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镇 龙正富 王丛
(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贵州 毕节 551700)
【摘要】目的:对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并发症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在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接受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中选择100例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平均分组,对两组患者行相同的常规护理,与此同时,联合给予观察组针对性的并发症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从中总结临床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4.00% vs 46.00%,P<0.05)、预后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8.00% vs 80.00%,P<0.05)。结论:针对性的并发症护理干预措施是降低接受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患者预后优良率的有效途径,推荐使用。
【关键词】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四肢骨折;并发症;措施
【中图分类号】R6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4-0176-02
在接受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时,患者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不仅将增加患者治疗痛苦,同时还将严重影响骨折愈合,增加患者临床治疗难度[1-2]。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部分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比较的方法,探讨了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并发症的相关防治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收治的100例接受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5.13±5.69)岁;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56.52±5.35)岁。经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基线资料之间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行相同的常规护理,如饮食干预、生命体征检测、心理指导等。
在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对性的并发症护理干预,具体如下:第一、钉道感染预防。手术结束后,要求患者在麻醉下做关节被动屈伸活动,为钉与组织之间留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与此同时,加强钉道口的局部护理,使用碘伏、新洁尔灭对患者钉道口钉皮界面进行消毒,对于有感染倾向者,局部加用“百多邦”或其他抗生素软膏。第二、关节僵硬预防。选择有关节的外固定架进行治疗,待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后,及早开始功能康复锻炼。第三、神经损伤预防。术中操作注意避开神经并利用套筒保护周围软组织。打钉、钻洞时留下的切口保证直达患者骨面。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对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计算患者神经损伤、钉道感染、关节僵硬、局部疼痛、延迟愈合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
出院后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时,参照《骨折治疗标准草案》[3]评定患者预后康复效果,将患者预后效果分为优、良、差3个等级,计算患者预后优良率。
1.4 统计学分析
Excel对数据进一步整理后,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0分析处理数据,当P<0.05时,表示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本次研究中,两组均有部分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0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6.00%,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在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对于患者康复预后有一定效果[4]。但同时要注意到,由于固定时间较长,患者在固定期间极易出现关节僵硬、骨质疏松等并发症。为进一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性,相关学者[5]提议,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事先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然后依据评估结果对其进行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如使用75%酒精消毒针眼处、全身抗感染治疗以防止患者钉道感染,紧锁关节避免愈合延迟等。
本次研究顺利完成,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预后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接受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而言,在治疗期间根据其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并发症预见性护理是切实可行的,通过护理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可得到较好控制;此外,并发症的发生将给患者预后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当患者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其预后优良率将因此得到显著提升(P<0.05),由此可进一步证实寻找有效途径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综上所述,钉道感染、延迟愈合、关节僵硬等为接受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骨折的临床常见并发症,不同并发症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和危害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军,鲁敏,李临齐.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比较[J].海南医学,2016,(24):4087-4088,4089.
[2]肖文倩.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骨创伤并发症及对策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8):41-42.
[3]扈小平.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与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2016,(25):64-65.
[4]史黎娜.在脑瘫儿童语言康复治疗中应用语言认知康复系统的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17):18-19.
[5]沈焕平,赵迎迎,马筱亮.“教育康复+医疗康复”模式对脑瘫儿童康复成效的影响[C].//第五届粤港澳台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暨2014年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4:491-492.
论文作者:吴镇,龙正富,王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9
标签: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多功能论文; 支架论文; 单侧论文; 发生论文; 发生率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