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工业化建筑发展势头正盛,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用已经越来越普及,但是我国建筑工业化进程相对于发达国家仍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技术不成熟,使得该种建筑形式在建设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质量问题,从而导致建筑物的建筑质量不能得到保证。这就阻碍了该种建筑形式的普及和应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需要严格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并严抓施工安全的管控、质量和进程,要实现缩短工期、保证质量、降低成本、减少影响、节约资源的目标,保证良好的施工和使用效果。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发展“新型工业化”以来,我国曾多次对装配式建筑提出政策要求。装配式结构通常指在工厂内加工完成的预制构件。这些预制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使用机械吊装和搭接等手段,拼装成建筑物或构筑物。装配式建筑不但改变了建筑施工的工艺,而且改变了施工体系和运作方式,从而使得建筑的质量得以提高。如今,建筑行业逐渐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可以工厂化生产建筑整体架构,再现场组装,所以高质量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增加建筑行业经济效益,推动建筑行业朝着现代化发展。
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优势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集中预制施工以及统一生产装配、预制有更高精度的结构构件等技术的支撑下,能更好地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从而形成显著的质量控制优势。换言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能提高单个构件的质量,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如在传统的施工中,外墙板施工往往会出现开裂、空鼓、渗漏等质量通病,还有房间尺寸偏差,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中的外墙板就能直接制作成装饰性的外墙面,减小窗户洞口尺寸误差,且窗户安装也更加精确,预制构件能保证安装窗户时严丝合缝,彻底解决外窗渗漏这一质量问题。另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部件在其工厂预制环节随时控制材料性能,包括耐火性、防潮性、抗冻融性以及保温隔声性等。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每一道施工工序能如机械设备的安装一般,随时检查施工精确度,确保工程质量。
2 结构施工准备
结构吊装前应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及工程的结构特点编制出详细的构件吊装方案,并经施工企业技术部门审核后报送监理部门审批。应着重对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图进行会审。施工场地的布置、构件的堆放顺序等对整个吊装的进度起着重要的作用。施工塔吊吨位应结合预制构件的重量来确定,原则上塔吊的安装位置应距离大型预制构件的安装位置最近。对预制构件的进场顺序、吊装顺序应做好周密的计划,以免因为构件堆放混乱而影响安装进度。对于按计划安排运输至施工现场的构件,质检人员应对其外观质量、使用部位的编号、预埋件位置的准确性进行复验。预制构件吊装前施工单位技术部门及安全管理部门应就作业过程中重点部位的吊装方案及安全事项进行交底,并形成书面记录存档在案。
3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的管理
3.1 预制柱的吊装质量控制
准备工作①预制柱应续接下层柱位置,做好高程复核、底部混凝土面清理干净、柱位弹线,吊装前对预制柱进行质量检查,尤其是主筋续接套筒质量检查及内部清理工作;②吊装前应备好就位所需的斜撑、螺栓、柱底高程调整铁件、斜撑固定铁件、起吊工具、垂直度测度杆等;③应对柱头架梁位置处进行标识,放置好第一个箍筋;④确认好预制柱的安装方向、构件编号、水电预埋管、吊点等。柱子的垂直度调整:预制柱安装到位后应及时进行固定,至少应在柱子的三个侧面及时将斜撑的两头分别固定在柱子和楼板的预埋件上,并通过调整支撑的长度来调整柱子的垂直度,直至满足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柱底无收缩砂浆的灌浆施工:预制柱与下部结构通过填充式钢筋连接器与主筋连接,套筒套入后在连接器内注入专用浆液进行连接,柱底与下部结构的接缝处应使用堵漏砂浆进行封堵。灌浆材料的质量控制:①购进灌浆所使用的水泥不宜超过3个月,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的水泥使用时应该先进行过筛,去除硬块后方可使用,超过6个月后的水泥严禁使用;②水泥进场时应附有质量证明文件及相关合格证;③拌合砂浆的用水应做氯离子含量检测;④砂浆应留置7 d和28 d强度的混凝土试块。
3.2 优化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技术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涉及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在吊装预制墙板之前要先吊运钢筋,并把内墙钢筋优先绑扎好,再吊装预制墙板,预防吊装构件受到消极影响;在完成钢筋绑扎之后要精确校正预制墙板,预防在绑扎钢筋时因扰动预制墙板的支撑件而导致构件发生位移;先合模内墙模板,再安装外墙暗柱模板;放置现浇墙体叠合板的范围应控制在浇筑混凝土时高出叠合板底标高 10~20 mm 的位置上,且吊装叠合板之前应进行弹线切割,以便放置好叠合板;在吊装叠合板时,为预防叠合板甩出墙体暗梁纵筋,应在抽出纵筋之后再吊装,完成吊装之后重新绑扎。
3.3 预制梁的吊装质量控制
吊装施工要点:①预制梁安装前应事先在梁底架设好支撑架,在次梁底架设好门式支撑架,所有支撑架均应架设在梁底正下方,架设完成后应检查标高是否与梁底标高一致,所有支撑架均应在预制梁安装前架设完成,以便消除吊装预制梁产生的挠度;②预制梁进场验收时,应着重检查其外观、主梁剪力榫位置,并详细标出次梁位置样板线和吊装基准线做为次梁吊装的定位线;③主梁吊装前应核对支点柱头的标高,若标高高于设计标高,则先人工凿除,修正设计标高,若低于设计标高则应放置垫片进行调整;④吊装完成后应有专人对底部的支撑架再次进行调整,使其支撑架在同一水平标高处,以此来保证柱头灌浆后不至于下垂;⑤主次梁吊装顺序:两向主梁吊装完毕后方可进行次梁的吊装,因而事先应安排好主梁的吊装顺序,保证支座位置处的钢筋不发生碰撞;⑥主次梁吊装完成后,接头应先用木模板封严实,再按设计要求灌注无伸缩砂浆,待凝固后再进行拆模。
3.4 质量验收和维护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的相关的质量检验资料比较多,从构件的生产再到运输与吊装,在各个阶段均需对装配式的混凝土构件之质量严格控制,来避免一些流程出现问题。装配式的混凝土建筑的构件维护阶段工作主要是特指业主入住之后提出的建议以及装配式的混凝土建筑出现质量问题进行改进和修正。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装配建筑施工技术基于其较多的优点,在我国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技术人员需要通过将实际施工经验与实验室的试验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实现技术的更新与优化,使混凝土装配式施工在建筑施工当中得到大范围的应用。实现了材料、能源的节约,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节约了资金的投入,缩短了工期,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以及工程质量。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凭借其施工速度快、能耗低、质量更有保证等优势,在国内被大力推广应用。在实践中,施工单位则要充分重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优势,探索更多质量控制措施,保证工程质量,为今后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常春光,王嘉源,李洪雪.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8-63.
[2]陈建伟,苏幼坡.装配式结构与建筑产业现代[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3]常洁琼,赵光满.浅谈装配式住宅的发展对住宅产业工业化的推进[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0).
论文作者:范宜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构件论文; 标高论文; 支撑架论文; 叠合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