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胃炎应用多潘立酮治疗的有效性论文_马凤存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人民医院,654200

【摘要】目的:探究多潘立酮应用于临床治疗反流性胃炎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反流性胃炎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安慰剂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行多潘立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观察、比较发现,研究组患者通过多潘立酮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3.2%,相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所达到的临床总有效率72.7%,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反流性胃炎患者应用多潘立酮治疗,其不但安全可靠,且有助于临床治疗有效性的提升,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反流性胃炎;多潘立酮;临床疗效

反流性胃炎发病机制主要是胆汁、肠液以及胰液等十二指肠碱性液体长时间或持续反流至胃中,从而破坏胃黏膜屏障功能引发炎症[1]。该病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反酸、腹痛腹泻、嗳气以及质量减轻等。因此,提高反流性胃炎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对促进患者身体健康有积极影响。本文通过对我院58例反流向胃炎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对照研究,以探讨多潘立酮应用与治疗反流向胃炎的效果,取得的效果及具体内容,现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反流性胃炎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平均每组44例。所选患者治疗前经胃镜检查,均符合《慢性胃病结合诊断辩证和疗效标准》[2]中的相关标准。其中,对照组患者性别为: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在21—67岁,平均(40.1±2.9)岁;病程为6个月—5年,平均(2.5±0.9)年。而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在23—61岁,平均(41.6±3.2)岁;病程为4个月—6年,平均(3.2±1.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上,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即行常规安慰剂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多潘立酮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采用多潘立酮片(修正药业集团长春高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061,规格:10mg/片)口服治疗,1片/次,3次/d,饭前15—30min或睡前服用;两组患者皆治疗15d,即为一疗程。

1.3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疗效判定标准为: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消失,且胃镜检查水肿、糜烂、充血等情况消失为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且胃镜检查水肿、糜烂、充血等情况逐渐好转则为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以及水肿、糜烂、充血等情况均无明显变化甚至恶化则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统一进行录入、分析,患者平均年龄等资料以( ±s)表示,组间的数据比较通过t进行检验;疗效等计数资料以例数[n(%)]表示,并用x2检验组间率,两组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时(P<0.05)。

2.结果

治疗后,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及检查,并结合疗效判定标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则为72.7%,两组比较,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大量医学研究表明,反流性胃炎由于十二指肠碱性液体(胆汁等)向胃内反流以及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从而形成胃黏膜炎症或原发性油门扩肌障碍,是反流性胃炎发病的主要原因[2]。同时,大多学者认为,在上述两种因素当中,胆汁等碱性液体反流是病发的关键因素,而胆汁的反流程度决定了胃黏膜炎症和萎缩的严重程度。因此,反流性胃炎的治疗关键在于,抑制胆汁等碱性液体反流、促进肠胃蠕动等[3]。

多潘立酮(俗称吗丁啉),其属于一种外周性多巴胺受体抑制剂,其广发应用于治疗反流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轻瘫和恶心呕吐等。多潘立酮的药理机制主要是,药物通过附着于患者的胃肠壁,从而抑制胆汁的反流,促进患者肠胃蠕动。因此具有协调与改善胃和十二指肠的动力,并发挥调节、促进幽门括约肌功能恢复的作用,使孤立性幽门的收缩降低,减少胆汁的持续反流,且该药物还具有不易透过患者血脑屏障的特点,不良反应少。所以将多潘立酮应用于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从本质上清除病灶,实现有效治疗的目标。

而在本次的研究中,通过对我院的88例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与多潘立酮治疗,进行对照实践,结果显示:采用多潘立酮治疗的研究组,患者临床病症改善情况较好,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3.2%;而采用常规安慰剂治疗的对照组,虽然也取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7%,但与研究组比较,研究组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这表明,多潘立酮的治疗效果比常规安慰剂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多潘立酮更适用于临床治疗反流性胃炎,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但关于多潘立酮的长期治疗效果,还需临床更深入的实践、研究。

综上所述,多潘立酮通过抑制患者胆汁的反流以及促进其肠胃的蠕动,从而保护患者胃黏膜、恢复相关机体功能,最终到达治疗的目的。将其运用于反流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不仅安全可靠,而且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焕霞.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广州医药,2014,45(03):22-24.

[2]程娟.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09):26-27.

[3]冯博,李桂财,张飞,等. 多潘立酮药物治疗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64):11-12.

论文作者:马凤存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4

标签:;  ;  ;  ;  ;  ;  ;  ;  

反流性胃炎应用多潘立酮治疗的有效性论文_马凤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