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合同:工会资金结算的有力控制_集体合同论文

集体合同:工会资金结算的有力控制_集体合同论文

集体合同:工会经费解缴的有力抓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抓手论文,经费论文,工会论文,集体合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要做到工会十三大提出的“收好、管好工会经费,保证工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是摆在各级工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各地的实践来看,企业工会如能将工会经费解缴纳入集体合同之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收缴工会经费的措施。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集体合同制度立法相对滞后、对于解缴工会经费的意义认识不足等因素影响,这一做法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有“四难”:

一、对工会经费解缴条款的思想认识难到位。从企业方面看,经营者的认识较模糊,主要有三:一是认为《劳动法》对集体合同内容的规定中对工会经费的划拨无具体要求,将其写进集体合同无必要;二是认为工会经费解缴写进集体合同是用法定的形式固定下来,经费的使用权在工会,职工搞活动会影响生产经营;三是认为工会经费不同于税收,可缴多也可缴少,进入集体合同企业会吃亏。从工会方面看,有少数工会对自己应享有的权利缺乏了解,对工会经费纳入集体合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关于工会经费解缴的办法难操作。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集体合同中有“按时、足额、拨解工会经费”的条款,但无具体内容,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具体表现在:一是计提工会经费的工资总额不清。二是工会经费解缴的时间不具体。工会经费应在每月十五日前划拨解缴,而多数集体合同中无具体时间,工会只能望“约”兴叹,任随企业遥遥无期地拖欠。三是对集体合同工会经费条款兑现“一头热”。工会经费一旦写入集体合同,合同双方都应按照合同内容履行各自的义务,而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是工会“一头热”。

三、在新经济组织中,企业工会经费解缴难落实。具体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原规模较小的国有、集体企业通过租赁、转让、拍卖、股份合作制改造等形式,变为非公有制企业,而原先签订的集体合同则无法落实,自然也包括工会经费拨解的条款。二是私营企业工会虽然签订了集体合同,但私营企业主对合同中列有工会经费解缴的条款不满意。同时,工资总额难形成,职工流动性大,无职工花名册和工资表。三是乡镇企业人员素质不高,对工会经费列入集体合同认识不足,视工会经费为上缴政府的管理费,能缴多少缴多少。

四、效益不好的企业,工会经费解缴规定难兑现。在这样的企业,首先是企业无力按标准计提工会经费,更不可能在集体合同中规定工会经费计提的具体办法。其次,虽在集体合同中作了规定,企业工人上班断断续续,连续半年未发职工工资,工会经费何以能兑现。

对此,笔者建议:

一、尽快制定与《劳动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集体合同中涉及工会经费收缴的工作之所以困难,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缺乏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而无法操作。因此,出台集体合同法,并把工会经费的解缴列入集体合同法的具体内容,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二、注重提高集体合同的质量。集体合同中必须规定工会经费解缴的具体内容,把法定的工会经费在集体合同中具体化,从计提工会经费的工资总额范围、计提的方法和比例、拨解时间和途径都应予以规范。同时,对合同双方应承担的责任提出明确的要求,做到合同条款具体化,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把好集体合同中工会经费条款的质量关,防止流于形式走过场,造成难以处理的遗留问题。

三、重点抓好集体合同中工会经费拨解条款的难点和薄弱点。一方面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新经济组织集体合同签订率,把工会经费解缴作为必要的条款,并加以量化。以集体合同规范企业和工会的行为,促进工会经费拨解条款的落实。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改制后的企业和亏损企业签订集体合同的有效形式,指导企业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可就工会经费的问题,签订单个或多项合同。

四、加强企业工会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使工会干部真正进入角色,明确签订集体合同的程序和工会经费解缴的必要条款,熟悉和掌握国家和地方有关工会经费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同时了解企业和工会在集体合同和工会经费解缴方面应承担的责任,掌握相应的法律、政策、经济、管理等方面知识,学会协商谈判的艺术和工作方法,真正学会用集体合同维护职工和工会的合法权益。

标签:;  ;  ;  

集体合同:工会资金结算的有力控制_集体合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