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阐述生态建筑的概念,然后从建筑环境的规划、建筑形态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资源利用以及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等各个方面分别论述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及体现。
关健词:生态建筑学 生态建筑 节能 应用
1 概述生态建筑简称ECO,ECO 是Eco-build 的缩写,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本质就是能将数量巨大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个超级建筑中,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2 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在人口与资源、经济与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的形势下,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生态建筑的观念也就越来越深入人心。
2. 1 建筑环境的规划方面生态建筑观在建筑环境规划方面的运用表现在建筑是否能够适应自然地理环境。建筑的产生和演变是由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社会经济及文化因素影响而决定的。看看我们的祖先们遗留下来的建筑群,我们不难发现,任何传统建筑形式必有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在城市的选址、建设过程中,古人在一定程度上把生态观点有意无意的考虑到城市建设中。随着当今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建筑对环境的破坏也与日俱增。如何规划建筑环境,使建筑能够更好的适应自然,已经成为建筑工程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建筑环境的规划应当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运用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的方法,对复合生态系统进行规划,协调系统内各种生态关系,改善系统结构和功能,确保自然平衡和资源保护,以促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生态建筑的深层含义是要尊重和维护大自然的多样性,为生物的多样性创造良好的繁衍生息环境。每一个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都有其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生态要素和生态条件,要充分利用各地的差异性来创造有特色的生态环境。合理的生态建设应当与自然融合,在充分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在城市整体层面上建立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有机融合,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
2. 2 建筑形态的设计方面所谓建筑形态就是建筑的艺术造型。在人们的印象中,现代的建筑通常是与自然环境、地域特性相对立的。相比外部形态,人们更加注重一个建筑的内涵,也就是它的内部空间及它的实用性。但事实上,建筑的形态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是极大的。
我们首先是靠视觉去认识建筑的,当我们看到形态与自然和谐融合的建筑时,这种自然的生态美除了能让人们获得感官上的美感外,还能使人们通过有限的形象,体会到某些深刻的意蕴,获得进一步的美感享受,收到赏心悦目的效果。因此建筑师应着力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建筑与自然形态诗意的融合。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以独特的视角关注着人类、自然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他将求浪漫情感与地域特点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对当今的生态建筑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他的早期作品帕米欧结核病疗养院顺着起伏的地势舒展的铺开,与环境极为和谐融洽,得到评论界的高度赞扬。这也是他个人建筑生涯的转折点。随后他的建筑突出的表现在运用不规则的曲面、变化多样的平面形式、室内空间的自由流动和不断延伸,让建筑外形更加流畅自然。
3 建筑材料选择及能源利用在生态建筑观的指引下,现代建筑的建造过程正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表现在利用可再生、节能材料和能源,以及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方面。生态建筑的核心是通过提高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率这一途径,对整个自然实施生态保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生态系统中物质不断循环使用的原理,将建筑中的各种资源尤其是稀有资源、紧缺资源或不能自然降解的物质尽可能加以回收、循环使用,或者通过某种方式加工提炼后进一步使用。
3.1 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现代社会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海洋能、生物能等。那么怎样才能在建筑中有效的利用能源,成为建筑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在建筑的设计中,应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地域特点和能源特点,在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措施,以降低建筑能耗。
节约能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建筑中充分利用太阳辐射和风力等自然力,而不是依赖于机械系统。如利用自然风而不用空调器制冷或取暖;太阳能集热器可代替煤气或电力的热水器; 用风力发电,而不接收电站提供的电力等。“被动式太阳房”便是广为人知的充分利用自然气候特点的例子。
3.2 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大自然在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各种资源的同时,又得容纳和承受人类的各种废物。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是不能被分解和利用的,它们给自然增添了沉重的负担。很多旧建筑在其毁弃后,建筑垃圾多数是不可降解的,无法主动回归自然,其堆放和处理造成了很大的环境压力。相比较国内对于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方面的管理,发达国家则要做的好得多。
日本政府相继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等法规,他们对于建筑垃圾的主导方针是: 尽可能不从施工现场排出建筑垃圾;建筑垃圾要尽可能的重新利用; 对于重新利用有困难的则应适当予以处理。美国政府则制定了《超级基金法》,规定:“任何生产有工业废弃物的企业,必须自行妥善处理,不得擅自随意倾卸”。
从而在源头上限制了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促使各企业自觉的寻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法国、荷兰、瑞士、新加坡等国也都分别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减少了各类建筑垃圾的排放。
3.3 材料的选择一般来说,在一块建筑用地中,只有泥土是仅有的免费材料,使用这种免费的建筑材料,可以减少运输所需时间和金钱的花费。土生建筑材料的准备及建筑构件的生产只需要“低技术”和极少的能源消耗。据统计利用泥土所耗费的能源只是烧砖或混凝土的1%,同时这种材料具有可循环使用的特性。这也是许多致力于生态建筑的建筑师从未放弃过对可循环使用、可再生建筑原材料的研究和利用,尤其是土生建筑研究的原因。除了土质材料外,还有大量的植物材料可以使用。其次,国内外正在出现各种各样称之为生态建材的新型建筑材料,如利用废料或城市垃圾生产的“生态水泥”,生态建材的概念来自于生态环境材料。其主要特征是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避免温室效应与臭氧的破坏;容易回收和循环利用。生态建材是指在材料的生产、使用、废弃和再生循环过程中以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满足最少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小或无环境污染,最佳使用性能,最高循环再利用率等要求的建筑材料。
4 结语当今社会,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短缺与资源浪费等问题使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自身生存濒临的困境。而生态建筑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形式,是将高技术手段运用到建筑与城市环境设计中,采用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科学技术、材料合成技术、资源替代技术,达到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建造对于自然环境的破环,努力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因此,生态建筑必然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1]宛素春,王珊,董淑英. 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0(04)[2]王萱,赵星明. 从生态出发的建筑设计观[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0(04)[3]白林,胡绍学. 建筑计划方法学的探讨[J]. 世界建筑,2000(08)[4]陈铭. 可持续发展设计思想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运用[J]. 华中建筑,2000(03)
论文作者:孙英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5年4月总第10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8
标签:建筑论文; 生态论文; 自然论文; 环境论文; 垃圾论文; 能源论文; 资源论文; 《建筑模拟》2015年4月总第10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