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模块化与供应链集成的适应性关系研究_市场营销论文

产品模块化与供应链整合的适配性关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性关系论文,供应链论文,化与论文,模块论文,产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41(2015)09-0093-12

       0 引言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产品模块化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同时在机械制造业、电子制造业以及服务业等实践领域也得到了快速应用。作为一种对复杂系统问题的解决方法,产品模块化可以使产品或复杂系统的结构更具柔性,并能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及缩短生产周期[1],更好地满足当今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供应链整合是企业面对激烈市场竞争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战略[2],是企业降低供应链风险、增强柔性、提高绩效的有效途径。一直以来,学者们都在强调制造企业与其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建立紧密的整合关系的必要性,成功的供应链整合能够为供应链参与企业创造竞争优势[3]。

       由于单独企业很难全部完成供应链上的所有活动,尤其是在当下产品开发与配送日趋重要的竞争环境中,企业的大部分价值需要通过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协作进行创造[4],而有效的产品与供应链整合能够有效帮助供应链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研究表明产品模块化与供应链整合的结合能够显著提升供应链价值[5]。正如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采取模块化生产一样,产品模块化与供应链整合的关系也不能一概而论。尤其是不同特性的模块化产品,所强调的供应链整合内容也应当有所区别[6]。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深圳汇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川技术”)的产品模块化为案例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两种产品模块化——功能性产品模块化与创新性产品模块化,与供应链整合的适配性关系。

       1 理论基础

       1.1 产品模块化

       模块化思想萌生于1962年诺贝尔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首次提出的“近解构”(near-decomposability)系统思想,即应用模块化思想,可以实现使用简单化方法处理复杂问题的原则。20世纪90年代,Ulrich(1995)提出产品按结构分解与功能单元之间界面的互动方式不同[7],可以分为模块化产品与一体化产品,进一步明确了模块化产品的内涵。在一体化的架构中,要求各部件相互间专门地加以调整;而模块化的架构中,各部件可以通过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界面连接。1997年,Baldwin和Clark发表的《模块化时代的管理》一文有力地推动了模块化思想的流行[8]。

       学术界给出了有关产品模块化的许多定义。西蒙认为模块化是将复杂体系内部相互关联较强的部分作为一个模块,相互关联不强的部分割离开,作为另一个模块的过程。Starr(1965)提出模块化产品是指零部件之间用标准化的接口相连接,且由较少零部件构成的一类产品。使用模块化产品架构的企业,能够快速链接许多组织的资源和能力,并形成产品开发的资源链[9]。Sanchez和Mahoney(1996)将产品模块化视为产品组件之间的相互独立或松耦合[10]。Ulrich(1995)认为,模块架构包括一个从功能性结构中的功能基本单位到产品的物理部件的一对一映射以及部件间界面的说明[7]。Baldwin和Clark(1997)将模块化定义为通过每个独立设计并且能够发挥整体作用的、更小的系统来构筑复杂的产品或业务的过程[8]。Sako(2002)按照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将模块化分为设计的模块化、生产的模块化和使用的模块化[11]。由于设计的模块化、生产的模块化都是与产品本身直接相关的,本文将设计的模块化、生产的模块化统称为产品的模块化。

       基于Baldwin和Clark(1997)关于产品模块化的定义[8],并且结合不同产品的需求特点,即功能性产品与创新性产品[4],本研究将产品模块化分为以功能性产品为主的产品模块化与以创新性产品为主的产品模块化。以功能性产品为主的模块化产品能够满足客户基本需求,并且产品构造较为稳定,产品改型变异程度小。以创新性产品为主的模块化产品增加了特殊功能或技术,并且产品改型变异程度大。

       1.2 供应链整合

       1.2.1 供应链整合范围

       相比供应链管理研究,供应链整合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最初有关供应链整合的研究主要是基于采购的角度,实际上主要是指供应商整合研究,相关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物流、采购以及新产品开发等方面。整合供应商的目的也是为了便于信息、材料的流动[12]。随着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发展,供应链整合的研究扩展到了对上游供应商以及下游客户的整合研究。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必须整合其供应商和客户[13]。而Flynn等(2010)研究指出,供应链整合是指制造企业与其供应链伙伴的战略合作[14],共同管理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的流程,实现产品流、服务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决策流的有效管理,快速低成本地为客户提供最大价值。因此,全面的供应链整合不仅包括企业之间的外部整合,也包括企业内部整合,其中外部整合包括供应商整合和客户整合[15]。

       1.2.2 供应链整合内容

       以往的研究表明,供应链整合对于提升企业绩效、创造竞争优势具有积极影响[16],企业通过实行供应链整合,能够实现诸如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加快响应速度等目标,而这些目标决定了企业供应链整合的内容。

       供应链整合内容是指企业在内部各职能部门以及企业之间需要整合的具体方面或相关活动。Van Donk与Van der Vaart(2005)指出[17],供应链整合包括物流、计划与控制、组织、信息流、产品开发等活动。Flynn等(2010)认为[14],外部整合包括制造商与其关键供应商或客户之间的信息共享、战略伙伴关系、供应商/客户参与以及IT的实施与运用等;内部整合包括企业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战略一致性、组建跨职能部门的团队、定期沟通以及IT的实施与运用等方面。Sun与Ni(2012)认为[18],供应链整合包括了物料整合与信息整合两个方面。Cao与Zhang(2011)研究发现[19],以往大多数供应链整合内容比较强调流程整合,较少涉及关系沟通与知识创造方面的内容,提出供应链整合应包含信息共享、目标一致、决策同步、激励联盟、资源分享、合作沟通以及合作知识创造等七个方面。

       基于上述有关供应链整合内容的梳理,由于企业实施供应链整合的目标有所差异,对于供应链整合过程中所强调的整合范围和内容也不尽相同。本研究从效率支持与创新支持两个方面分析供应链整合对于企业目标的支持[20]。Narasimhan与Kim(2002)指出,分析供应链整合的影响需要结合具体的产品或服务[21]。对于强调效率支持的产品来说,其产品通常为标准化产品,市场需求可预测,通过有效率的供应链整合达成提升运营效率以及降低成本的目标[22],如IT系统的实施与运用、分享库存信息、及时配送、协同计划等较低程度的供应链整合活动。对于强调创新支持的产品来说,其产品通常为客户定制化产品,市场需求较难预测,产品改异程度较高,因此更强调通过供应链整合创新性有效地响应个性化的市场需求[20],如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知识分享、合作开发新产品、密切沟通并主动推介新产品等。

       1.3 产品模块化与供应链整合的关系

       研究表明企业在实施产品模块化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不同程度的供应链整合,产品模块化与供应链整合的交互作用也能够提升企业供应链价值[5]。一方面,企业实施产品模块化将会对供应链整合产生影响。Jacobs(2007)等的研究结果表明[1],设计的模块化不仅能够直接提升企业竞争绩效,并且可以简化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程序、共享信息并建立信任,进而促成供应商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和生产一体化。另一方面,由于供应链是由最终顾客的需求驱动的,供应链的设计要以产品为中心[4],因此,企业实施不同类型的产品模块化要求匹配的整合供应链予以支持。Ulrich和Ellison(1999)研究指出,为了满足客户需求有时需要对特定产品的部件进行重新设计,此时企业有必要进行内部整合与外部整合[23]。Salvador等(2002)研究指出,不同类型的产品模块化设计要求的供应商地理位置的邻近性也不相同[24]。Danese和Filippini(2010)研究显示,企业内部职能一体化能够正向调节产品模块化与新产品开发时间的关系[25]。

       尽管有关研究结果显示,产品模块化与供应链整合之间存在正向积极的相互作用,然而也有研究表明,产品模块化将会导致供应链企业之间的松耦合[26],以及供应链的分解化[27],并且企业内部的整合也可能变得没有必要[28]。Lau等(2010)进一步探讨了影响产品模块化与供应链整合之间关系的关键因素[6],研究结果表明,新模块/组件的开发、技术知识泄漏与创新、项目团队规模以及供应链效率这四个因素对这一关系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研究认为,上述有关产品模块化与供应链整合之间关系的不同研究结论,在于不同类型的产品模块化所强调的供应链整合内容也有所区别。基于此,本文提出供应链整合如何与不同类型的产品模块化匹配这一研究问题。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选择

       供应链及其管理问题中涉及高度非结构化问题的相关分析,可以通过案例研究方法来予以解决[29]。本研究探讨供应链整合如何与不同类型的产品模块化匹配,这一问题属性决定了案例研究是可取的研究策略。因为案例研究本质上是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的调查,能够解决研究过程中“如何做”的问题[29]。在案例设计方面,多样化案例研究比单一案例研究更能开发稳健的、具有一般性的理论[30],其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在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研究中,定义什么是“案例”很可能是有问题的。除了主要分析的特定个体外,案例还可以嵌入子单元[29],如不同的组织、价值链的阶段、生产过程、独立功能的管理者,通过对特定案例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研究单位的分析,可以找出其中相同的逻辑,确保对所做的研究有一个合理的分析概况[31]。

       本研究选取单一企业作为特定个体,将其4个产品系列作为研究子单元。首先,如前所述,已有关于产品模块化与供应链整合关系的研究呈现相互矛盾的结论。由于单独企业很难全部完成供应链上的所有活动,企业的大部分价值需要通过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协作进行创造[4],本文认为企业在实施产品模块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不同程度的供应链整合,但是,这一匹配关系的具体内容将因产品模块化的类型不同而有所改变。因此通过对单独企业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其供应链的活动,在一个单一且连贯的架构中,充分理解不同产品系列之间的多样性,便于整合不同研究单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次,本文选取该企业4个产品系列作为分析子单元,通过对多个单元的比较研究,可以分析出不同类型产品模块化与供应链整合的模式匹配关系[31]。第三,本研究选取的是典型企业,适合于深入分析不同类型的产品模块化与供应链整合的匹配关系,有助于扩展产品模块化与供应链整合关系的研究[29]。

       2.2 案例选取

       与调查设计不同,案例研究中案例的选择要符合理论抽样,即应该遵循理论而不是数据[32]。本研究选取汇川技术作为案例研究个体。理由如下:首先,遵循案例与研究问题的匹配性原则[31,33]。汇川技术以客户为中心,将产品模块化与企业供应链管理相结合,自成立以来保持了高速增长趋势。这为研究产品模块化与供应链整合关系提供了难得的案例素材。其次,遵循案例选择的极化类型(Polar Types)特征[31]。蝉联2011年和2012年福布斯“最具潜力的中小企业”第一位的汇川技术,发展轨迹有别于传统的工控行业企业,其成功的产品发展思路与供应链管理运营实践具有其独特性,对其研究有助于理论的复制或扩展[31]。最后,笔者与汇川技术高层有良好的关系,通过多次访谈笔者对企业的整体情况、背景、发展历程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也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他们在产品模块化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运作的全过程,为研究带来一定的便利。下面对汇川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简单介绍。

       2003年,汇川技术在深圳福田区成立,产品系列比较单一,主要为中低端变频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汇川技术采用创新的商业模式,通过为目标客户制定个性化的整体解决方案而实现产品的广泛应用,这一业务模式使企业成功进入并立足于工控行业。2008年,汇川技术被确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在扩大销售业绩的同时,不断完善内部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2009年,汇川技术继续加大新产品拓展,陆续推出伺服器、控制器、直驱马达等新产品,企业逐步由“国内高端变频产品供应商”向“综合的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供应商”转换。2010年,汇川技术在A股创业板上市,资本市场的成功运作不仅为汇川技术提供融资便利,也在短期内大幅提升了企业品牌。2011年、2012年,汇川技术蝉联福布斯“最具潜力的中小企业”第一位。自成立以来,汇川技术坚持基于自身本土化研发和生产的优势,注重研发投入,近三年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9%、11.72%以及9.12%,凭借在产品及在产品核心技术和行业应用技术上的优势,企业产品的综合毛利率始终保持在50%以上的水平。2013年,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7亿元,市值近250亿元,已成长为国内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军企业。目前,汇川技术以电子技术与控制技术为基础,聚焦于工业自动化控制与新能源领域,把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作为最重要的差异化优势。汇川技术不同成长阶段的特征分析如表1所示。

      

       如上所述,汇川技术的产品种类较多,但是大部分产品之间均为相关多元化关系,对于产品的供应链管理也存在重复模式。基于此,本研究没有对汇川技术所有产品的供应链管理进行探讨,而是选择其中典型产品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找出其中相同的逻辑,确保对本研究有一个合理的分析概况[31]。因此,前期选择研究产品时执行了以下标准:一是必须为汇川技术具有战略重要性的产品;二是产品采用模块化生产方式;三是产品的供应链管理具有良好的供应链整合实践活动。同时,为了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需要尽可能地选择不同的产品线。最终,本研究选取了汇川技术的4种产品线作为研究的4个嵌入子单元,即产品线B、产品线D、产品线S以及产品线Z。

       2.3 数据收集

       案例研究中,数据的取样对于后期分析至关重要。为了保证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同一佐证材料最好有不同的出处[34]。本研究中,用于案例分析的资料和数据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包括访谈、二手资料以及现场观察。2013年11月与2014年9月,针对汇川技术的4个产品系列进行了15人次半结构化深度访谈,访谈对象涉及企业市场部、供应链管理部、战略规划部、研发部等部门,被访者以企业中高层为主,通常在项目经理级别以上,每次访谈在1~1.5个小时之间。访谈主要围绕产品模块化的形成与供应链整合的现状展开,包括开放式问题以及结构式访谈问题,涉及产品特性、内部整合、供应商管理、客户整合等方面。本研究的二手资料包括公司的上市公告、行业分析、新闻报道、领导的文章、内部材料以及企业网站等。此外,由于本研究团队与汇川技术高层有良好的关系,使得本研究团队可以近距离观察企业在产品模块化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运作,这既为访谈资料以及二手资料的佐证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同时也为研究结论的检验提供了基础。

       2.4 数据整理与信效度检验

       2.4.1 数据效度检验

       在进行案例研究时,为了保证研究的效度与信度水平,需要在做法上做一些与量化研究不同的调整,本文采取多重证据来源的三角检证和重要信息提供人的审查等方式确保所收集资料的效度[35]。

       一方面,如前所述,本研究使用了访谈、现场观察以及二手资料等多种方法,确保通过多样化的研究信息和资料来源对研究数据进行相互补充和交叉验证[29],形成多重证据来源的三角检证[35],有利于验证同一个事实,提高了案例本身的建构效度[36]。

       另一方面,由于本研究考察的重点是四条产品线的供应链内外整合活动,在充分借鉴Stank等(2001)、Lau等(2010)、Flynn、Huo和Zhao(2010)、Wong、Boon-Itt和Wong(2011)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6,14-46,25],对供应链整合活动的构念测度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其中,内部整合主要包括了企业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系统整合、知识创造、库存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关键活动;外部整合包括企业与其供应商或客户有关战略合作、联合开发、信息共享、协同计划、物流管理、成本控制以及及时响应等方面的关键活动。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所搜集到的资料,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37]。参照李飞等(2010)、许庆瑞等(2013)的数据编码方法[38-39],首先按照资料的来源对汇总资料进行编码,编码原则如表2所示。其中,对于同一来源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意思表达只计为1条条目。经过初级编码,共获得119条信息条目,分为供应链内部整合类与外部整合类。为了进一步确保数据和研究的真实性,防止个人偏见[38],本文将初步编码结果反馈至汇川技术。6名前期接受访谈的企业供应链管理相关人员针对编码的结果进行了审阅,在与研究小组进行充分讨论之后,最终就102条信息条目达成了一致,一致率为85.7%,可以大体判断,这102条信息条目具有良好的效度,能够反映研究构念。

      

       2.4.2 数据信度检验

       有关信度的检验,本文以渐进的方式继续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在对资料按照来源渠道进行一级编码之后,研究小组继续将这102条条目按照上述4个产品线进行划分,形成4个产品线的二级条目库。之后,对二级条目库按照供应链内部整合、外部整合进行三级编码,并将三级编码后的条目分配到两个构念条目库中。其中,整个三级编码过程参照彭新敏等(2011)的双盲方式[36],即研究小组分为两组,每组两人,进行背对背编码,以保证编码结果的信度。同时,本研究还采用了许庆瑞等(2013)建议的混淆矩阵来检验评分者间信度水平[39],如表3所示。其中,a表示行,b表示列,X12=5,说明对于编码组A来说,这5条信息属于供应链外部整合活动。而对于编码组B来说,这5条信息归属供应链内部整合活动,显然两个编码组在这5条信息上未能达成一致。只有当a=b时,即混淆矩阵对角线上所代表的数量才是两组编码者背对背编码结果一致的数量,即有效条目数。本研究中,三级编码的有效条目数为31+59=90,因此编码结果的信度为90/102=88.2%,具有较高的信度水平。在进行案例分析前,删除了编码结果不一致的条目,以下案例分析全部基于上述90条有效信息条目。有关上述编码过程中构念条目数以及关键活动如表4所示。

      

      

       3 案例分析

       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汇川技术区分了功能性模块化产品与创新性模块化产品。产品线B与产品线S能够满足行业客户的标准化需求,应用领域广,属于通用型产品。这类产品的客户需求异质性低,产品改型变异程度小,市场需求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较大,需求便于预测,是功能性模块化产品。产品线D与产品线Z都是在通用型产品的基础上,针对某些行业或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而推出的定制化产品,这些产品具有一定的行业专用性,其在行业适应性、易用性、系统成本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此处,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主要有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外形和结构的个性化、接口和控制软件的个性化等。这类产品的客户需求异质性较高,产品改型变异程度较大,市场需求难以预测,是创新性模块化产品。表5是有关本研究中4个产品线的特性汇总。

      

       对于功能性模块化产品与创新性模块化产品来说,不同的市场需求特性决定其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有所区别[4]。如前所述,针对产品线B、产品线D、产品线S以及产品线Z的供应链整合,本文分别对其供应链整合的关键活动进行了编码和分析。

       表6是有关各产品线供应链内部整合的分析。无论是功能性模块化产品还是创新性模块化产品,都依托IT系统的高效运行,强调从市场需求预测到财务预算、到采购供应、再到生产交互的跨部门系统整合,实现采购、物流以及库存等供应链信息在企业内部的集成,通过流程整合有效提高内部运作效率,如降低成本、优化库存管理、快速响应其他部门的需求等。因此,所有的模块化产品都强调供应链整合对于提升产品制造效率的支持。

      

       不同的是,产品线D与产品线Z是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为导向的,更强调通过供应链整合创新性地有效响应定制化的市场需求。从产品设计到商业化过程中,企业采用集成产品开发模式(integrated production development,简称IPD),即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并不局限于研发部门,而是由来自供应链管理、市场、财务等部门组建的合作团队参与协调与支持,各部门需要密切沟通并分享各自专业领域的知识。例如,由采购人员、研发人员以及财务人员等不同部门人员组成的采购评审专家团在产品开发的概念期就需要介入,以对新产品的采购成本、采购物料的复用率等进行评估。因此,创新性模块化产品在强调通过整合内部供应链流程或活动提升运营效率的同时,也需要通过内部协作提升创新能力的支持。

       外部整合方面,包括供应商整合和客户整合,表7是有关产品线供应链外部整合的分析。从分析中可以看出,一方面,所有模块化产品都注重通过有效率的供应链整合达到提升运营效率以及降低成本的目标。通过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以保证及时交付正确的产品或服务,提高客户满意程度,缩小总的供应链成本。另一方面,供应链的外部整合能够为模块化产品的创新提供支持。在汇川技术的创业初期,企业主要依靠自身在变频器方面的技术优势进入并立足于工控行业。随着工控行业市场的发展,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凸显,汇川技术的战略也逐渐调整为“成为综合的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供应商”。企业需要在开发、升级通用型产品的基础上,针对市场的个性化需求更加创新性地提供产品或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单凭企业自身的资源进行产品创新是比较困难的,而供应链的参与方,如供应商、客户的专业知识、技术以及技能等资源则是企业产品创新的潜在资源,对这些资源的整合促进了企业新产品的研发,有效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尽管有效的外部整合对于提升产品创新效果、强化产品开发水平以及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6,40],但是不同类型的模块化产品对于通过供应链企业间协作进而获取产品创新能力的要求则有所差别,即不同的产品要求供应商以及客户参与的程度是不一样的[40]。对汇川技术的案例分析也正印证了上述观点。

       对于功能性模块化产品来说,标准化的市场需求使得产品创新压力相对较小,产品的创新主要表现在技术的更新升级,并且产品开发速度相对较慢。在利用外部资源能力方面,主要表现为较低水平的供应商或客户参与,外部整合的创新支持程度较弱。例如,在产品线B与产品线S的技术升级过程中,供应商通常只是根据自身的需要提供诸如设备、产能等信息,或者仅针对企业的产品设计提出有关成本、质量、规格或生产工艺方面的改进意见与建议。

       相反,对于创新性模块化产品来说,供应链外部整合不仅强调提升供应链运作效率,同时还注重与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的知识分享、知识创造等活动,旨在通过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协作提升产品的创新能力,实现较高程度的创新支持。供应商整合方面,不仅需要参与汇川技术的产品设计,进行联合开发;还会根据企业整体产品的要求就其重要的系统部件完全承担开发职责,对产品涉及自己设计的问题负责。例如,产品线D,除了与主要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产品研发的早期,也要求供应商参与到工程设计中,就物料的加工工艺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建议;供应商就其新产品进行主动推介,积极推动汇川技术产品性能的提高以及生产物料成本的降低。客户整合方面,尽管客户的知识和信息对于企业产品创新具有很大的重要性,然而企业却很难从客户处获得相关的知识等资源。为此,汇川技术在整合客户资源进行产品创新的实践中,一方面,采取顾问式技术营销方式,强调通过专业技术人员与客户的积极互动提升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与产品线的主要或关键客户开展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包括采取战略投资等方式,实现客户知识或信息的转移和充分利用。例如,为了提高产品线D与产品线Z满足个性化市场需求的竞争力,企业先后与其下游关键客户开展战略合作,分别采取合资、战略收购等方式实现下游主要客户的整合,旨在通过缩短产品线与市场客户的距离,实现对市场信息的充分理解和运用,进而不断完善产品线的应用方案,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4 研究结论

       总结上述分析,功能性模块化产品满足市场的通用型需求,产品的创新程度低,为了降低协调成本,相应地要求供应链整合程度也较低[4]。在功能性产品模块化过程中,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的供应链整合更多地强调流程的整合,以降低协调成本同时提高响应市场的柔性。即供应链整合更强调提高供应链企业内外在合作效率方面给予功能性产品模块化支持(见图1)。如产品线B、产品线S等单一模块化组件的生产。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命题:

      

       图1 功能性产品模块化与供应链整合

       命题1:在供应链的整合过程中,功能性模块化产品更加强调通过企业的内外整合获取高水平的效率支持。

       命题2:在供应链的整合过程中,功能性模块化产品较少强调通过企业的内外整合获取高水平的创新支持。

       对于创新性产品模块化来说,由于产品创新性强,需要运用供应链合作企业的知识及专业技能弥补企业自身的不足,才能有助于开发更好的产品、更快地满足客户需求[41]。企业需要在内部与关键供应商进行更大程度和范围的信息共享、必要的知识分享以及在产品开发早期合作开发,如产品线D与产品线Z。因此,创新性产品模块化在强调流程整合、保证供应链运作效率的同时,尤为强调供应链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的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分享。即创新性产品模块化所要匹配的供应链整合不仅强调在供应链效率方面的支持,同时还需要包括知识分享、关系沟通、共同创造等在内的提升创新能力的整合活动(见图2)。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命题:

      

       图2 创新性产品模块化与供应链整合

       命题3:在供应链的整合过程中,创新性模块化产品强调通过企业的内外整合获取高水平的效率支持。

       命题4:在供应链的整合过程中,创新性模块化产品强调通过企业的内外整合获取高水平的创新支持。

       5 研究局限

       目前,有关产品模块化与供应链整合关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已有关于产品模块化与供应链整合关系的结论却并不一致,产品模块化可能导致企业间的松耦合[26],也可能提升供应链整合程度[5]。Lau等(2010)研究指出,对于单一的产品模块化来说,企业出于保护知识产权以及降低协调成本等原因[4,6,11],通常不会采取供应链整合;相反,如果是创新性的、集成化的产品模块化,往往需要与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协作。尽管Lau等(2010)的研究分别探讨了不同类型的产品模块化与供应链整合的关系[6],但是这一结论尚不能准确描述产品模块化与供应链整合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基于汇川技术产品模块化的案例,将产品模块化分为功能性产品模块化以及创新性产品模块化两种类型,并分别研究了两种不同类型产品模块化与供应链整合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产品模块化的类型不同所要匹配的供应链整合程度和内容也不一样。功能性产品模块化所匹配的供应链整合更多地要求企业内外流程的整合,强调在提高供应链合作效率方面给予其支持。创新性产品模块化所要求的供应链整合,不仅强调企业内外在供应链效率方面的支持,同时还需要供应链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的知识创造、关系沟通、目标一致,即供应链创新方面的支持。但是,本研究采用单案例嵌入式研究方法,缺乏大范围的样本数据研究的可靠性。案例研究中得出的结果和判断,也需要在其他制造行业进行验证,这些研究的不足之处,有待后续研究深入。

       收稿日期:2014-12-31

标签:;  ;  ;  ;  ;  ;  ;  ;  ;  ;  ;  

产品模块化与供应链集成的适应性关系研究_市场营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