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第一医院;陕西榆林 718000)
摘要:骨科患者因其行动障碍、长期卧床等因素,极易发生如跌倒、坠床、压疮、深静脉血栓等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护理安全不仅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预后,也是护理质量的重要体现,更是医院管理和医院形象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护理安全管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护理教学、护理质量管理等领域中,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简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骨科护理管理;应用
前言:随着现代护理需求的不断进步与转变,患者在享受临床治疗、护理服务时也不仅仅追求生理健康方面的护理需求,对于护理工作的安全性、舒适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安全管理是强调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护理服务的一种管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也能够取得显著临床价值。由于骨科病患卧床时间相对较长,较容易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导致骨科是医院医疗纠纷率较高的科室。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鉴于此,本文就针对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2017年7月-2018年11月本院就诊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21-72岁之间,平均年龄(45.7±2.6)岁,体重38-72kg,平均体重(57.22±3.16)kg。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在23-74岁之间,平均年龄(46.3±2.7)岁,体重36-75kg,平均体重(55.62±3.64)Kg。通过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对比,发现差异较小,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对于观察组在常规组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组织安全管理小组
将骨科科室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长和护士组成安全管理小组。对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定期进行专科知识培训和护理技能考核,重点对小组成员的个人素质和沟通能力进行培养,以此强化安全管理小组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护理水平。其次,小组内共同讨论骨科护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实际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小组管理的规范性,科学制定有关药物或物品使用管理、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以及病房环境管理制度在内的相关内容,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实施,充分保障工作的顺利实施。护士长应当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科室护理工作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与考核,帮助其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指导护理人员树立其护理安全工作意识,从而确保每位患者在享受医院治疗、护理服务时的安全性。
1.2.2安全管理具体内容
由于医院人流量大,病症繁杂,因此,应加强病房的安全性管理。如定时对病房进行消毒盒清洁,对床单和地板等进行消毒清洁处理。对病房内的物品进行有序摆放,床单元之间应留有适当缝隙,便于患者活动。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对患者进行护理,遵医嘱使用药物,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如心率、血压等。其次,定时帮助患者翻身以防压疮的发生。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为患者的病床加固护栏,以防意外。根据不同病情的患者采取不同部位的减压护理以避免患者受压皮肤出现压疮等并发症。术后加强对患者病房的巡视,观察患者的手术刀口处有无感染及愈合情况,给予患者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在患者后期康复训练阶段,护理人员应循序渐进地加强康复训练难度,保证康复训练力度在患者的承受范围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2.3加强患者心理干预
骨科患者多由意外导致,身体承受疼痛的同时心理也会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很多患者更是由于不良情绪影响而不配合治疗。对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并尽量满足。时刻观察患者的心理及表情变化,发现出现不良情绪的患者应耐心疏导,多给予患者行动和语言上的鼓励,帮助患者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树立积极地态度,配合康复治疗和训练,从而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等指标。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由表1可见,给予护理安全管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5%,明显优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的62.5%。
2.3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综合质量评分对比中,观察组护理综合质量评分为(96.6±1.22)分。对照组患者护理综合质量评分为(85.6±2.33)分。观察组护理综合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护理安全管理主要是管理护理风险和病人安全的干预体系。与常规的临床护理管理方案相比,实施安全护理管理能够指导护理人员在具体的护理实践中更为关注护理细节,提升护理质量,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风险。通过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优化护理整体服务水平,从而增强满意度。骨科作为较容易产生医患纠纷的科室,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能够减弱病患矛盾,还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要求护理人员要掌握相关护理措施,还应该具备人性化的服务意识和自身工作责任意识。护理安全管理要求护理人员按照规章制度对患者进行护理,及时与患者沟通交流,排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为患者营造健康积极的病房环境。为患者提供优质化和细节化的护理服务。本文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观察组患者无论从护理满意度和护理综合质量评分等指标上都优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践证明护理安全管理干预在骨科护理管理中能够起到明显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周燕,张继娜.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5(19):3008-3009.
[2]陈莹,张红艳,韩东月.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1):136-138.
[3]陈菜凤.护理安全管理运用于骨科护理管理的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5(17):291-292.
[4]袁作庚.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8(3):50-51.
[5]韩方.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29):5671.
论文作者:孙锦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8月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患者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骨科论文; 质量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8月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