产学研等各参与主体共同成立管理委员会,对平台的运行与管理负全责;管委会下设日常管理机构,负责日常事务的管理工作;同时,管委会制定并实施协同创新平台的各种管理制度以及其他相关制度。

图2 协同创新平台的组织管理体系

平台的主要职责是围绕创新展开的,因此创新决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创新决策方面,可以采取集体协商机制、创新方案选择机制、表决权机制等对重大创新进行决策。

开放共享是平台管理体系中一个较重要的部分,没有充分的开放共享,就不可能实现重大的协同创新项目。当然,并不意味着没有分级权限的存在。制定开放共享的基本原则,并辅以各种制度如保密制度、权限管理制度等。

责权利相互匹配原则是保证平台良好运行的关键内容。应该在责权利对等的原则下制定官产学研等各参与主体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协调成长机制。

(二)协同创新平台的资源配置

组建协同创新平台的各参与主体拥有各自独特的创新资源,应该加以合理配置。平台资源配置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资本配置方案、设备共享、技术转化、产能匹配、人才流动、财税制度等,如图3所示。

图3 协同创新平台的资源配置

在资本配置方面,首先由各参与主体共同制定技术、人才和资本等之间的等价转换原则,实现不同创新资源的等价转换;然后,根据创新资源情况制定资源配置计划等方面的资本配置方案,并加以资本配置控制管理。此外,还可以吸收社会资本的加入。

平台产学研各方拥有不同层次和具有互补性的装备(设备),应首先制定设备共享计划、评估各个设备的使用效益,并加以设备均衡利用的控制。

高校拥有较先进的新技术,应该实施技术转化制度,加快知识转移。区别对待产业共性技术和企业个性技术的转化方式,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企业进行技术效益评估并反馈高校。

企业要对新技术进行产业化,产能匹配是一个重要因素。首先进行企业产能的评估,然后制定产能计划,最后在多产品的情况下进行产能的控制与协调。

企业与高校拥有各自独具特长的各种人才,应在平台体系下加强人才的流动,提高创新效率。建立高技术人才的柔性流动制度,制定人才流动的激励机制,构建动态研发的组织模式。

政府也要充分利用手中的财税资源,发挥财税杠杆的作用。制定财政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发挥政策的调控与导向机制。

(三)协同创新平台的人才引进、交流与培养

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加强人才的引进、交流与培养是平台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协同创新平台的人才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员聘用方式、领军人才的引进、人才培养机制、人才流动机制、学科培养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如图4所示。

图4 协同创新平台的人才培养机制

在平台人员的聘用方面,可以采取柔性聘用方式、专兼职相结合等方法网罗各种层次、各种领域的人才,并配以人员激励制度以提高人员的积极性。

在高新技术创新方面,领军人才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平台首先要考察内部领军人才需求和外部领军人才状况,进行人才引进的决策;坚持柔性聘用模式等方式引导领军人才的加盟,并对其实施非常规的激励机制。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一个重要任务。面向创新的人才需求,可以采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梯度培养模式等方式,进行人才评价和人才培养的评价。

在协同创新平台框架下,人才在校企之间的流动也是重要的培养方式之一。采取时间、地点和方式的柔性流动机制,建立流动激励机制促进人才的成长,并定期进行人才流动的评估。

高校还要发展学科,为创新提供后备军。结合协同创新需求,制定学科培养目标,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鼓励他们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为学以致用的创新型人才。

协同创新平台还要建立人事管理制度,设计人员结构配置,鼓励专兼职的工作方式,加强人事管理的控制。

(四)协同创新平台的研发模式

研发是协同创新平台的一个重要职能和功能。平台的研发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研发管理制度、研发投入模式、研发协作机制和研发绩效评价等,如图5所示。

图5 协同创新平台的研发模式

在研发管理制度方面,要制定研发项目计划并进行控制管理,采取项目组的方式进行研发人员的配置与管理,还要重视研发文档的管理工作。

在研发投入方面,坚持多元投入机制,高校、企业、社会和政府等分别投入人才、技术、设备、产能、资金和优惠政策等。政府在项目初始期还要加以扶持,如采取立项的方式,加以扶持和考核。

重视研发的协作,协调各方、各种研发人员的协同工作。可以进行研发人员的角色管理,授予不同的职责与权限;定期对于协作研发进行考核。

在研发绩效评价方面,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严格执行奖惩制度等。

(五)协同创新平台的产业化

产业化是衡量创新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要做好产能规划、中间测试、批量生产和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的工作,如图6所示。

图6 协同创新平台的产业化

在产能规划方面,要面向多种产品和技术的需求,制定产能规划,并进行产能协调。

企业要在协同平台的协助下完成中间测试,以备批量生产。制定小规模、小批量的测试计划,撰写测试报告,并将测试结果进行反馈。

在批量生产上,要完成工艺的改进和匹配,同时加强生产流程的控制。

最后,还要加强质量控制管理,制定质量标准、检验程序等的质量管理制度,制定质量评价体系,实施质量评价和反馈。

(六)协同创新平台的创新文化建设

创新文化是保证协同创新平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创新文化建设包括交流互动机制、创新思想激励、争议协商机制和创新文化评价机制等,如图7所示。

图7 协同创新平台的创新文化建设

在交流互动方面,搭建如论坛、BBS、SNS等互动交流平台,实施开放、自由、坦诚的互动交流模式,加强引导、监督和控制的互动交流管理工作。

在创新思想激励上,首先搭建有利于创新思想产生的软环境,对于创新思想的萌芽进行恰当地激励。

对于存在争议的地方,建立争议辩论制度、互动协商制度等,实施争议协商机制,鼓励争议走向协同创新。

还要对创新文化进行评价,以保证创新文化效能的发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创新文化评价,并将评价结论反馈到平台以及各方参与人员。

(七)协同创新平台的国际合作

协同创新平台应该是开放的,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协同创新平台的国际合作主要包括:国际合作战略规划、国际合作决策、国际合作风险控制以及国际合作评价,如图8所示。

图8 协同创新平台的国际合作

在国际合作战略方面,要根据创新需求制定国际合作的计划以及国际合作目标,形成完整的战略规划。

在进行国际合作之前,还要对国际合作的对象、知识产权等进行决策,制定决策管理制度,以实施决策,并进行决策流程的控制。

国际合作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和风险,要建立较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实施风险控制,避免国际知识产权纠纷,同时加强保密措施,以防成果外泄。

还要加强对国际合作的评价工作,制定评价计划和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国际合作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进行反馈并用于指导新的国际合作。

(八)协同创新平台的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协同创新平台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平台的长久发展。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管理制度、创新绩效评价、第三方评价以及政府评价等方面,如图9所示。

图9 协同创新平台的评价体系

正确的评价不仅需要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而且需要切实可行的、科学的评价管理制度。评价管理制度涉及平台评价计划、评价实施以及评价反馈等环节上的各种规章制度。

创新绩效是协同创新平台运行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绩效评价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至少包括技术的先进性评价、创新的投入产出分析等方面。

第三方评价的引入可以提高评价的客观性。但要注意加强第三方评价机构的管理工作,对第三方评价实施的监督、管理与控制,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

政府对于平台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为了保证平台的可持续发展,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但评价平台的日常运行管理,而且要评价平台的发展前景。同时,要加强平台的综合评价工作。

五、结论

面向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协同创新平台,既不同于传统的产学研合作联盟,又不同于公共服务平台,它是由高校引领,企业、研究所、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多主体动态参与的新型创新组织。多主体在协同创新平台上相互合作,发挥协同作用,共同促进创新的发展。

协同创新平台的架构涵盖了“组织管理、资源配置、人才培养、研发模式、产业化、创新文化、国际合作、评价体系”等几个部分。通过协同创新机制的作用,这些平台架构部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最终提升了高校的创新能力,解决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和前瞻性科学技术问题,同时满足区域发展的需求和文化传承的需求。

面向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协同创新平台将成为构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之一。

标签:;  ;  ;  ;  ;  ;  ;  ;  ;  ;  ;  

基于2011年计划的产业合作创新平台设计与分析_协同创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