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讨论法在历史课堂中的实践与运用论文_孟玉宝

浅谈小组讨论法在历史课堂中的实践与运用论文_孟玉宝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二中学 孟玉宝

【内容摘要】 合作性学习既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的有效途径。小组讨论法教学,正是合作学习中的一种最重要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高中历史 合作学习 小组讨论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要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表明,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历史课堂中开展有效的小组讨论法教学,正是合作学习中的一种最重要的教学方式。

所谓小组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其实质就是以小组为组织形式,借助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完成特定的任务。

如何掌握小组讨论法?其具体实施和操作有什么技巧?本文结合自己的研究和实践,拟就此谈几点看法,意在抛砖引玉,欢迎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科学分组,激发学生的合作欲望,这是基础

小组一般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各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讨论小组构成注意层次搭配、性别协调,还有性格互补。

为了增强小组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我总会让他们先为自己组设计组牌,组牌包括组名、目标、公约等。这些别具特色的组牌,使小组成员首先有了共同的期望和目标,也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小组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当然接下来组内成员的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也是至关重要的。我的策略是,每个组员都要担任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协调员、检查员等,并采用角色定期互换的办法,使每个学生都能担当不同的责任,从而在各种不同位置上得到体验和锻炼,共同提高。

二、精心预设小组讨论的问题,这是关键

小组讨论法教学是“围绕某一中心问题”,表明讨论是有一定目的性、方向性的,是为了发展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所以讨论题的设计是影响讨论效果的关键因素,也是讨论法成功实施的前提。

问题的预设必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精心设计有意义的主题或有争论性的问题(教科书上最好没有现成答案)。所提问题要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有一定的综合性(设疑),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发学生去思考、讨论,促使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互相启发。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背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现有的历史知识为起点,与学生的学习发展联系起来、与一项或多项学习目标、技能相对应,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安排充足的讨论时间,这是保证

采用小组讨论法教学,教师就应该变主导为引领和指导,把课堂的主人翁权利还给学生,不要经常向学生暗示你心中所谓的正确答案,也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结论是什么,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讨论的本质是通过学生的共同探究来确定那些不可预测的问题,如果教师预先已有问题的结论,不断暗示、提醒,那就意味着教师会把讨论向自己事先设定的方向推进,不仅学生难以提出其他看法,而且讨论也很快变成了教师唱独角戏,重又回到原先那种一切由教师说了算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上来。

当然,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也不能放任自流,应该巡回在各个小组之间,担负起指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随时提供必要的点拨和疏导,指导学生变“听讲”为“倾听”,变“说话”为“交谈”,要善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能抓住学生讨论的转折点,将讨论引向深入。

四、小组展示,点拨释疑,这是升华

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都希望获得肯定,都希望有成就感。小组合作后,教师一定要给小组展示的机会,让小组代表、小组成员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同时教师一定要尽可能地肯定、欣赏小组的合作成果,这是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增强学生合作能力的关键所在。

教师对于学生的讨论、质疑必须进行适当、明确的点拨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有一个正确的思路。比如探究日本明治维新后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在戊戌变法后却没能发展资本主义的原因,还可以让学生比较日、俄改革等等,像这样的题目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往往学起来更加有兴趣。重要且核心的内容我们老师可以最后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归纳,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的了解把握。

五、课堂小结,完美收官

课堂小结是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课堂小结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复述一节课的主要内容,而是学生一种极好的自我反思的机会,这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形成学科思维体系。这个过程是教师不能越俎代庖的,教师应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展示自己的观点,既体现了师生教学相长,又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已有经验,做到学以致用,从而使学生将刚学习的知识升华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克服了以教材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弊端,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从而较好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实践证明,小组讨论法教学作为发展性课堂评价的重要形式,改变了传统的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办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更能够体现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的新理念。总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小组合作这一平台,运用相关策略,唤醒学生沉睡的智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论文作者:孟玉宝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浅谈小组讨论法在历史课堂中的实践与运用论文_孟玉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