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论文_张一男,孟兰

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论文_张一男,孟兰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要:在现代建筑设计之中越来越强调环保、自然的理念,而我国传统建筑之中的原生态理念和环保、自然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由此,促进传统建筑之中的原生态理念的发挥,做到古为今用的效果,则将会大力的促进我国生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本文就传统原生态的建筑理念怎么能够更好的在现代建筑设计环节发挥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传统建筑;原生态;现代建筑

钢筋水泥的建筑工程已经逐渐遍布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在有效改进了人们的居住环境而当同时,由于建筑采暖的需要燃烧了大量的煤炭,在消耗了大量的能源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并且居民的日常生活垃圾处理不当也会严重影响到周围的自然环境,在雾霾、沙尘暴爆发次数增多,全球变暖加剧的大环境下人们对于绿色建筑的意识越来越强。而这中绿色、环保的建筑理念其实在传统建筑中随处可见,古人讲究“天人合一”的自然理念,通过精妙的房屋结构、特殊的建筑材料、贴合自然的设计理念达到生态和谐的目的。

1.传统建筑中原生态思想的具体表现

古人能够在生产水平、科技水平较为落后的情况下依然保证较高的居住环境,这和古人所具有建筑智慧脱不开关系,古人通过对大自然的充分理解观察,总结出一套自然规律并且在建筑的时候充分的加以运用,这也就是古人所具有原生态理念,这种理念放到今天变得尤为珍贵,对现代建筑设计有着珍贵的启发指导意义。

1.1傣族竹楼

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傣族聚居的地方,这一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及地貌,云南地区气候温暖,常年雨水充足,并且西双版纳地区生产竹子,所以当地居民充分的发挥了聪明才智,因地制宜的使用竹子这一材料作为建筑施工材料,这种建筑也因为主体材料是竹子而得名竹楼。竹楼充分体现了传统建筑的原生态理念,通常使用24条较为粗壮的竹子作为主体机构,并且竹楼的中的地板、墙面、楼梯等等各方面也都是用竹子制成的。此外,主楼有着优秀的而立体结构,通常来说竹楼会有两到三层,最下面的一层大多是竹楼的支撑住,并且四周不设置墙壁,而最下层多用来饲养家禽家畜或者储藏一些杂物。竹楼的上层是人们主要的生活场所,通常分为卧室、堂屋、前廊、晒台四个部分,其中卧室供人们休息、睡眠,在堂屋之中有火塘或其他的生火工具,能够供人们做饭、泡茶,而根据人们的喜好能够建设处各种各样的前廊,前廊也就是人们交流、会客的地方,最后的晒台在西双版纳地区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一地区去、雨水充足,晒台能够供人们晾晒衣服或者放置水罐。

西双版纳地区的竹楼充分的体现了传统建筑物原生态的理念,这种建筑结构完全是针对西双版纳地区的自然环境而建立的,其下方空旷的结构能够有效的防止虫类爬进人们的生活区,并且在雨水多发的时候还能够避免洪水的冲击,竹楼的特殊结构也能够做到防潮、通风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建筑环境方面,傣家竹楼独立成院,并以整齐美观的竹栅作为院墙。庭院以内栽花种果,绿树成荫。竹楼周围种植瓜果林木或开挖鱼塘,既蔽阳遮荫,又是一道天然围墙,阻止牲畜闯入,使庭院与建筑、庭院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

1.2江南民居

江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大部分城市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城市郊区河道纵横,丘陵起伏,地貌类型多样。受生态环境的引导,江南民居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并采用变通的办法,使村落的大小、前后错落都根据自然条件来变化。以苏州民居为例,苏州地区河网密布的地形决定了苏州民居临河的布局,居民的生活用水、灌溉用水、交通运输以及污水处理等在当时较为落后的经济技术条件下,都离不开河流,河流对苏州民居的选址与布局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苏州地区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有风,决定了地方民居空间结构特点:利于遮阳防雨的屋顶、檐廊;利于采光通风的天并;利于防寒隔热的灵活的空间布置以及构造措施。民居一般将大门朝南开,取得自然光照;苏州民居非常注重环境的自然美。即便是在很小的空间内也要栽些自然植物,如芭蕉、素竹等,使小小空间生趣盎然。花厅、书房前的庭院,也是迭山理水,植树栽花,极尽引入自然。

1.3蒙古帐篷民居

草原游牧民族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创造了适合他们生产方式的毡帐建筑—蒙古包。蒙古包具有明显的自然地域和生活方式印记,它建设周期短、结构灵活、施工技术简单、建造速度快、结构整体性好,抗震耐久、保温隔热,所用材料均与环境友好。首先,蒙古包的建筑材料均为当地、短周期循环生产的材料,蒙古包的覆面材料为羊毛毡,原料取自草原上遍地的绵羊,采用原始的水浇僻制而成,不掺入任何化学品。为了提高使用寿命,传统蒙古包的绑绳多以马鬃制造,耐水不腐,能长期在野外使用,是可以永续利用的环境友好材料。其次,蒙古包整体构架由木制的圆柱形屋身和钝锥形屋顶组成,并以毡子覆盖,内外均用数道绑绳捆扎,包括架木、苫毡、绳带3大部分。在缺乏大尺寸建筑材料和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实现了类似现代球节网架结构的较大跨度建筑。并且,多数蒙古人终年赶着他们的山羊、绵羊、耗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蒙古包可以打点成行装,由几只骆驼运到落脚点,再起帐篷。因此在修造、搭建、拆卸、运输、使用、废弃全过程实现了绿色设计的要求,使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达到最小化。

2.原生态思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

原生态建筑充分体现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智慧,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该得以继承和发展。然而,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许多原生态建筑频临消失的危机,原因主要是原生态建筑的建造形态与现代人对居住的需求和审美要求偏差较大。因此,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继承和发展原生态建筑的建造智慧,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课题。

吴陆茵在《人居环境“阅读”—北京四合院居住文化》一文中,强调“我们必须用当代的眼光和现在的思维来处理和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样的借鉴才是有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理想居住文化的打造必须融入到现代的城市设计手法里,产生和创造出一种‘新的’,能被现代人接纳的居住方式”。同时,笔者认为,现代建筑设计观既应该注重生态的设计本质,也还原淳朴的民风和深厚的民族与地域文化,更注重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和表现,带来视觉上的审美、文化的传承和使用上的节能。

3.结束语

充分重视、利用传统建筑中的原生态理念,并且做到古为今用,就能够有效的促进现代建筑设计的环保、绿色发展,通过将传统原生态理念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之中,使现代的建设标准、环境标准与设施标准具有传统建筑的原生态特征。为现代建筑中原生态理念的继承和发展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地域文化的特殊性和技术、艺术上的地域性融入现代文明的普遍性中。

参考文献:

[1]韦家俊.浅谈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生态建筑「.17.广西城镇建设,200,o}.

[2]本刊编辑部.云南民居:诗情画意傣族竹楼「.17.中华民居,tom,o1.

[3]孟娴.傣族竹楼的原生态文化及其保护性演进「.17.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米学院学报,2008 . 05.

论文作者:张一男,孟兰

论文发表刊物:《北方建筑》2016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传统建筑的原生态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论文_张一男,孟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