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所有制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出现的新概念,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这一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就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有关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涵义和特点
混合所有制又称“混合经济体制”,源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对经济需求进一步发展的体制设想。其定义为:一个企业由不同经济成分(不同所有制)联合组成的经济形式,简言之,混合所有制是联合起来的两种以上所有制共同享有所有权的一种新型所有制形式。它以产权明晰为前提,以资产共有为核心,以股份量化为形式,国家、集体、职工和其他投资者多种产权主体共同所有,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其内容是:国家经济主要由公共经济和私人经济两种成分构成;在公共经济中,包括国家对经济的一定程度的计划调节,并且这种调节是指导性和间接性的;在私人经济中,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在这种体制下,私人企业要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决定产品和劳动价格,竞争中依靠各种法律来保证合同的自由和有效;国家的作用在于保证“公平”和“秩序”的实现、增加社会福利、致力于维护市场经济、使私人企业有一个稳定的竞争环境;对私人资本不愿投资的影响国计民生的要害领域如铁路、邮电、港口等进行投资;并负责帮助和协调科研和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
混合所有制经济具有如下特点:(1)次生性。 所有制分原生的所有制关系和次生的所有制关系。原生的所有制指基本的所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私营所有制和外资所有制;次生的所有制指基本所有制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非基本的所有制,是劳动者个人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结合而成的股份合作制。所说混合所有制,都是由两种以上原生的所有制组合而成的。混合经济的这种次生性说明,它自身不具有社会特性。是一种谁都可以利用的经济形式。(2)资本的联合性,又叫兼容性。 其具体体现是可以容纳各方面的经济,外引内联等,体现着各种经济力量的结合和聚集,可以充分利用民间闲散资金和各方面的经济力量,发挥出社会主义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3)投资主体多样性。 是指通过多向联合所产生的多种多样的混合经济形式。一般采用重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多种形式。就股份合作制来说,可采用股东换股、投资入股、兼并入股、股权转让、吸收外资股、职工持股、非银行债权转让股等形式。其优点是灵活多样,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4)优势互补性。不同经济成分的联合, 可以充分发挥所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局面。
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优势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好形式,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渠道,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条重要途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具体表现在:
1、混合所有制经济摆脱了所有制单一的弊端, 实行资本主体多元化,把公有和非公有优势集合起来。长期以来,困扰人们思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如何?我国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直接投资办企业,不允许私人办企业;农村则实行人民公社制,以大队、生产队为生产单位,这种经济体制一直到70年代末期。其结果是,农业经济萧条,农民生活水平不高,农村集镇建设步伐很慢。工厂企业则效益不高,相当部分企业负债经营,亏损面日益扩大。整个国民经济萎缩不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快。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的出现和发展,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在公有制实现形式上的问题。多种所有制形式刺激了多层次生产力启动和发展,使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配置在多层上使劳动者利益切身。茂名市信宜松香厂过去是中型国有企业,年产值超亿元,是一个虽有规模但效益不佳的国营企业。1996年,他们先后与日本、英国、德国3 个国家的大公司合作开发松香深加工高科技项目,形成合资混合型企业,引进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和设备,使企业发生很大变化。目前,合作的3个项目TS 树脂,MP树脂和造纸施胶剂先后投产,年产值由原来的1亿多元增加到3 —5亿元,年税利可达3000至5000万元,企业的规模和效益发生质的飞跃,其社会经济效益都较以前大大提高。
2、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实行规模经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不同成分在不同层次上的联合所组成的混合型企业,可以发挥各方人财物的优势,迅速组织高技术、高效益的新项目,形成规模集团。经验表明,在混合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股份制公司,是规模经营的主要力量。美国《幸福》杂志评出的全球排名100家大公司, 绝大部分是混合型股份制企业。我国近年来业绩骄人的企业如长虹集团、海尔集团、康佳集团等,就是在经济体制改制后组建的大型混合型企业。同时,混合所有制经济由于产权明晰,利、责分明,摆脱了单一公有制束缚,有了企业经营自主权,企业活动的范围扩大了,在利益驱动下,积极性也较之大大提高。如化州纺纱厂,原来是一个国营厂,由于经济不景气,1996年实行机制改革,引进外资扩大生产规模,1997年总产值9500万元,是改制前总产值3000万元的3倍,年缴税金由承包前的18万元增加到160万元,职工收入也明显提高。
3、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实现政企分离。 混合经济由于遵循利益原则,理顺了责、权、利关系,由政资合一变成政资分开,从而使政府和企业的行为规范化,既摆脱了企业对行政机关的依赖,又解除了国家对企业承担的无限责任,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效益不高、活力不强、资产增值无保证这一长期困扰我们的老大难问题,从而实现政企分离,两权(产权、管理权)分离。这样,政府从直接经营企业转为利用政策和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对经济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为经济发展服务。过去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一般是委托有关部、委、办、局去进行,企业改制后,这些经济主管部门上的职能相应进行调整,主要是做好统筹规划,信息引进,组织协调,服务和监督等工作,从直接管理企业到间接管理和扶持引导。化州水轮机厂通过发动职工参股,把原来的国营企业改造成股份制企业的实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4、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增强企业内部资本周转, 提高企业竞争力。混合所有制企业把几个所有制主体捆在一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的经济联合体,增强了企业内部资本运作力度。对其中的公有经济成份来说,则国家可以用较少财力驾驭较多资本运作,容易达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
5、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打破经济上的地方割据, 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国有企业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同时,由于政府是企业法人代表,如果受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区利益驱动,会导致企业执行国家政策时打折扣,甚至导致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矛盾。如有的地方制订限制农产品进入、某些工业品进入等的地方性法规,就是地方主义在作祟。混合经济由于企业是独立的法人,可以自主运作,可以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摆脱了与政府的直接利益关系,因而可以克服上述现象。
6、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凝聚民间财力,壮大企业发展实力。 实践证明,打破国家、集体、外资、私营、个体经济之间的鸿沟,建立社会筹资的多元化混合经济体系,是广纳资金、优势互补、资产重组、优化配置的最佳形式。它可以跨地区跨部门吸纳社会闲散资金来壮大企业实力,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实体。它可以扩大引进外资的规模,对于外资而言,它更乐于购买现成产权进行投资,这对于挽救濒临破产或亏损企业是一个很好的办法,通过企业转让或资产重组使国有企业资产得以保值增值,而企业又得到发展。茂名石化公司下属企业实华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在改制中通过资产重组建立的石油化工企业集团。通过上市,迅速筹集大量社会闲散资金,极大地壮大了企业实力。
三、发展混合型经济应遵循的原则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体制改革出现的新经济体制形式。当前,我国混合型经济主要存在公私合营型,国家与集体混合型,国营与外资合作型,国营、集体与个体合作型,国营、集体、外资联合型,国营、企业、职工参股型,集体、企业、职工参股型,部门与部门联合型,以及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联合型等基本形式。
要规范发展我国混合型经济,必须遵循以下四方面的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在试行混合经济中,从时间、 形式到内容都要认真研究,不搞“一刀切”或“一窝蜂”,而是循序渐进,条件成熟的就试行。产权制度的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认识过程,在这个改革进程中,必须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让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吃透国家政策,认识其意义,从而获得广泛的同情和支持。同时,要从企业实际出发,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企业改制的具体形式。使机制改革既能按计划进行,又顺民心合民意。
2、公平合理原则。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 它牵涉到产权的重新明确,利益的重新分配,原有资产的重新界定、劳动关系的重新调整等问题,牵涉到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对企业干部职工来说,尤其重要。因而在企业改制中,要本着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企业干部职工负责的态度,坚持公平合理原则,严格依法办事。当前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借改制之机挖国家和集体的墙脚。如评估国有资产中压低资产总值,配股方案中过于优惠职工一方,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二是在企业改制中损害职工利益。有些国有企业,由于亏损严重无法正常运作,便借改制之机强迫职工入股或集资,造成职工有怨气,企业干群关系紧张,引起新的社会矛盾。
3、“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原则。 混合型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种新的实现形式,理应大胆试验实践和发展。在试行混合型经济过程中,要坚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原则。首先,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对国有资产的评估要客观公正。对此,在如何组织评估、评估机构的设置、人员的组成、评估原则等都要认真研究,要避免新的“公有主体模糊”而致国有资产流失。其次,要加强控股,对公有股加强控制,以较少的资本控制更多的资本运行和增值。
4、优化组合原则。即要做到高科技、高效益、低投入。 要采取优化组合的原则,从立项、投资到建设,都要考虑高科技高效益,多选上科技含量高,技术密集型项目,做到低投入,高产出,避免资源浪费和追求形式上的混合。
四、发展和完善混合所有制的对策
目前,我国发展混合型经济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法律基础问题。混合型经济的特点是二个以上出资者组成的经济实体,是“合伙人”企业,其利益分配及权、责、利的一致性构成其有别于其他所有制形式的特性。在分配问题和对社会承担责任等问题上应有法律保证。二是社会监督问题。由于混合经济中各种经济成分又代表着不同利益,因而有效监督管理问题同样重要,不能认为一股就灵,一包就灵。三是存在传统思想意识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融合问题。混合经济更多地表现为股份制形式,要求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四是廉政建设问题。混合经济的股东在各自利益最大化原则驱动下存在资产利润公开的问题:廉政建设值得重视。五是混合经济中国有股的控制和运作问题。政府控股企业,不能彻底摆脱政府的行政干预,容易出现重政治效应和社会目标,轻企业效益的现象,容易脱离实际追求社会效应,显示“政绩”,而忽视了企业效益最大化原则,造成企业未能真正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其次个人股份量比政府股份量大的企业,其经理人选的产生及其管理和监督机制完善问题。这类股份制企业,应严格按照公司法,其法人代表均应由股东代表选举产生。再就是政府与私人股权比例适中的企业,在如何提高企业决策能力问题上,存在协调和发展问题。这类企业,政府从维护股权利益出发,依然要对企业进行支配,而且依然是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但私人股由于股份相当,也要争得相应发言权,于是在管理上就出现市场经济观念与计划经济观念的碰撞,因此提高决策能力就成为这类企业的主要问题。六是宏观产业部门如铁路、银行、邮电、港口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应保证政府控股权,以保证对这些产业部门的控制。
混合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出现,时日尚浅,很多问题还有待在实践中探索解决的办法。
1、制订混合经济法规,促使混合所有制企业依法经营。 混合经济是介乎单纯国有和单纯私有之间的经济混合结构组织,在经营管理上容易出现小团体主义的违法违纪行为。损害国家利益。因此,要针对其中问题制订相应法规,促使其按章守法经营。
2、健全社会化监督体系。包括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师事务所职能社会化,企业财务帐目要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出帐,审计师事务所审计才能生效,征税也应以此为依据。同时,要建立资产评估机构,定期评估资产。制止管理者对企业财产的随意支配,消除“内部人控制现象”,杜绝贪污腐败。
3、依法建立科学、规范的企业治理机构。 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根据《公司法》建立企业治理机构。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建立股东代表大会制度,企业重大的决策均应交由股东代表大会讨论或授权通过。法人应是最大股东,使其以财产为抵押进行经营,增强风险意识和责任。
4、营造适应混合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前提的。政府与企业彻底分离不再干预企业之后,其主要职能是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和提供社会公共产品。企业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舞台。
5、招商引资,加大混合型经济改革力度。 ①对现有的国有和集体企业加大改革力度。首先,要对现有企业进行摸底排队,分步改造。其次,寻找合作者要从实际出发。要有科学的论证,严密的合同,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不能以损害公有制企业利益为代价搞改造。再就是要健全制度,完善机构。国有集体企业的改造要结合实际,要坚持“一厂一策”和边改造边发展的原则,不能停产等改造,也不能拖拖拉拉不到位。一经条件成熟,就抓紧进行改造并抓紧健全制度,完善相应机制,促进发展。②新上项目应以混合型经济为主,尽量避免政府直接办企业。以私有制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政府是不直接参与办企业。在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排斥市场,政府包办经济,直接投资办企业,长期以来存在“公有”认识误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个人资本积累的发展,单纯公有的经济模式受到冲击,私人资本开始进入市场,出现了私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等各种合作形式的生产单位,这就是混合经济的萌芽。随着对公有制实现形式讨论的深入,人们逐步认识到,公有经济必须具体化、人格化,把朦胧变为清晰,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走混合型经济的路子。这样,政府可以从办企业的沉重负担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做社会工作,提高政府的效率和效能。
6、要提高思想认识,做好正面宣传工作。 混合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传统观念与现代改革开放观念的对立新旧思想意识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是取得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个重要保证。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中,思想教育工作不容忽视,要向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宣传改革开放的意义。如果说,70年代末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我国新时期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进而动员了改革;90年代初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争辩是我国新时期第二次思想解放,进而明确了改革体制目标;那么,我们现阶段的改革理论和实践则面临第三次思想解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创造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的新的实现方式,即如何对待国有制。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正逐步揭示和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要把在这些方面的理解向群众作宣传,只有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深化改革才能顺利进行,混合所有制经济才能健康地向前发展。