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李小龙

(武冈市展辉医院 普外科 湖南邵阳 422400)

摘要:目的 探讨采取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胆结石患者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130例分为腹腔镜组合开腹手术组各65例,比较手术结果。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27.54±5.67)ml,手术时间(60.03±5.88)min,术后排气时间(1.02±0.24)d,疼痛评分(2.11±1.02)分,住院时间(4.58±1.16)d;开腹手术组术中出血(64.28±13.21)ml,手术时间(82.64±11.34)min,术后排气时间(1.89±0.68)d,疼痛评分(3.97±1.87)分,住院时间(9.87±2.19)d,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6.15%,开腹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效果微创,并发症少,能够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手术;胆结石

胆囊结石属于外科常见的疾病,在各个年龄阶段均可以发病,一般好发于成年人群,根据发生的部位分为胆囊结石、肝胆管结石与肝外胆管结石,目前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临床主要的治疗方案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1]。胆结石患者表现出腹部或者右肩部疼痛、厌食油腻食物等体征,患者无其他典型症状,部分患者由于结石阻塞胆囊管后形成胆囊积液,影响了患者胆囊功能,降低了生活质量,随着外科理念的发展近年来临床追求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案[2-3]。我院对比了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130例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各65例。

腹腔镜组65例,男42例、女23例,年龄49~68岁,平均年龄59.67±3.44岁,病程8月-8年,平均病程3.45±1.23年。开腹手术组65例,男40例、女25例,年龄47~67岁,平均年龄59.83±3.52岁,病程6月-9年,平均病程3.52±1.19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1)符合《胆道外科学》中制定的胆结石诊断标准,患者均经超声或者CT确诊为胆结石,结石直径在0.5cm以上,均采取过保守治疗无效;(2)获得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及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2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2)合并有精神、认知功能障碍;(3)哺乳期或孕产期女性患者。

1.3治疗方法

开腹手术组:患者硬膜外麻醉满意后,取平卧位,在右上腹部行5cm斜切口,逐层进行解剖后在胆囊三角区域部位将胆囊动脉和胆囊管找出后进行结扎,将胆囊进行顺行或者逆行切除,术后给予常规引流并将胆囊送检,给予患者抗炎等支持治疗。

腹腔镜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满意后,取平卧为,在脐下1cm处作观察孔,主操作孔位于剑突下1cm,选取在右锁骨和右腋附件选取辅助操作孔各一,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气腹,保持压力在12-14mmHg,置入腹腔镜器械后首先切断胆囊动脉并结扎,分离胆囊管后引出胆总管,使用钛夹进行夹闭,将胆囊切除后关闭二氧化碳人工气腹,取出手术器械,术后给予常规引流并将胆囊送检,抗炎支持同开腹手术组。

1.4观察指标

记录两种手术方法下患者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胆管损伤、胆漏以及腹腔感染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s)

注:与开腹手术组对比,aP<0.05。

3讨论

胆结石属于外科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主要是由于细菌通过血液循环或者人体肠道进入到胆囊引发感染形成胆囊炎,在病理状态下胆汁发生浓缩而成分不发生改变,最终形成了胆囊结石[4]。本病一般不具有明显体征,多数患者在体检时发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胃部疼痛容易误诊为胃部疾病,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直接进行开腹进行胆总管切开趋势,虽然操作相对简单,能够充分的暴露胆囊,一直是临床治疗的常规方案,但是由于手术切口较大,因此对患者创伤更大,手术时间延长,而且对患者腹腔脏器损伤严重,术后更容易发生并发症[5-6]。

近年来随着微创医学的飞速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已成为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金标准”,手术操作的关键是保持清晰无血的手术视野,注重采取钝性分离方法避免损伤胆总管、左右的肝管等器官,而在解剖胆囊三角时容易损伤胆囊管深面滋养动脉导致出血和渗血,容易造成视野的模糊[7]。我院在术中总结以下一些手术的注意事项,一是由于视角范围存在狭窄的缺陷医师操作时可以通过移动镜身、偏移镜头等方法弥补角度的不足;二是当镜头的尖端和镜身的头部出现抢位时应先将镜身退出,暴露出目标后调整镜身完成手术[8]。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效果微创,并发症少,能够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

参考文献

[1]徐远达,朱跃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1):5464-5465.

[2]岳晔玮.对行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的胆结石患者发生术后肠粘连几率的比较[J].当代医药论丛,2014,29(17):188-189.

[3]杨骥,黄强,林先盛,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8):2943-2946.

[4]凌杰,葛海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9):1693-1695.

[5]包文中,孟翔凌,李良,等.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4,20(2):89-91.

[6]崔英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并胆囊息肉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7):1205-1205,1208.

[7]罗昆仑,方征,余锋,等.腹腔镜经胆囊管开口微切开胆管并一期缝合胆管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3,19(5):349-351.

[8]李志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0(26):115-116.

论文作者:李小龙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9

标签:;  ;  ;  ;  ;  ;  ;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李小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